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这个客体的自由也是人类主体的自由,人类的文明就是主体和客体双重自由。地产文明是实现人类主体自由和客体自由的最好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任淼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2):148-148
所谓离散数学的美需要我们通过某种形式呈现出来,则必须要有附体。离散数学的美的形式或附体即知识点、符号与图形。欣赏离散数学美方法运用的基本途径:一是增强审美自我意识,善于发现数学美;二是在数学审美活动中,注意逻辑方法与直觉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石京 《活力》2004,(7):96-96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语言将向何处去?到最终,世界上会剩下几种语言?人类现有数千种语言,为方便各民族间的交流,适应科学文化的发展,总趋势应该是减少。到最终,人类语言有可能减少到两种,即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4.
山水画作为表现中国人空间意识与自然诗意的一种方式,作为反映画家自我意识和精神风范的一种手段,应通过对具有超越生命形象的选择,赋予画面奇妙的精神氛围和自然诗意,应表现画家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景。因此,每位画家都在用传统的笔墨语言回应着自然的呼唤,每位画家都力求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生命之气、浩然之气、永恒之气。正如绘画大师石涛所言:“作画无论新手、老手,当以气取胜。”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3,(16):295-296
服装艺术是指人类自身使用一定的装饰品来对自己进行美化的一种艺术,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的物质实体来表现设计理念的空间造型艺术,它们同属于立体构成的空间艺术。一个有着流动之美,一个有着凝固之美,两者彼此借鉴,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刘鑫 《价值工程》2011,30(20):299-300
审美自由是福柯美学思想的核心观念。福柯从古希腊美学思想的研究中发现,审美自由是人的自我塑造的方式。这种审美自由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与理性主义所谓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自由有根本区别。表现在文学活动中,福柯所谓审美自由意味着文学的开放性,即文学书写就是作家自我呵护心灵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代红宝 《活力》2012,(8):239-239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它从一个较高的音乐审美角度来表现声音。它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发声过程,而是通过情感情绪的变化来表现声音的,所以大家听到的众多的声乐作品让人感觉美不胜收,正因为人类是有感情的高级生物:情感左右声音的变化,声音又是情感的体现,才让人有美的感受,才让人们从情感的角度去对声乐演唱进行审美。  相似文献   

8.
但为自由故     
自由,才是最大的公平,最大的正义。而且,只有当每个公民都享有充分的自由,包括择业的自由,迁徙的自由,创造的自由和言论的自由,我们才有可能讨论和争取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9.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合理性之数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处罚中的合理性问题,一是表现为罚款额自由裁量,二是表现为罚种组合、罚款标准的选择。本所讨论的仅限于前,即罚款自由裁量的合理性问题。目前,不少地方的工商机关正在制定罚款的自由裁量标准或指导性意见,希望本中的观点能对其有所助益之处。  相似文献   

10.
张佳娜 《活力》2010,(16):111-111
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历来享有艺术王冠的美称,这位得天独厚的欧耳泊女神,以她自由潇洒的风采和独有的表情能力——通过有规律的乐音的变化和运用过程,表现和传达某种人类普通存在的情感,从而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占有显要的位置。焕发出特殊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是其道德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质的体现,道德人格是一个和一种自由自觉智慧的实践,是之所以区别其他动物的关键所在.因此,改革我国道德教育思路和方法,把“道德灌输”与“德性养成”有机的结起来,是当前德育建设的重要课题.对小学生要重视德性认知教育,增强学生强化与内化统一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2.
混动时代     
孟为编译 《经营者》2012,(20):146-149
混动的解决方案或许会成为科技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人类在信息时代之后,最有可能进入的就是混动时代  相似文献   

13.
心茶一瓣     
《秘书》2016,(4):26
受人善助的人永不应忘记,施之于人者则不应永记心头。——[美]凯伦●只有从内心认识到平等发表各种见解的自由对人类的重要意义,由此产生的宽容才是唯一值得称赞的宽容,或者可以说是值得称为符合人类精神上最高道德标准的宽容。——[美]约翰·穆勒  相似文献   

14.
秦露 《活力》2010,(16):110-110
废旧物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用完之后总是一扔了事,这样,往往破坏了我们生活的美丽家园。当前。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在教学中利用搜集来的废旧物品。让学生通过剪、折、卷、拼、贴等活动,给他们创造表现的空间和机会,了解到废品不废,靠双手可以“变废为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在动手制作中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5.
李天旭 《中外企业家》2013,(8S):257-257
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但同时自由本身也是一种手段。自由可以促进人类本身的发展的同时,谋求更多的自由。笔者以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为依托,分析了发展中的贫困问题,进而提出了政府、市场与民众在扶贫脱贫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活动,是人类创造美、欣赏美的特殊活动领域。美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单纯的外在规范转变为自觉的内在需求,彰显出思想政治教育美是一种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社会美。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斗争中积累下来并世代相传的关于如何适应环境,与自然做斗争,协调人类内部关系的行为模式。它反映了人类对于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全部认识,并且通过人类的道德、价值、知识、信仰、风格、习惯、才能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王守艳 《活力》2010,(12):179-179
美育作为传递人类审美的经验,审美成果的一种手段与方式,是人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应当说古已有之。西方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没有审美价值,教育过程就失去一半的美好意义。学校美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利用美、创造美的能力。小学音乐教学,是美育的最好载体,学生则是美育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谢选娥  董奥博  董伟 《活力》2010,(20):179-182
按照恩格斯关于理论思维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没有理论,现今人类社会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理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马克思曾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理论探讨,其中制度一结构理论则是一大经典。这一理论包含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的划分、“自然历史过程”、人本思想等理论中。这一理论的核心便是:社会形态的变迁是一历史过程,经济制度选择的差异以及社会结构历史渊源的不同,决定了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而这一历史过程的本质是人如何自由与全面发展。据此,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西方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形式,无疑受到人们的重新审视。超越“自然历史过程”,扬弃“物的依赖性”,提升人的价值与尊严,赋予马克思制度结构理论的当代性,则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抉择。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罗马时期对物的认识相对文艺复兴时期有一定的局限,可以看到大部分的自我意识的来源都是经验事物中,但也是可以理解的,人类对物质和意识的认识过程中,基于眼前的经验事物的认识,必定会侧重眼见为实的这个可以信实的事实。而后来从神话和经验的束缚中走出来的自我意识,虽然免不了带有母体和父体的味道,但它的强大正是一直以来被束缚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