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财经界》1997,(12)
中国广告业经过15年的发展,经营单位已经由1981年的2200家发展到1996年的5.2万家,平均每年增长23%;广告经营额由1981年的1.8亿增长到1996年的366亿,年均增长48%。广告业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在众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新兴行业中一匹名副其实的黑马。中国潜力巨大的市场,给了这匹黑马以辽阔的驰骋空间,但缺乏规范的市场环境又使这匹黑马在奔跑时难免要嗑嗑绊绊,问题颇多。企业和媒体把广告公司甩在一边,代理制困难重重;外国广告公司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广告业却仍是一派散乱小景象;两次败走戛纳,关于广告的民族性,大家莫衷一是;吃回扣、拉关系之风在广告界盛行——如何认识这些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工商局广告综合司司长郑和平、北京市广告协会会长、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长王正在、以及北京市房地产广告公司经理、北京市广  相似文献   

2.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广告业恢复以来,广告公司一直快速发展着。广告公司的数量、从业人员、广告营业额每年都有增长。到2002年末,广告公司已发展到57434家,从业人员507577人,营业额395.65亿元,与2001年比,广告公司数量增长22.37%,占广告经营单位总数的64.13%:从业人员增长8.27%,占总人数的67.10%;营业额增长6.65%。  相似文献   

3.
陈刚 《广告大观》2005,(6):138-139
对广告集团化,中国广告业已经不再陌生。集团化已经成为中国广告业谈论最多的趋势之一。尤其对一些在各个区域都做得很好的广告公司,集团化已成为他们日常思考的问题。因为这些广告公司通常跟多家国际广告集团接触过,对很多广告公司而言,是独立发展,还是接受一个好价钱把自己卖掉?如果要卖,如何评估自己的资产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广告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中国广告的乐观增长已经被2009年第一季度广告行业的统计数字所证实:第一季度我国GDP增长6.1%。广告市场总花费达到1870亿元,增长9.1%,过冬中的中国广告增长率高过了GDP增长率,第二季度广告市场花费预计增长超过第一季度。相对年初很多广告公司大规模裁员准备过冬的心态,目前,很多业内人士对09年中国广告市场的信心早已恢复。然而在实体经济尚未完全恢复上涨趋势之前,广告业的强劲上涨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而哪些行业对广告业的增长具有决定作用也有待分析。毕竟2009年能否实现返身向上是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5.
江绍雄 《广告大观》2007,(3S):38-40
2004年中国广告经营额突破1200亿元,中国广告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一数据对于中国广告公司和媒体而言,无疑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5年底,中国开始允许外国广告公司以独资身份进入中国广告市场,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和传媒集团随即纷至沓来。这不仅使得整个广告市场规模扩大,广告经营额增加;更意味着中国广告市场的全面开放。至此,一个全新的广告发展阶段正式宣告它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经营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中国广告经营额突破1200亿元,中国广告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一数据对于中国广告公司和媒体而言,无疑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2005年,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和传媒集团纷纷进入中国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使得整个广告市场规模扩大.广告经营额增加,为广告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一些大型的跨国广告公司和媒介购买公司凭借其在资金、  相似文献   

7.
聚焦     
《广告大观》2006,(1S):14-15
传媒巨头维亚康姆进入中国户外广告业;WTO带来外国广告公司快速进军;引领图片行业发展 全景三年实现完美转型;方正广告登陆NBA赛场;本月起中国所有广告服务须明码标价;雅虎中国拍广告半月支出1.1亿;品牌建设,比七个亿更重要;中国广告主协会在京成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一宽松的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使不同所有制,不同成分的广告组织竞相进入广告市场,1979年,全国专业广告公司尚不足10家,但是截至1994年,全国广告经营单位已达43046家,其中专业广告公司18375家,全国平均每天有30家广告经营单位开业,庞大的广告企业群速度极快地涌入广告市场,而且大量非专业人员涉足广告业,使广告行业管理、经营和专业素质水平下降,行业的专业化,现代化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9.
《广告大观》2000,(1):23-23
随着中国“入世”节奏的加快,位于信息产业前沿的中国户外广告业亦首当其冲地感受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如何在国内进一步开放之际把握好中国广告市场的命脉,借鉴、引进、吸收国际最新广告技术与资讯信息,增强与国外广告公司相抗衡的实力,是去岁末在北京举办的“大贺之友——户外广告发展研讨会”上,令诸位与会广告公司老总、广告业专家们所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截至1997年底,全国广告经营单位57024户,广告从业人员545788人,广告经营额46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85%、6.58%、26.02%。其中广东省的广告经营单位户数最多,达7000多家;L海、北京、广东省以广告经营额最高,均在40亿元以上,分别占全国广告经营额的18.39%、15.53%和10.55%。从广告业的基本构成来看,1997年广告公司经营额194.1亿元,比上年增长23.78%,占全国广告经营额的42.03%,仍居行业之首。广告公司29010户,比上年增长门.77%,占经营单位总数的50.87%。四大媒体广告经营形势:另外,随着户外广告中新技…  相似文献   

