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07年,中国烟草工业开始通过跨省重组实现由"大"至"强"的转变,无论卷烟企业或品牌,都将形成以"十多个"为主导的梯级结构。未能进入"十多个"的企业和品牌,要么进入细分市场和区域市场,要么从此消失。随着中国烟草改革整合的不断推进,烟包印刷的生产也将高度集中,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相似文献   

2.
商场是中高端服装品牌的主要销售渠道,在商场渠道立足并取得满意的销售业绩是品牌赢得市场的关键。相对女装品牌,适合男装品牌进入的渠道要少一些,所以商场在男装品牌的销售渠道布局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综合多年来进行中高端男装品牌策划的经验,我认为男装品牌要在商场立足需做好以下几件事。选择适合品牌定位的商场。  相似文献   

3.
王府井百货大兴店、新世界百货顺义店、王府井 hQ 尚客大钟寺店京城商场品牌麾下多家全新商场相继开业 ;不约而同,英国连锁企业 TESCO 乐购超市的新店也选择这个时间段落户大兴,这也是该家连锁超市在北京开设的第三家门店。随着京城消费市场地域性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商场百货、超市选择了连锁化经营模式 ;目前,凭借连锁化品牌输出圈地,"多业态组合 + 差异化经营"的连锁扩  相似文献   

4.
"品牌能否赚钱,很大程度上与商场的收费情况挂钩。"据悉,欲进驻商场的自主服装品牌,除了要向商场缴纳保底提成和提成扣点外,还要向"东家"支付令其望"柜"兴叹的各种隐性杂费。"商场是客流和品质的保证。但是成本太高,如果无法按照商场要求完成销售额、人气上不来,即便合同尚未到期,品牌也会被强制撤柜。而且有了失败的案例以后,品牌很难再进驻其他商场。"这种无奈的感叹,记者已经听了很多遍。租金扣点成拦路虎  相似文献   

5.
《纺织服装周刊》2013,(13):56-57
"你搭台来我唱戏",百货商场俨然成为品牌谋生的戏台子,然而,在戏台子数量有增无减的形势下,客群被分流是品牌和商场同时面临的课题。多层面谋求共识等理念,或成为新合作模式的开始。其实,不只服装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百货业也有同样的遭遇。商场和品牌之间双向选择的指挥棒,在定位一致的合作基础上,似乎又重新焕发了生命力。百货商场,从剧团到剧场"过去我们是剧团,一个剧团要演什么节目自己说了算,后来我们变成了一个剧场,要请别人来唱戏。"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如此形容今天的中国百货业。目前,百货商场有一个同质化严重、千店一面的问题,商场的风格和定位需要进驻  相似文献   

6.
百货商场是中国自主品牌成长的重要土壤,如今,品牌和商场双方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该如何面对、调整成为此刻的重要问题。"服装家纺品牌与商场交流对接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零距离洽谈的机会。日前,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联合主办的"服装家纺品牌与商场交流对接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曾看到一些国际著名奢侈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的"骄横",和国内一些中高档商场为引入这些国际一线品牌的卑躬屈膝,甚至有某一国际品牌装修时,要求其他品牌全部停业的情形。由于在世界经济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更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一些国际二三线品牌也仍在持续借助不同的渠道进入。  相似文献   

8.
2012年对于舒朗来说,在外部市场大环境不太好的形势下,虽然过得有些惊心动魄,但是从整体经营情况来看,公司业绩依然有所提升、平稳向前. 在过去的2012年,舒朗继续推进多品牌发展战略,在原有"舒朗"、"GOGIRL"、"美之藤"三个品牌的基础上,又推出了"珂蕾朵姆"、"名作"、"醉酷"和"GOGIRLKIDS"这四个新品牌,并且很快获得了市场认可. 业界有人对舒朗一下子推出四个新品牌的做法有不少质疑之声.但舒朗认为这恰恰是在整个市场环境受到挑战、行业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有力一击.借着多品牌运营策略,舒朗成功地开拓了市场、稳定了市场,新品牌推出以后,使得公司的品牌系列更为厚重,品牌更有市场号召力,这也让舒朗1 5年来一直践行的品牌战略得到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10多年,品牌授权模式(LICENSEE)在中国服装行业运用的案例可谓比比皆是,然而,对这一模式真正实现核心掌控的案例却寥寥无几.随着消费习惯及服装零售市场的变革,业界对品牌授权模式的理解也在不断进化.有的人认为品牌授权就是跨界合作,也有人把当前大热的"网红"、IP看作"品牌授权"的衍生进化版.为辨清真相,《纺织服装周刊》记者独家专访了"品牌授权大师"、美国LMCA品牌授权代理公司CEO Allan Feldman.  相似文献   

