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营商环境建设与营商环境评价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国际组织、政府部门、投资促进与学术研究机构已开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实践。结合国内外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时间较早、评价指标体系较完善、影响较大的两大机构——世界银行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营商环境评价实践,就营商环境建设意义、研究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及中国营商环境建设成就与不足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简要评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可为各地区、各行业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提供启发和借鉴,并为中国营商环境建设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标:构建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揭示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规律。研究方法:熵权法、整体与维度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Markov链转移概率矩阵。研究发现:2008~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优化上升趋势,但优化进程较慢,内部指标发展不均衡,发展水平等级转移乏力;四大地区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发展水平较好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先后被中西部地区超越;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存在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其中绝对差异在扩大,而相对差异总体上在缩小,地区间差异是造成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集聚模式较为稳定。研究创新:基于营商开展环境和营商生活环境两个维度构建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分别从整体、分维度、绝对差异、相对差异、空间相关性和等级转移概率等角度全面分析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以及动态演变趋势。研究价值:从营商开展环境和营商生活环境两个角度评估中国营商环境存在的现状问题,为未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与地区营商环境数据相匹配,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地区营商环境影响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区营商环境改善促进了中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营商环境分指标的检验结果显示,除政务营商环境外,法治化营商环境、市场化营商环境、金融营商环境指标和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均正向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表明,地区营商环境改善对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大影响,更有助于弥补较差的公司治理结构给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就行业异质性而言,地区营商环境改善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低创新型行业、非管制型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融资约束行业、高外部融资依赖行业、高契约密集型行业和高市场竞争型行业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黄嘉锋 《潮商》2021,(2):4-7
近日,汕头召开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决心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破除当前营商环境存在的顽症痼疾,攻下"办事收受红包、融资难税负重、交通秩序混乱、建筑领域审批效率低、环境卫生不整洁"等影响汕头市营商环境的"五座山头",推进营商环境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5.
营商环境对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8~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营商环境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优化营商环境有助于提高企业风险承担;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优化营商环境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企业内外部信心、加剧产品市场竞争三条路径促进企业风险承担;拓展性检验表明,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非高新技术企业,营商环境的优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经济后果研究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促使企业风险承担转化为较高的创新绩效水平。本文结论充分验证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论断,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并为政府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企业管理者科学制定经营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营商环境与就业的关系,有助于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提高市场经济活力,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为了重点考察城市营商环境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作用,研究选用中国271个城市2017-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城市营商环境优化对非正规就业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非正规就业水平随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2)经过异质性检验,发现营商环境优化对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之外的地级市以及东、西部城市的非正规就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将数字经济作为门槛变量,城市营商环境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中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具有单一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分析国际营商环境建设新趋势,助力我国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对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新旧体系进行前后跟踪和比较。研究发现,随着世界银行终止DB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启动新营商环境评价体系(Business Ready),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方法学正经历新变化:从中小企业个体到私营部门整体的评价对象变化;从聚焦监管到监管、服务及其效率平衡的评价支柱变化;从单一指标到指标分级化、交叉化的指标设计方式变化;从局部数据到更加全面均衡的数据采集范围与方法变化。这些变化将对国际营商环境建设发展产生趋势性影响:营商环境建设走向系统化整体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走向多维平衡化;营商环境建设走向数字化、可持续化;营商环境建设在经济体内部走向区域均衡化。我国现行营商环境主要基于DB评价体系而构建,未来应对标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价,针对评价的新变化新趋势,优化我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相关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营商环境对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影响,是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营商环境评价则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将竞优评析方法运用于辽宁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以期发掘各地区的个性优势特征,更好的分析和掌握营商环境在竞优思想下的发展状况,进而为引导营商环境良性发展制定调整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济》2019,(11):100-105
本文在对品牌经济的重要作用、优化营商环境的必要性、营商环境是品牌经济发展的基础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数据和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8年中国品牌500强数据,对我国不同省区市的营商环境和品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描述性与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以地区品牌经济发展状况为被解释变量,以地区营商环境状况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培育和创建良好营商环境是进行地区品牌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地区营商环境的改善能促进地区品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大力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推进地区品牌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营商环境建设对于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打造意义重大。近年来,新疆各级人大及政府通过地方性立法、规范性文件及相关政策的方式在优化、完善营商环境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本文通过对新疆营商环境立法的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新疆营商环境立法还未出台《新疆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办法,缺少民主参与机制、规范性文件审查机制,某些领域存在空白立法,立法、执法、司法间互动不足。本文通过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升新疆营商的立法保障,最终提升新疆的营商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U型关系,整体上营商环境改善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区域异质性方面研究看,东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存在U型关系;从营商环境分类指标看,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国际环境和城乡收入差距关系与整体一致,法治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并不显著。此外,就业结构与创业能够负向调节营商环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U型关系,延缓U型曲线拐点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经济》2019,(12):154-160
