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写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培养和检验学生音乐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记忆和音乐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由于听写训练需要把听觉感知转换成视觉图象,所以在视唱练耳学习中难度非常大.经过分析发现听写训练时学生常常被某些心理所困扰,本文将对它们加以阐述,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试图为视唱练耳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2.
听写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培养和检验学生音乐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记忆和音乐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由于听写训练需要把听觉感知转换成视觉图象,所以在视唱练耳学习中难度非常大.经过分析发现听写训练时学生常常被某些心理所困扰,本文将对它们加以阐述,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试图为视唱练耳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3.
视唱练耳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听觉训练和看谱唱旋律的训练。视觉、听觉、触觉都是感觉活动,要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特剐是内心听觉放在首位,使之成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技能训练。视唱练耳与各种音乐课程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声乐、器乐、作曲、理论、欣赏等许多音乐课程的基础。其水平的高低,往往对学习其他音乐课程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视唱练耳是走进音乐殿堂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学生对音或者音乐感性感知能力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而我国的一批年轻有为的钢琴家的出现就更坚定了家长们让孩子学习钢琴的信念。钢琴教师有义务在初学者的钢琴启蒙教育阶段使其打好基础,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的音乐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5.
钢琴基础技能训练主要是指以教授学生各种弹奏技术为主,再配以艺术表现训练的教学过程。在此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本文就如何设计各种创造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需要创造性人才.而音乐活动是开发培养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一种有效载体.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教师通过营造创造氛围、激发创造兴趣、提高创造意识、发展求弄思维等创造表现教学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向高素质人才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数字音乐制作技术和在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的教学新模式,已成为21世纪高校音乐基础课发展的重要环节.数字化音乐环境的不断完善即为高校音乐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自身的素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探讨数字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的应用对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以及对高素质音乐人才的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顾晓燕 《魅力中国》2010,(13):153-153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情感,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美好心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就应该让他们多听、多讲、多动,通过他们的听觉及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进音乐的优美境界中。  相似文献   

9.
在视唱练耳课的教学实践中,视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视唱训练中,应紧紧把握对音的高低、长短感受等能力的培养,重点解决学生视唱训练中的音准、节奏和音乐的理解与表现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幼师学生的视唱能力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妍妍 《魅力中国》2013,(13):170-170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重要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综合性的音乐训练课程。系统地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对音乐的感知、听辨记忆和视唱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积累音乐语言;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基本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将听觉运用到器乐及声乐的表演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结合教学实践从加强视唱练耳教学、多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重视音乐表现力和想像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等方面阐述了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乐感.  相似文献   

12.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特征,在音乐基础训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表现力与想象力。  相似文献   

13.
廖文珺 《魅力中国》2009,(20):162-163
音乐节奏的现代性为视唱练耳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大量现代音乐作品的节奏创作思维遵循一定数理逻辑关系,从此关系入手展开教学,建构现代音乐节奏训练的新思维是本文的写作主旨与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顿薇 《魅力中国》2014,(25):164-164
我国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符合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特点的钢琴教学方式方法,创造适合幼儿进行钢琴学习的教学环境,选择符合幼儿实际的钢琴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评价方式,综合考评教师的教学质量,以促进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学前教育教师。  相似文献   

15.
刘培发 《魅力中国》2009,(24):70-71
近年,在音乐教育方面,就有人提出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这一概念,即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游戏化不仅体现在音乐游戏这样特殊的成分,而且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形式和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具有游戏和类似游戏的特征,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受,能自觉自愿、快乐而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和敲敲打打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而儿童钢琴教学也是音乐教学上的一大分支。所以我认为将科学的钢琴教育与音乐游戏化手段相结合都对儿童的钢琴教育拥有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琪 《魅力中国》2011,(7):93-93
视唱练耳课担负着一系列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诸如音准、节奏感、节拍感、调性感、调式感、旋法知识、声部肢体结构以及和声听觉、内心听觉、音乐记忆力等的训练:除了技能训练外,教学方法也是视唱练耳课中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苏豫 《魅力中国》2009,(3):113-113
教育是为了给孩子们带来五彩缤纷的生活。让孩子学习钢琴,也是为了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要让孩子们从学习音乐、学习钢琴中开发大脑,启动大脑机制充分发挥音乐潜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正如苏格拉底说道:“音乐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手段,因为节奏与和声能够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并且赋予人们礼貌和优雅的气质。”  相似文献   

18.
正音乐,可以陶冶情操;音乐,可以启迪智慧;能够让音乐陪伴一生,把音乐当成终生事业,是一种幸福。而将钢琴音乐视为生命的艺术家——朱雅芬老师,正是拥有这种幸福的人。今天,我们有幸走近这位培养了世界著名钢琴家郎朗的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领略她独有的教育风格和对音乐特殊的情感。记者:朱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我国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您介绍一下自己的音乐之路是从何时开始的?  相似文献   

19.
音乐感的培养涉及众多方面,如音乐方面、文化方面、心理方面等。它既是一个综合素质的体现,又是靠综合环境的培养而形成。因而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除了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音乐知识,还更应注意其他方面综合修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20.
程卉 《魅力中国》2012,(32):189-189
钢琴教师应注重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注重练琴的效果。不是盲目追求上速度,而是注重弹奏技巧的细节要求。培养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加深学生对作品全方位的理解。加强学生节奏感、读谱能力、指法、听辨力等基本功的训练。在学生能够正确弹奏练习曲或乐曲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