10.
依托市场发展起来的温州服装,在市场深化的过程中遭遇了质量与信用两大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和低价的恶性竞争,温州的服装在国内消费者的眼里变得极不光彩,很多大商场拒绝温州服装进入。在当时人们的眼里,温州服装就是大路货,没品牌、没档次。甚至全国很多商场以“本店没有温州货”作广告语,很多温州企业纷纷改用外地生产的标签。质量和信用问题对温州服装整个区域品牌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在市场营销方面相当自信的温州企业开始遭遇沉重的打击。市场对生产品质、规模和成本的倒推作用显现出来。九十年…  相似文献   

11.
对于品牌跨界来说,"匹配度、原品牌杠杆力和市场机遇"是最重要的三个成功要素。Chipotle在美国是一家休闲快餐行业的领头羊,年营业额超过20亿美元,也位列《财富》"快公司"排行榜。Chipotle品牌在快餐食品制造环节始终注重环保、有机、不含化学物质的新鲜食材原料;而据彭博社报道,如今Chipotle也开始在快餐食品以外的领域推出品牌延伸型的产品  相似文献   

12.
一段时间来,自主品牌汽车特"火",概念"火"、市场也"火"。但必须看到,自主品牌这几年的发展更多的只是凭着一种感觉,有人甚至认为是凭着一股子激情在往前走,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要造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就是这种感觉的真实写照。回顾上海车展自主品牌企业不断涌入、全面开花的热闹场面,我觉得有几个问题不得不说。  相似文献   

13.
对于体量较小的商场,增加楼层品牌的综合性,不失为解决用地紧张问题的好方法。双安商场仅用一个楼层便集中展示了各种男装品类的多个品牌,其在布局和品牌选择方面所下的工夫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4.
费用重压,差异化待遇,这些对于国内自主服装品牌来说,可谓是拦路猛虎,尤其是对于成长中的品牌,其带来的残酷影响是双倍的。品牌进驻商场的选择权似乎已完全不在自己手上。国内自主品牌进驻商场除了有形的资金压力之外,还面临着无形的压力,那就是商场的"歧视"待遇。"高达8位数的装修补贴""、1000平方米的最佳临街店铺"这些让人瞠目的优惠政策就发生在国际品牌身上。他们享受的特殊待遇让本土品牌心里五味杂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纺织》2014,(10):74-75
从注重宣传到回归产品,从模仿品牌到自主创新,男装正在用行动证明"市场没有远离,就在身边"。面对生产要素成本上升、零售环境遇冷、产品的同质化等挑战,服装企业开始转变思想、长远规划,逐步进入行业的转型调整期。男装是服装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注重宣传到回归产品,从模仿品牌到自主创新,男装企业正在用行动证明"市场没有远离,就在身边"。细分市场是破题良策这几天,王海泉正在为卡拉玛品牌进入北京一线商场的项目忙碌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众多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开始顺应企业做品牌的期望而积极展示专业市场的"品牌孵化"功能。专业市场和企业的"联姻"使得人们对于专业市场的品牌孵化有了新的认识。那么,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品牌孵化的贡献率究竟有多大?人们在欢喜的同时难免产生一些忧虑。  相似文献   

17.
《纺织服装周刊》2012,(8):46-47
网络设计师品牌的店铺和商场里一样,也分"专卖店"和"多品牌店"两种形式。专卖店往往由少数几个设计师开设,销售的是具有自己风格特色的网络服装品牌,如裂帛、后构想等都属于这一类范畴。这些从网络起家的设计师,一旦品牌做大,瞬间就由设计师变成了管  相似文献   

18.
刘新 《中国纺织》2012,(4):100-102
中国的童装市场,早已是国际化的品牌之争。单说在中国的国际品牌,也有了两种层级: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国内一线城市,高端童装的需求刺激了奢侈童装在中国的发展,奢侈儿童品牌销售逐步增长,包括Burberrv、Armani Junior、Dior、FENDI的童装都先后在这些地区开设了店面;与此同时,平价大牌H&M、ZARA的童装也深受中国童装消费群的青睐。国际"大"品牌纷纷开始高调进军"小"童装市场,中国童装品牌要想在这种格局下占据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上海,是所有想在中国有所作为的品牌的必争之地。近年来,不少国际品牌也选择了上海作为其在中国市场的首个"登陆"地点。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其商业的成熟与发达。在"渠道成为先导"的时代,商业对于品牌的塑造至关重要。因此,尽管上海市场的竞争一直在加剧,但选择它,其实就是选择了一种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20.
2011年首次登陆CHIC展过后,来自山东威海的新锐女装伊尔依(YEY)品牌迅速与各大商场建立合作关系。如今该品牌正凭借独树一帜的韩派设计风格,试图再次刮起中国女装市场新"韩风"。2012年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上,"韩风"中的"伊尔依"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