近年来,营商环境因素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逐渐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2003-2017年的动态面板模型,运用一步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了营商环境对粤港澳大湾区FDI流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营商环境的改善对粤港澳大湾区FDI流入会产生积极影响且非常显著,其中投资便利度、市场潜力与基础设施的改善都对FDI流入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人力资源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优化和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也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FDI的流入。最后,根据分析实证结果提出如下建议:突出重点,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明确权责,分层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合理布局,扩大辐射引领作用;多措并举,持续吸引优质外资。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标:构建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考察中国营商环境的区域差异、时间演变、收敛特点及空间集聚性。研究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各省份50个经济社会指标合成为营商环境综合指标,运用自适应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考察中国营商环境的地区差异,并分别利用变异系数、边际垂直β收敛模型检验σ收敛和β收敛,使用Moran’s I指数分析空间集聚。研究发现:中国营商环境在整体上呈现持续向好的集聚式收敛特征,但在地区之间仍然存在“东高西低”的地区差异,且在中西部内部出现多极分化,中部区域内差异日益显现,造成各省份的收敛贡献表现出梯度效应,阻碍空间集聚的进程。研究创新:全面剖析营商环境的内涵,从开放化水平、企业市场环境、企业法治环境、市场主体保护力度和公共服务水平五个维度构建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使用边际垂直β收敛模型深入挖掘不同省份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所展现出的收敛异质性。研究价值:本文基于中国营商环境综合指标展开实证研究,揭示其区域差异、演变趋势和收敛情况,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发展潜力,从而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基于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的视角,采用2010~2021年省级层面营商环境指数与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进行匹配,考察营商环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使用地形起伏度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营商环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会因绿色专利类别、企业产权、企业所属行业、企业所处地区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机制分析表明,营商环境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与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此,各地区应着力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降低制度性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以缓解融资约束,制定绿色发展激励措施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营商环境本质上也是法治化营商环境。济宁市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营商环境评价居全省前3位,2021年、2022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尤其政务服务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但是营商环境的法治化水平仍有提升空间,法治对营商环境的保障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力可进一步提升。立足于对济宁市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深入调查研究,拟从理论上分析营商环境法治化的法律实质,结合实地调研分析当前济宁市营商环境法治化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良好营商环境对于吉林省经济的蓬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吉林省营商环境优化与评价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吉林省营商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对优化吉林省营商环境提出建议,并分析吉林省营商环境评价在营商环境优化中的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17.
曹继东 《国企》2020,(1):32-34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企改革视野中的国资监管、资本运作和营商环境的分析探讨,研究分析国企改革的路径和模式问题。[方法/过程]采用历史和现实辩证统一分析、定性分析、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国企总部用于平衡国企内部利益、“政企互动”破解国资监管难题、市场化选聘优化公司治理等方面反思与探讨国企国资监管;从改善国资分布结构和质量效益、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市场化等方面研究如何用好与用活国企资本运作;从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社会化、重构营商环境新探索新模式等方面重塑与再造国企营商环境。[结果/结论]国企改革视野中的国资监管、资本运作和营商环境的结构优化、环境优化和系统优化是国企改革成功的关键和保障,打破国企内部既得利益格局,充分市场化、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是国企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焕发生机活力的关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提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深入探寻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采用2016—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匹配,探究中国城市营商环境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城市营商环境指数划分为营商硬环境指数与营商软环境指数,依次论证分指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稳健性检验中使用工具变量法解决核心解释变量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一步验证城市营商环境、营商硬环境及营商软环境的优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显著促进作用。在影响机制分析方面,探讨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推动市场化进程、推进法治化发展和提升经济开放度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机制。基于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结构、行业类别、所属区域以及城市规模的差异对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石。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组织机构对营商环境的理论以及指标体系构建成果进行梳理后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分为宏观整体评价和细分领域评价两部分。论文在融合国际上现有关于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基础上,以世界城市核心功能对国际营商环境的诉求为内容,按企业“准入前、准入中、准入后”不同发展阶段,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国际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张大海  祝志川 《财会月刊》2019,(18):124-130
基于政府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技术环境四个维度,结合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数据,构建我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体系所选二级指标提取公共因子并计算公共因子得分,采用熵值法为公共因子赋权,计算得到2005~2017年我国营商环境的综合得分及排名。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环境因子比行政管制因子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单方面地优化行政管制因素并不能有效改善营商环境;2005年以来,我国营商环境总体上逐年得到改善,这与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和政府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有关;近十年来,宏观环境因子得分增长趋势显著,而行政管制因子得分增长缓慢且反复波动,因此政府仍需建立优化行政管理制度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