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若尔盖,除了独特的高原湿地草原风光以及丰富的藏族文化资源外,更以红军长征的红色文化而闻名于世。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是共和国九大元帅走过的地方。八十多年前,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此后,红军以战胜世人所罕见的艰难困苦所造就的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八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集中走过若尔盖大草原,在这里度过了长征以来最为艰  相似文献   

2.
<正>在辽阔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有一片美丽的大草原,黄河从这里流过,格萨尔在这里征战过,红军从这里走过……这里有中国黄河第一湾,这里有世界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草原,这里是世界上唯一种群——四川梅花鹿的家园,这里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黑颈鹤的故乡,这里便是若尔盖——四川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四川省十大牧区县之一,素有"云端天堂"之称。未抵达之前,就心向往之。五月底,本刊记者一行从松潘川主寺  相似文献   

3.
<正>在四川北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有一片美丽的大草原——若尔盖大草原。这里,水草丰茂、牛羊成群、一碧万顷、风光旖旎。这里,也是一片红色的草原,这里的一花一草都见证了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那段英勇的历史,见证了红军凭着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无坚不摧的革命意志战胜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也见证了八十年来长征精神滋养下的若尔盖的发展历程。今天,当年为红军长征作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的若尔  相似文献   

4.
翻过高山,远处开阔地带的小县城,就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若尔盖县。若尔盖县和相邻的红原县有片只有冷暖两季且冷季漫长暖季短暂的高原泥炭湿地,就是当年红军长征时经过的草地。1935年8月,红军右路军进入若尔盖草地。据资料记载,"草地的情景令人怵目惊心,红军战士举目望去,茫茫无边的草原上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很难辨别方向。草丛里河沟交错,积水泛滥,水呈黑色,散发着腐臭的气味。在这广阔无边的沼泽中行军,红军战士稍不留神就会陷入泥潭,被它无情地吞没。"70多年过去了,若尔盖草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若尔盖,在藏语里是指成群的牦牛和犏牛吃草、撒欢与奔跑的大草原。若尔盖是位于四川、甘肃和青海交界"金三角"地带的"民族走廊",就像镶嵌在藏东雪域高原的一颗绿宝石。她是世界上唯一的铁布梅花鹿栖息地,有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的第一湾,她还享有"中国最美的高寒湿地"和"中国黑颈鹤之乡"的美誉。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到目前为止,她仍是一方最为原生态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6.
刑海洋 《新财经》2003,(10):96-96
我们要到红军长征经过草地的地方——四川若尔盖的斯诺希望小学做三天的环保教育。时间不多,可交通不便,加上火车上  相似文献   

7.
翻过高山,远处开阔地带的小县城,就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若尔盖县。若尔盖县和相邻的红原县有片只有冷暖两季且冷季漫长暖季短暂的高原泥炭湿地,就是当年红军长征时经过的草地。1935年8月,红军右路军进入若尔盖草地。据资料记载,“草地的情景令人怵目惊心,红军战士举目望去,茫茫无边的草原上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很难辨别方向。草丛里河沟交错,积水泛滥,水呈黑色,散发着腐臭的气味。在这广阔无边的沼泽中行军,红军战士稍不留神就会陷入泥潭,被它无情地吞没。”  相似文献   

8.
<正>那些清晨、那些黄昏……行走在"高原明珠城·最美马尔康"的偏远村寨、热闹街头,总是忘情地投入到她的山水之间,饱览她的秀丽风光,总是希冀能够领略到她的全部风貌和文化底蕴,解读她古老的土司风情,追寻她从古至今的神秘足迹。马尔康,藏语意为"酥油灯点亮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这里是嘉绒圣地,这里是锅庄故乡,这里是长征驿站,这里是避暑天堂,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其独特的、保持着原生态风貌的嘉绒藏族文化、红军文化、宗教文化、自然  相似文献   

9.
红军长征在雅安,是气势磅礴的长征史诗上非常重要的光辉篇章,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芦山曾被称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天堂"芦山县,是一个有着光荣红色历史的地方。据芦山县党史研究室骆志勇收集整理的史料,1935年6月8日,中央红军攻占芦山县城,进行为期一周的整休、筹粮、扩红,为翻越第一座大雪山  相似文献   

