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WTO的有关规则已明确要求成员国加强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因此,随着我国入世后对外运输的增多,海事行政诉讼将会逐年增加并越来越普遍。 一、海事行政诉讼的基本特征 海事行政诉讼是指从事海洋运输、生产等活动的行政管理相对人不服港口行政管理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或不服该机关的复议决定,在法定期限内向海事法  相似文献   

2.
马晓丽 《魅力中国》2010,(33):34-35
依照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除提起行政诉讼时要求附带审查之外,相对人不得对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抽象行政行为审查监督体制的缺陷要求将抽象行政行为列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将抽象行政行为即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司法机关的审查范围,业已成为学界有关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抽象行政行为是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中规定的不可诉的行为之一,但是无论从其本身的性质、司法审查的性质,还是宪政国家的要求以及国外的实践来看,抽象行政行为被排除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的合理性都值得推敲。  相似文献   

4.
侯媛媛 《魅力中国》2010,(32):157-157
我国自1990年颁布实施《行政诉讼法》至今已初步建立起行政诉讼制度,对于解决行政争议案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和观念等的原因,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虽然几经拓展,与行政诉讼建立初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司法机关仍只能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对于抽象行政行为却是无能为力,这种现象阻碍了现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不利于人权的保障。由于抽象行政行为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更容易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完善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是我国司法审查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必然要求。笔者以期通过本文的写作能对我国目前的司法审查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侯瑞锋 《魅力中国》2014,(10):301-301
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建立相应的司法审查制度是当今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由于我国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缺乏明示的宪法和法律依据且现行行政诉讼法明确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法院受案范围之外,使其为数众多的行政机关滥用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权,不仅降低了法律的威信,也严重侵害了人们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这也是充分实现行政主体依法行政、切实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证券自律规则无论系行政规则属性抑或民事规则属性,司法实践中都绕不开对其效力的审查。司法审查存在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多个维度,基于自律规则的不同属性,司法审查可能采取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的方式。基于专业尊重的考量,司法审查应原则上穷尽自律组织内部救济,但行政救济不应作为诉讼的前置程序。司法审查应遵循合法性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不同诉讼模式下对自律规则效力的司法审查存在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抽象行政行为一直被排除到司法审查范围之外。在当前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大背景下,将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范围是其中重要的一步。文章力图从现有的司法理论和实践中找到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到司法审查范围的种种理由。  相似文献   

8.
毫无疑问,中国加入WTO必须遵循世贸组织基本规则及作出的承诺.但中国加入WTO并不应限制自身的政策及体制创新行为,这一点同样也应强调.然而,在中国"复关"和加入WTO的进程中,出现了一种作茧自缚的现象,即世贸组织并未禁止、但国人却自己主张不能做的现象.关于中国经济特区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因而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特区必须立即取消的看法就是一个明显的事例.这表明了中国一些专家学者未能真正了解世贸组织体系内的国际经贸惯例.世贸组织规则并不禁止经济特区的存在.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9.
吕峰  赵雷 《黑河学刊》2001,(5):50-51
公安机关具有双重职能 :一是根据刑事诉讼法产生的刑事侦查职能 ,即公安机关有权对其发现的犯罪事实进行立案并采取侦查所需的强制措施。二是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产生的行政管理职能。在我国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下 ,公安机关上述两种职能分别有不同的法律意义。在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时 ,公安机关行为的合法性可以受到法院行政审判的司法审查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对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 ,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作为刑事司法机关行使侦查职能时 ,公安机关所实施的行为则不属法院行政审判的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仅规定了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司法审查,对行政行为合理性的司法审查未作明确规定.这种司法监督原则的单一性与行政法治要求的双重性(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不相匹配,从而导致实践中行政裁量权滥用、侵犯合法权益、没有司法救济途径等情况出现.因此,文章着重对行政行为合理性的司法审查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裁量权像斧子一样,当正确使用时是件工具,它也可能成为伤害或谋杀的凶器”[1]。行政裁量权所具有的主观性、灵活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决定着其存在滥用的风险,所以应当对行政裁量权进行合理规制。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初步建立行政裁量权滥用的司法审查制度,但模糊的审查标准导致行政裁量权滥用的司法审查常被“束之高阁”。文章首先阐明行政裁量权滥用司法审查所面临的困境,分析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源。并在尊重行政裁量权价值的基础上,确立合理性审查原则、比例原则和行政裁量权滥用的情形,以此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权滥用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2.
冯梅 《特区经济》2011,(7):259-260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晚,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就进入了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大环境中,原有的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面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向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频频发难,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完成与TRIPS协议的对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初期,行政改革所带来的制度变迁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行政改革却举步维艰。近年来在行政改革滞后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高速的增长,经济增长与行政改革的滞后形成了强烈的落差。这种落差使得中国的行政改革滞后与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关系。行政改革滞后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需要维持高速的经济增长来解决,而经济的增长则不断强化现有的制度安排,使得行政改革的阻力增大。打破行政改革滞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依赖关系迫切需要新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应运而生,并发展得如火如荼。2019年底,最高法发布审理行政协议案件的司法解释,明确了符合四要素的PPP协议为行政协议,学界和实务部门对此争议不断。基于此,本文从《行政协议案件规定》出台前后对PPP协议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通过检索案例并结合司法实务中的困境,针对PPP协议纠纷救济机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PPP项目在我国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田丰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128-146,160
在多边框架内有效解决贸易争端是中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动机之一。作者分析了中国"入世"10年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活动的具体情况,重点讨论了两个关键性问题: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能否有效预防成员对协定的违反,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使用争端解决机制时是否存在针对中国的"好讼"倾向?作者认为,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国际经济交往的加深和对争端解决活动日益积极的参与,中国利用国际经济规则来遏制他国针对性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能力相应增强。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相对变化是出现针对中国"好讼"现象的重要原因。因为国家间经济地位的相对变化改变了相互间合作的收益,在多哈回合进展有限的情况下,其他成员希望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申诉强制实施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出口额和贸易平衡状况等现有观测指标的缺陷进一步加强了其他成员对中国的关注,提高了其对中国申诉的可能性。此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政府对特定部门利益的偏重以及对争端解决机制的策略性使用都从不同途径提高了贸易伙伴对中国申诉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刘会春 《特区经济》2010,(4):239-240
WTO争端解决机制内,DSB对案件管辖的强制性、专家组成立和DSB报告通过的自动性、DSB独立的司法职能和司法解释权等构成了争端解决司法属性的素材。对于争端解决司法属性的认识应从规则、程序和DSB的实际功能等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7.
陈力 《特区经济》2009,242(3):242-24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经济全球化已经来到了中国,WTO规则将在中国国内通过国内法逐步得以实施,这使得中国的法治建设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立法和司法方面特别重视研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因此,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与WTO规则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经济全球化后对中国的法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因此,要想使得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必须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法治。  相似文献   

18.
计红 《特区经济》2012,(1):245-247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是为救济处于公司僵局的股东、弥补公司自治的不足。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规定,由于制度简陋,影响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我国立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司法解散的替代措施、规定公司司法解散诉讼的审理和判决原则、建立防止股东滥用公司司法解散请求权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中国加入WTO十年来的行为可以从主动调适与全面参与两个角度来考察。中国在贸易法律制度、应对模式、市场开放、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主动调适使得自身逐步跨越与WTO之间存在的体制与观念鸿沟,为中国全面参与WTO的各项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中国也在努力学习和适应WTO规则及其内部组织运作,全面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多哈回合谈判和贸易政策审议,充分利用WTO这个多边舞台维护企业权益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