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乐 《魅力中国》2014,(21):92-92
汉画像石是我国先民们创造的艺术经典,对后世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在此通过对汉画像石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的分析,探讨这一经典的艺术形式对当代木刻版画在创作风格上的影响,进一步论证学习传统艺术对现今艺术创作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正言 毕升     
胡正言(公元1584-1674年)字曰从,号十竹,休宁县人,明代著名印人、画家。明代小说盛行.与此而木刻插图兴起,诞生了以胡正言“十竹斋”为代表的水印木刻。将徽州版画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3.
版画创作     
版画,也叫木刻。它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体现,“创作木刻”发生在十九世纪的欧洲,中国的版画创作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由鲁迅先生从欧洲把它移植过来的。  相似文献   

4.
版画家王琦     
王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版画艺术家,从他拿起木刻刀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在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影响下,致力于将木刻作为“大众革命的武器”,使木刻创作融入现实生活和时代大潮。在宽广的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上,王琦先生始终不渝,创造出了一个独特而丰富的艺术天地,成就斐然。  相似文献   

5.
黑白木刻版画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画种,有上千年的历史。它的发展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不同的艺术形式。它既具备一般的艺术规律,更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在黑白艺术的领域内,黑白木刻是体现黑白规律最完美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南来鲤 《中国西部》2013,(16):124-125
专家简介:根秋登子,现任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名誉院长、二级教授、国家级文物专家、硕士生导师。其著作《藏族传统美术概论》获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纳入艺术学博士的必考书;任主编的《德格印经院藏传木刻印版画集》获国家图书等多项奖;担任获吉尼斯之最、长618米的《藏族文化艺术彩  相似文献   

7.
张家瑞 《东北之窗》2012,(Z2):88-95
力群是谁?他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版画大家、作家、艺术评论家。1912年力群生于山西省灵石县郝家掌村,不到二十岁便考入国立杭州艺专,1933年与同学组织进步美术团体"木铃木刻研究会",后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搞木刻被捕,在国民党监狱坐牢一年多。他的木刻作品曾得到鲁迅先生的教导和好评。  相似文献   

8.
唐剑莹 《魅力中国》2011,(20):316-316
本文以嘉绒藏族编织、刺绣的图案造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基础,分析了嘉绒藏族编织、刺绣的特征及艺术价值,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旅游资源文化的角度,对嘉绒藏族编织、刺绣在旅游产品领域中的设计创新进行了探讨,以期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追求、市场需求和生活需要,同时有益于嘉绒藏族编织、刺绣这种古老民族民间手工艺术能在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的结合点上放射出新的光彩,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9.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是我国年画的艺术瑰宝,其艺术风格与丰厚的文化内涵一起,为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考古学以及传统绘画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和史料价值及研究价值。它遗存丰富,集中体现民俗文化的连续性,并因此有"民间大百科全书"之称。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造型方式和艺术风格继承了我国工笔重彩画和民间版画艺术的特点,保留着我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技术。在众多的民间年画中,风格  相似文献   

10.
《沪港经济》2014,(8):43-44
正著名版画家盛增祥的木刻版画,别具一格,构图、刀法、人物刻划都有独到之处,其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画面表现力,深入观者之心。十分可惜的是,这位中国当代杰出的版画大家,于今年6月12日离开了我们。本辑深情推介盛增祥的代表作品《为奴隶的母亲》部分木版画作,以作纪念。这套作品创作于1970年代末,版画界老前辈李桦、古元、王琦、彦涵等给予高度赞许。《为奴隶的母亲》曾获中国《版画世界》版画创作金杯奖,全国连环画创作二等奖。参加了全国美展、上海美展,也曾在日本、法国、意  相似文献   

11.
佚名 《宁波通讯》2014,(6):80-83
<正>版画,是一门间接的绘画艺术,是艺术家心灵体验和印刷技法相结合的产物,是必须通过媒材的折射而产生的视觉之美。因此,它比直接绘画艺术多一种限制,多一种复杂和难度。由于远离了市场,版画在今日之中国已成为阳春白雪般的纯粹艺术。版画早已成为一方少有污染的"净土"。能够坚守这一方"净土"的人往往是版画艺术的痴迷者。而陈国毅正是这方"净土"的坚定守护者。他长期默默  相似文献   