10.
烈焰丝路     
<正>盛夏,阳光热烈奔放,照耀在被誉为"中华第一金碑"的红军长征纪念总碑上,金光四射,甚为壮观。这座耸立于川西北松潘县元宝山顶的主碑,高41.30米,背靠雪山,面向草地,气势恢宏。落成于1990年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史上的奇迹而修建的。每当夕阳西下时,金光四射,寓意着红军长征的精神永放光芒,激励着后人前行!  相似文献   

11.
正很多人去过若尔盖,看过九曲黄河第一湾,徜徉过烟波浩渺的花湖,却很少有人知道嫩哇乡的措娜尖。这个在地图上找不到标识的地方一直被人们视为秘境。说是秘境,是因为若尔盖当地人也鲜有进入;说是秘境,是因为八十多年前这片沼泽吞噬了无数红军战士的生命;说是秘境,是因为她是数万乃  相似文献   

12.
綦江,是中央红军长征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留下了丰富的长征文化资源.綦江区石壕镇现有保存完好的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石壕红军烈士墓、红军桥等20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近年来,石壕镇紧密配合重庆南州旅游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紧盯"红色强引领、绿色促转型"目标,紧抓"綦江是中央红军长征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资源优势,紧贴绿色转型实际,强力推动綦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规划落地、项目成形、发展见效.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全面开展,长征路线申报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又一次成为舆论焦点。2011年,四川省社科院首先提出倡议。随后的5年时间里,一直争论不断。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在各种场合一再强调红军路线"申遗"的理由:长征是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限的人类精神的丰碑。反对声中一个观点有一定代表性:长征不需要"申遗"为之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2011,(Z1):141-142
在宁夏,有一座中国革命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山:它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毛泽东在这里写下了气势磅礴的诗篇《清平乐·六盘山》。198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宁夏于六盘山上修建红军长征纪念亭,又将此词刻于亭上。  相似文献   

15.
<正>在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有一方红色的土地——美丽的苍溪县。这里,是广元市的南大门,古称"秦陇锁钥""蜀北屏藩";这里,是中国雪梨之乡,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八十年前,红四方面军从这里渡江西进,踏上了中国革命的新征程;如今,这座革命老区小城如何继承和发扬当年的红军长征精神?如何将长征精神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把美丽的苍溪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且听中共苍溪县委书记何海生如何解读。  相似文献   

16.
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壮举,《难忘岁月》栏目从本期起开辟"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栏,以此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长征凝聚正能量。  相似文献   

17.
正红军开始长征后,由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星》报成为党和红军开展宣传工作的唯一报刊。这份报纸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8月,共出版长征专号28期,真实地记录了长征中的重大事件,在长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暗示中央红军准备撤离中央苏区红军长征出发前的1934年8月20日,周恩来在《红星》报上发表了《新的形势与新的胜利》一文,指出红军必须"时刻准备着全部出动,去同日本帝国主义作战""九、十月间将是决定胜负  相似文献   

18.
<正>在康藏高原东南部、雅砻江上游,有一座美丽的小城。这里,蜀山之王贡嘎山高耸于群峰之巅,迎接着仰慕者的朝拜;这里,被喻为"仙女梳妆的明镜"的伍须海风光迤逦,令人如入仙境;这里,宗教文化、格萨尔文化、红军文化、民俗文化交相辉映;这里是有名的"踢踏之乡"……这里,是甘孜。"十三五"是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我11年前来过赣南,一直还想来看一看,看看老区乡亲们生活改善怎么样,脱贫攻坚进展如何。更重要的是,于都是什么地方啊?这里是中央苏区,是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乘飞机、坐火车、换汽车,辗转奔波7个多小时来到赣南于都县,追寻红色记忆,缅怀峥嵘岁月。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2012,(7):98-99
松潘,古名松州,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幅员8339平方公里,岷江发源地。这里雪峰冰川、森林草原、峡谷湖泊等西部自然景观雄奇瑰丽;世界自然遗产黄龙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松州古城墙、红色圣地毛儿盖、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碑园等人文景观和藏羌回汉民俗风情和谐交融。她是自然与人文的精灵,历史与现代的结晶,川西北高原的明珠。她屹立在雪域之上,穿行在茶马古道上,歌唱在天府之源,舞动在山水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