11.
当前,作为广告业支柱的广告公司现状如何,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广告界人士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在今年开展的广告经营单位年检工作中,专门对广告公司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到去年底,湖北省广告公司255家,占全省962家广告经营单位的26.5%;广告公司广告从业人员2697人,占全省广告从业人员8030人的33.6%;广告公司广告营业额2501万元,只占全省广告营业额2.94亿元的8.5%。就湖北省情况来看,广告公司的现状不尽人意,有喜也有忧。  相似文献   

12.
谢春林 《中国市场》2006,(1):118-119
2004年,我国广告经营额突破1200亿,广告业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 2005年,我国将实现广告业向世界开放的承诺,外资可以控股甚至独资经营我国的境内的广告公司.这些变化的背后究蕴涵着对我国本土广告公司的机遇和挑战,本土广告公司已经明显感觉到了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13.
谢春林 《中国市场》2006,(2):118-119
2004年,我国广告经营额突破1200亿,广告业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 2005年,我国将实现广告业向世界开放的承诺,外资可以控股甚至独资经营我国的境内的广告公司.这些变化的背后究蕴涵着对我国本土广告公司的机遇和挑战,本土广告公司已经明显感觉到了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14.
’96回望(续)     
广告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1996年,是我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经济发展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在我国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条件下,广告业发展呈现好的势头:广告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稳中有升,广告营业额达到366.6亿元,提前4年实现了《关于加快广告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2000年广告经营额达到280亿元的目标。截至1996年底,全国有广告经营单位52871户,比上年增长10%;全国广告从业人员512087人,比上年增长7%;全国广告经营额3666371万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广东省的广告经营户最多,达7000多家;上海市、北京…  相似文献   

15.
时间跨入2005年,面对即将开放的市场和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在中国广告业中,谁才是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广告公司?在迎来了中国广告业发展的第26个年头的时候,我们经过1年多的城市广告业态的深入走访和各地广协、专家团的推荐、筛选,隆重推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0强本土广告公司”和“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综合实力30强”。  相似文献   

16.
曰十几年前,广告宣传在中国还是个新鲜名词。但今天,人们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迎面而来的是形形色色的广告。企业宣传产品离不开广告,媒体生存下去要依靠广告。广告公司把二者的需求联系起来,构成广告市场最主要的三方力量。广告公司为企业制做出广告作品在上媒体上发布,自身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创意、精美的制作和鲜明的画面创造了一笔文化财产。中国广告业年均增长达到48%中国广告业的市场增长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近20年来,广告营业额年均增长率达到  相似文献   

17.
程士安 《广告大观》2007,(3S):33-35
如何保持行业的获利性增长,是近年来中国广告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在中国广告市场出现的奇特现象是:一方面中国广告业为生存的艰难而叹息;另一方面国际广告业巨头长驱直入中国广告市场,声称中国广告市场的规模在不久的将来会赶上处于世界第一位的美国,于是悖论出现并产生疑惑:广告业究竟面临生存危机还依然是“蓝海”浩瀚?  相似文献   

18.
按照以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广告公司为主干,以高效、畅通的媒介网络为支撑,能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益服务的广告促销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的目标,遵循“总量控制、注重质量”的原则,北京市的广告业以其特有的优势,在“九五”期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广告经营单位从3134家增加到5179家,平均年增长6.82%;广告从业人员从26580人增加到30325人,平均年增长12.5%;广告经营额  相似文献   

19.
闫文 《中国广告》2007,(6):61-63
对代理商,最有发言权的当数广告主。对广告这个行业来说,广告主的成长就是广告公司的成长。在广告业的各种发展模式背后,广告主需要的到底是什么?这才是我们广告人真正需要去倾听的。这里我们选取17家国际国内广告主,听听他们理想中的与代理商合作关系和对代理商有哪些需求。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底,有感于行业的剧烈变化,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分析中国广告公司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转型加速的阶段,正如广告已经成为一个极其混乱的概念,广告公司的含义也已经越来越不清晰。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而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广告公司的变化更加诡异。全球广告业共同面临的挑战,直接冲击着中国的广告业,而同时,中国社会、中国市场的独特性,又是中国广告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复杂背景。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广告公司的发展正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讨论广告公司的有关问题,必须要涉及到三类不同的公司:广告传播集团、媒介购买公司以及提供媒体资源或综合服务的一般广告公司。这三类公司各有不同的特点,必须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