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水果产业化体系组织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对课题组总结试验的"主导产业 研究机构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龙头企业"这一组织模式设计的依据、运作原理、优势和发展进行了探讨与总结。提出这一组织模式更适合在经济相对发达、交通便利的水果主产区进行推广,体系中的龙头企业既可以是当地政府或专业合作组织引进的龙头企业,也可以是专业合作组织自主创办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产业化经营组织典型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选取罗非鱼加工龙头企业、罗非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罗非鱼行业协会为案例,对不同罗非鱼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进行研究,针对不同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罗非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提出在罗非鱼产业发展的形成期,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可以选取“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经济较不发达地区可以采取罗非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或养殖协会的发展模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产业发展的成长期和成熟期,可以采用“罗非鱼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以促进罗非鱼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龙头企业的“四位一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林业产业集群伴随着林权改革迅速发展。通过“农村金融机构+公司+基地+林农”模式,林业龙头企业承贷是林权抵押贷款的一种模式,也是抵押品替代机制的一种形式。龙头企业通过与林农合作造林或基于订单林业的贸易信贷(或称商业信用)可以将资金从金融机构传导到林农,从而缓解林农不能直接从金融机构贷款而面临的信贷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安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对龙头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公司+农户"组织模式,"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组织模式对龙头企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这表明,不同组织模式对龙头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专业合作组织与基地建设和管理同步发展,能明显提升龙头企业技术效率;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相比小型企业,大型企业技术效率较高;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所处地区对其龙头企业技术效率也有显著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生产要素供给的地理位置优越,其技术效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培育农民流通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型农民流通组织的主要类型(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由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专业户)、龙头企业等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以提高竞争能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专业性合作组织。它的发展是建立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不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不触及农民的财产关系,适应了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可以这样认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组织制度的一种创新。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名称是多样化的,有的叫农民专业协会,有的叫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顾问》2010,(12):18-18
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县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项目、基地、专业组织、龙头企业”的“1+4”工作模式,扩大服务效能,有力地推动了该县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在实际运行中采用了"合作组织+行政辅助"的运作模式,这种模式的缘起在于渔民的自组织成本高于官方组织成本这一现实,两种成本之比决定了"合作组织+行政辅助"这一制度安排动态变动的边界。在这一制度安排中,实现了政府、协会本身和协会会员之间的三方正和博弈状态。本文对于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及研究亦具有样本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简讯     
国务院要求七举促进林下经济发展 国务院近日发出《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科学规划林下经济发展。尊重农民意愿,突出当地特色,合理确定林下经济发展方向和模式;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加快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林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和科技成果推广;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提高林下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农民技术素质的提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专家+龙头企业+农户”既是一种产业组织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技术扩散模式,该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创新,在现实中,该技术扩散模式由于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交易成本低、技术扩散主体之间关系明确以及能够促使合作组织产生等优势,使得该模式建设效果显著,政府应该在未来的政策中给予适当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生鲜农产品安全供给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农户为生产经营主体的小规模生鲜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模式,存在着经营方式分散,技术支持缺乏,测控制度难以实施,难以提供安全品质保证和形成追溯制度等问题。通过生鲜农产品安全产供销一体化制度的建设,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以生产基地为载体组织生产,实现生产经营组织化,生产形式基地化,技术支持持续化,上市准入制度化,是解决生鲜农产品安全供给困境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