12.
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畔、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有一处古老、吉祥聚慧的宝地,那就是被称为“雪山下璀灿的明珠”的德格印经院。至今,它奇迹般地完整保存着22万余块木刻古印版,这不仅是藏族,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德格县是我国藏区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其最具典型代表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青海藏族     
<正>藏族,是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文化的民族。自称"博"、"博巴"或"康巴"、"嘉戎哇"。青海藏族自称"安多哇"。古代汉文史籍称为"吐蕃"。全国解放后统一称为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藏族语言届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3个方言,青海藏族大多系安多方言。通用的藏文,是历史悠久的拼音文字,据藏族史书记载,是七世纪时图弥三菩扎多参照梵文字体创制的。  相似文献   

14.
赵黎刚 《今日重庆》2006,(3):98-101
邵常毅的唯美画风,改写了传统重庆版画的轨迹,并为现代版画创作提供了一种艺术本真的血型。  相似文献   

15.
张慧光 《新西部(上)》2009,(7):115-115,106
本文围绕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一文来解读吴冠中对于传统的"笔墨中心"的开拓与革新的艺术观点,以此进一步阐述传统笔墨在当代的发展趋势状态,提倡要在葆有中国画的东方气质与民族特征的同时不断地发展与创新.这不仅是继承传统艺术精华的问题,还是意味着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一个大问题,是具世界意义的文化战略问题,没有创造就没有传统.  相似文献   

16.
尹成成 《魅力中国》2014,(15):61-62
情动于心,手舞足蹈。舞蹈文化是艺术之母,是最直接、最强烈地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艺术。藏民族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伟大民族,他们在近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结合自身的生产劳动、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创造了别具一格、独具风采的民族舞蹈文化。究其发展的文化背蒂,多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古老的祭祀、喜庆娱乐等息息相关,而藏族的舞蹈文化更是丰富多彩。本文拟从其舞蹈的起源、功能、审美情感三个方面,探讨文化人类学视城下的藏民族舞蹈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藏族服饰形成和发展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青藏高原气温低、温差大的独特地理的环境下,藏族人民的服饰主要以保暖、简单、易穿脱为目的进行设计,另外今天的藏族服饰还受藏族古老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的影响。总之,气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因素是影响藏族服饰形成和演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筠  汪健 《中国西部》2011,(8):71-85
由遭受重创到异地复课,由满目疮痍到异地重建,阿坝师专不但实现了办学条件的异地重建起跳,而且实现了学科建设、队伍打造、科研成果的全面丰收,藏族祥巴的研究和创作、羌族萨朗文化研究、体育健身等捧回国际大奖,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盛誉。学科建设,在传统中"蝶变"、从现实中衍生一流的人才孕育于一流的学科,一流的成果产生于一流的学科。创建一流学科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国际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衡量一所大学是不是一流大学,并不意味着要求它所有的学科都是一流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道(重"神"轻"形")、舞(气韵流动)、空白(虚实相生)三方面论述了中国画与雕塑在意境中的审美融合。认为中国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意象"思维与写意手法以及崇尚意境的审美追求,既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也不同于"抽象"思维,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画在观察事物、塑造形象和表现手法上,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这同样也是雕塑艺术的灵魂,可以说在"尚意"这一点上,中国画与雕塑达到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20.
正深厚的文化积淀,秀丽的山水,养育了丹巴一代又一代玉雕佳丽,因此丹巴又称美人谷。西夏皇族后裔的血质禀赋,唐代"东女国"的遗风流韵,明清宫廷服饰的浓妆素裹,嘉绒藏族传统歌舞的锦上添花,使丹巴姑娘与众不同。2009年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节获得首届"中国·四川十大名节"称号;2010年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节获得文化部授予的项目类"群星奖";2011年在中国品牌节会颁奖盛典上,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节被评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节庆"。举办风情节不仅是为了打造丹巴嘉绒藏族风情文化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