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点、理论体系、研究规范和研究方法进行整体性改变的一种革命过程,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器本、物本到人本,形成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即从"社会需要论"的研究范式向"现实的个人"的研究范式转换,由文本教育范式向人本教育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正式提出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认真实施“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建设和谐广东。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社会公民,理应成为现代公民教育的模范先行者。高校在开展现代公民教育时要善于寻找它与大学德育各方面的一致性,在高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中渗透的现代公民教育内容,建立学生广泛参与的长效机制,尤其在两课中突出现代公民教育,把高校的德育教育和现代公民教育进行融合,促进现代公民教育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3.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公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他们通过政府的主导,学校的实施,社会的配合等方面来实现起其目标.他们采取方法和措施对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民意识是-种现代社会意识,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迫切需要公民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及信用意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既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高校要促进民主化的教育与管理,孕育培养公民意识的良好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公民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公民行为训练与实践体验;整合校内外多方教育力量,形成以高校为主导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6.
一、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抉择,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次巨大转型,更是人类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自然观的一次震撼和变革.因此,教育必然成为传播、灌输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的重要途径.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是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教育以及社会的各要素之中,内蕴于素质教育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成为现在和未来社会的一种积极意识和主导价值,成为公民的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素质.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强烈期求,是一种具有基础性和前瞻性的未来教育理念.它需要放在宽广的文化视界和全球发展的背景下来把握,需要一种整体而动态的思维来领悟.  相似文献   

7.
刘姗姗 《魅力中国》2011,(8):351-351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也称之为公民教育,其核心就是美国精神,其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他们通过有效的实施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今社会,不断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实施方法成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精神的牢固,公民意识的增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陈烨  王仓 《改革与开放》2021,(12):55-59
文化自信是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文化自信与高校通识教育都将立德树人作为其共同价值追求,为实现二者思政功能聚合,高校要充分挖掘自身的内生动力、发挥聚合效应、实现内生聚合,旗帜鲜明地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打造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自信和通识教育相结合之路,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李成臻 《魅力中国》2009,(12):137-138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在分析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扩大开放以及社会历史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等多方面的背景下,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要实现培养主体人、创新人、自由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谭和平 《黑河学刊》2014,(8):113-11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嵌入公民意识教育,既是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主旨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更是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内在途径。把公民意识教育分解为有关公民的教育、通过公民的教育、为了公民的教育三个层次并嵌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形成不同课程之间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各有侧重、形式多样,课堂教学过程中公民意识的嵌入与课外实践过程中公民意识的体认相结合的全过程覆盖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自觉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向劳动者或未来的劳动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教育服务是现代社会的普遍需求 ,各种教育机构为满足这种社会需求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 ,具备了一种产业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并在社会分工中承担着特有的产业功能 ,因而也就成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产业所遵循的  相似文献   

12.
社区公民教育内容的确定,应当围绕社区基本现实与公民教育的目的。基于历史传统与文化特点、教育目的与社会现实,社区公民教育内容的确定应当包括民主政治与法纪教育、心理适应与责任教育、危机应对与科学教育、和谐社会与伦理教育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3.
《World development》1999,27(5):807-824
Little empirical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civic education in new democracies. This article appraises,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results from two social surveys, the effects on political culture of several civic education programs conducted principally b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Zambia. Among its findings are that: civic education has observable positive effects, but mainly among privileged elements in society; civic education has consistently greater impact on citizens' knowledge and values than on their political behavior; and, with the possible exception of informal methods such as drama shows, means have yet to be devised to induce citizens to become active voters.  相似文献   

14.
重庆基础教育发展城乡差距的经济根源及其对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波 《特区经济》2008,(11):199-200
重庆的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在直辖以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重庆的基础教育发展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尚存在明显差距,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城市+大农村"的二元格局还比较明显。本文通过对重庆二元经济结构的分析,谈谈导致重庆基础教育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的经济根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对推动重庆基础教育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和可持续发展能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陆改红  赖文燕 《特区经济》2013,(12):177-179
"三农"问题一直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障碍,现代远程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科技型新农业、培育高素质新农民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对广东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了广东省科教兴农运行机制制约因素,构建了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广东省科教兴农运行机制,加快广东解决"三农"问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以学生为本"是高校科学发展的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利益诉求,突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所有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成熟的社会公民,为他们进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这就决定了高校办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方针。从七个方面就高职院校如何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实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做了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study the founding of large charities for the elderly during the Dutch Republic, demonstrating their number and nature, with an emphasis on how almshouses for the elderly were intricately bound up with the concern to preserve honour. Personal honour, being tied to community honour, formed a vital part of the processes of patronage and corporatism that defined early modern Dutch society. Through almshouse foundations the religious and civic communities to which patrons and clients belonged were strengthened. Within the fragmented religious landscape of the Dutch Republic these chariti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trengthening both mainstream and dissenter communities, while providing a decent old age to Dutch citizens.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在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愈加复杂,因此大学生"特殊群体"人数逐年递增。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特殊群体"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探索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层面上,构建较为完善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9.
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其中,培养人才是大学教育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目的。而培养既具科学技术知识、又富于人文社会观念的新型人才,是当今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正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新的定位。因此,必须在人才观、教育模式、科学  相似文献   

20.
黄逸 《重庆与世界》2013,(10):100-104
在日本近代化教育历程中,华族教育由于肩负特殊的历史使命和崇高的国家期望,其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固然不同于一般国民教育,其特色就是带有特权性质的精英教育。综观战前华族教育各方面表现,东西方教育理念的融合、现实主义的教育目标、古典和现代文明在教育内容上的合理安排都具有明显的"和魂洋才"式民族教育特色,它在客观上促进了日本近现代教育的整体发展,也从一个侧面考量了明治维新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