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直以来,企业对员工的招聘和任用十分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总有一些员工离职去寻找新的工作岗位,企业往往忽视对离职员工的管理。加强和重视对员工离职行为的分析和探讨,会促使企业采取更好的措施留住有用人才,对离职后的员工进行管理则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2.
张春霞 《商场现代化》2005,(25):191-192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直以来,企业对员工的招聘和任用十分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总有一些员工离职去寻找新的工作岗位,企业往往忽视对离职员工的管理.加强和重视对员工离职行为的分析和探讨,会促使企业采取更好的措施留住有用人才,对离职后的员工进行管理则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3.
随着饭店行业竞争的加剧,酒店人力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困扰酒店的痼疾。在很多饭店的常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通常都非常重视人员的招聘和录用工作,而员工离职时大多采取较为漠然的态度,甚至与员工间形成对立关系。事实上,离职员工群体对于饭店的人力资源管理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沟通对象和信息资源载体,将离职员工当作企业的宝贵资源,做好完善人才保留机制、离职面谈、离职员工信息管理和员工离职后的关系维护等工作,对于稳定现有员工队伍、维护企业良好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建平 《商》2014,(23):26-26
离职员工(指主动离职的企业员工)相对企业是否还有价值?作为用工单位应如何面对离职员工?是呲之以鼻还是待之如宾?他们是“背叛”了企业还是“帮助”了企业?企业应该如何做好离职管理?  相似文献   

5.
张玉波 《市场周刊》2001,(16):50-51
现在,企业越来越强调员工中心忠诚的塑,重视通过种种手段予以保证核心员工的留驻。但是,总是会有人对的现有措施不太满意,一个行动就是选择离职。这种“新的刚来,老的就走,人来人往”的现象在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眼里的看法是,人员流动既是企业发展活力的保证(尤其是利于降低人力成本),又利于员工个人的发展。但是,过于频繁的、关键层次的职员离职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员工管理和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来。21世纪的竞争将是基于人力资源的竞争,谁赢得人才谁就可能赢得成功,已成为企业的共识,尤其是从外资企业对我国人力资源的争夺可见一斑。因而,现代企业的普遍做法就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精髓,管理更多的是对员工达成工作目标的支持与服务,一切都围绕员工与展开,善于聆听员工的呼声与反映就成为管理的一个很重要工作,特别是来自员工的反面意见。员工离职意味着企业有序组织的打破,说明企业在相应的环节存在令员工感到不满意的问题。离职职工总会有一个对企业不蝗理由,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企业本身,如常见的过于缺乏组织沟通、管理强硬、看不到发展前途等,有些可能是企业管理所未意识到的。实际上,我们经常会碰到掩盖在地毯下的问题,往往很简单、也很容易发现,但我们疏忽或漠视了,或只是想当然的认识,而在员工离职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认识的机会。我们有必要在员工离职时,与员工进行一次深谈,了解员工离开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下定决心选择离开的,尤其是关注那些源自企业自身的问题,这样有利于企业有的放矢的改进工作,从而保持人员管理的针对性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知识员工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加强对其的管理和研究是当今的重点。知识员工的离职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对其进行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从三个视角对知识员工离职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商》2015,(17)
近年来随着城商行的崛起和外资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国有银行员工的离职已经越来越引起了管理人员的关注。企业离职率保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良性竞争和企业创新;但银行业员工过于频繁的跳槽可能会带来招聘培训成本增加以外的关键技能、核心客户损失等商业风险。本文从工作态度的两个方面,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对国有银行员工的离职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银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段芳娥 《商业科技》2014,(10):102-103
目前,新生代员工的自动离职是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员工的自动离职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和风险以及新生代员工自动离职的原因,最后为企业进行新生代员工自动离职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艳辉 《中国市场》2007,(31):40-41
核心员工离职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缺乏有效的薪酬激励体系、内部凝聚力不强、无法为其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个人发展空间狭小。防范核心员工离职是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需要针对上述原因实施具体措施,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核心员工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建立人才储备库,建立监督、约束机制,进行知识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徐园媛  梁红 《商场现代化》2006,(32):310-311
现代企业的竞争其实质就是对人才的争夺,员工的主动离职意味着企业会失去竞争优势。本文指出了高科技企业员工主动离职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分析了高科技企业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预防高科技企业员工主动离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5,(1)
由于市场的竞争逐渐加强,企业的人才流动与越来越频繁,成为经济生活当中的正常现象,企业员工的离职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企业较高的离职率将导致企业人才的大量流失,损害企业的利益,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社会工作者介入员工离职,同离职员工进行商谈具有为员工谋求福利、为企业留住人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但是,在实践过程当中,社会工作者与离职员工的商谈存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企业之间的冲突、社会工作与企业科层制之间的冲突和企业员工对社会工作的误解等方面带来的工作阻碍。因此,需要从平衡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企业赋权于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积极融入企业环境等方面进行努力,较少、消除社会工作者与离职员工之间的商谈阻碍,确保商谈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IT企业的竞争就是研发人才的竞争。面对流动率较高的这一群体,文章以西安地区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建立IT企业研发员工离职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易静怡  樊一阳 《江苏商论》2014,(4):58-61,68
本文深入分析了主动离职形成的原因,指出离职会对企业造成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积极建立全面离职管理体系,通过前中后期的控制和跟踪控制,完善离职管理将员工离职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充分发挥离职管理对企业增值作用。并在人才回流手段中提出了回聘激励制度,可以更有效的刺激人才回到企业。  相似文献   

14.
知识型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进入世贸组织以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尤显重要,尤其是知识型人才。因而,如何留住人才,如何稳定人才队伍是每一家企业都要考虑的头等大事。只有留住人才,稳定人才队伍,并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入手,从员工个人与企业两个角度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离职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胡守超 《市场论坛》2006,(2):157-158
文章从分析知识员工的离职征兆以及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入手,再分析知识员工离职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如何有效进行知识员工离职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利华 《价格月刊》2007,(9):80-82,85
在就业市场化以后,员工获得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机会,离职是无法避免的。其原因可以从组织因素、个体与组织匹配因素、外部因素以及缺乏安全感、公平感、信任感等方面来考虑。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考虑,企业要从员工心理、个体、个体与组织匹配性管理以及抵制外来竞争等方面做好工作。这是企业对员工管理"招育用留"的最后一环,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7.
企业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就需要稳定,尤其是员工的支持,因此,员工离职对企业的影响很大,高离职率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频繁的人员更替会使企业已有员工的工作热情锐减,重要的技术人员的离职会给企业带来致命性的打击。本文旨在分析寻找出中小企业员工离职的原因,并制定降低员工离职的对策。以此来改进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进而留住企业有价值的员工,降低员工的离职率。  相似文献   

18.
王颖 《国际市场》2013,(4):78-80
一、引言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离职管理历来是企业高层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一方面,员工离职有利于企业人才的新陈代谢,必要的人员流动能够提升员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带来较高的劳动效率。但另一方面,员工的流动又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一个员工离职以后,从找新人到顺利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薪水的1.5倍;而核心员工的离职成本更高,严重时会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重要起因。总体来看,员工离职主要带来以下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可能泄露企业核心技术,将对原企业的业务造成冲击。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失其实就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服装企业的现状特点和大学生员工的特殊性出发,探讨服装企业大学生员工离职倾向的个体因素及企业因素,以便为服装企业大学生员工的管理实践提供若干建议,降低其离职带来的损失,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员工主动离职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而如何留住人才成为很多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深入探讨了影响员工离职的因素,并给出离职管理和离职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