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传统的债务期限结构理论不能用来解释制度因素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从公司治理角度对债务期限结构的研究文献较少考虑多层级控股方式下,终极控制人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对债务融资期限的影响。债务期限结构的未来研究需要探讨多层级控股方式下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问题,此外还需要完善现有的债务期限结构理论及其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代理成本理论假说,从债务期限结构选择与公司代理成本的关系和目前实证研究中债务期限结构选择与代理成本理论假说相悖的争议点两个方面梳理了文献,结果发现:我国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存在短期化现象,而公司成长机会指标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尚未达成一致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关于债务期限结构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资本结构、现金流量比率、成长机会、滞后投资为控制变量,研究债务期限结构与投资相关关系的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并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了1999年至2004年的相关数据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债务期限未影响投资人的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4.
张权 《价值工程》2010,29(17):18-19
通过分析我国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特征及其影响债务期限结构的因素,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债务期限结构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1年至200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考察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债务期限结构区域差异显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化程度等区域宏观因素对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Fama(1990)阐述了期限结构和优先权结构在债务契约订立和履行中的作用以来,国外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在我国相关研究更多是侧重于期限结构,对优先权结构甚少。本文使用我国2000-2005年A股上市公司的2489个观察值研究了债务契约中优先权结构的影响因素,发现公司性质和省际差异的确显著影响优先权结构安排,而且优先权结构与期限结构相互交叠。  相似文献   

7.
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国内外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问题的理论研究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并评价了现有文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问题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严静 《财会通讯》2010,(1):93-95
本文以2001年至200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考察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债务期限结构区域差异显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化程度等区域宏观因素对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国内外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问题的理论研究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并评价了现有文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问题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债务期限结构对企业价值影响微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卫秋 《财会通讯》2006,(10):36-37
债务期限结构是指企业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构成及其在总债务中所占的比重。M odigliani和M iller证明,在完美的资本市场条件下,企业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俗称M M定理)。根据M M定理可以推知,在完美的资本市场条件下,企业价值与其债务期限结构也应无关。之后,Stiglitz对这一隐含的结论进行了正式证明。然而,现实的资本市场是很不完美的,因此企业价值与其债务期限结构并非无关,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安排也就不是随心所欲的。现有的企业财务理论研究表明,债务期限结构对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债务期限结构对…  相似文献   

11.
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治理绩效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就948家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从债务期限结构治理功能的静态视角来看,债务期限结构可以减少“内部人”的资产替代行为,抑制过度投资,进而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股权结构同债务期限结构的‘‘组合机制”可以有效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深入,债务期限结构的治理绩效得到逐步优化;随着自由现金流水平的提高,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会变得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2.
陆楠  杨晓明  刘慧 《价值工程》2011,30(35):137-138
选取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债务融资的总体水平、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并结合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和整体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发挥债务融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更大作用的政策建议,以求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资本市场良好运行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债务期限结构错配是我国许多高速扩张企业出现流动性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现有商业银行信贷期限结构错配和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的金融背景约束下,我国企业很难通过增加长期债务的方式来改变债务期限与资产期限错配的问题,唯有通过降低财务杠杆的方法来降低流动性风险。在现有金融市场条件下,企业现实的选择是债务期限结构错配和低财务杠杆,不能采用高财务杠杆方式来实现企业的高速增长,否则很容易陷入财务困境。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research on public debt management, focusing on debt structure by denomination, indexation features, and maturity. The optimal taxation approach is reviewed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related to the trade-off between minimization of the expected cost of debt servicing and minimization of budgetary risk. Strong arguments are provided for debt instruments which yield low returns when output and hence revenues are lower and public spending higher than expected. This debt design minimizes tax distortions and provides flexibility in conducting fiscal policy. The exact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ebt composition which supports efficient taxation depends on the stochastic structure of the economy. Long-term nominal debt is a hedge against supply shocks affecting revenues and inflation and makes the government budget insensitive to interest-rate risk. However, at high levels of debt, the extent of insurance or flexibility that governments can obtain by issuing long-term nominal debt is limited by the need to maintain the credibility of the anti-inflation stance.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公开市场操作越来越成为主要的间接调控手段。相比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国债因其所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其更加适合作为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本文通过中美国债比较,认为通过优化国债投资方向和国债期限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手段,解决目前我国国债在发行规模、期限结构、投资者资产结构和市场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使得以国债作为主要工具更加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上市家族企业存在债务期限过短的融资约束问题。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是否对企业债务期限融资约束产生影响呢?以2003年—2008年的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对此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发现,较之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所获得的银行借款期限较长;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标准审计意见更能缓解家族企业债务期限的约束。研究结论证实了信号传递理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某地区显性债务规模与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规模上看,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具有规模庞大,不断扩张,超出了地方财力规模,逾期债务比重较大等特点;从结构上看,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具有来源复杂等特点。同时,通过对债务规模与某些因素的相关分析表明,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规模与地方经济总量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Does a change in the public׳s holdings of government debt affect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Empirical analysis using a VAR model indicates that a rise in these holdings of the real debt-to-GDP ratio increases both the three-month and ten-year U.S. nominal yields in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manner. The maturity composition of debt is also found to matter: innovations in holdings of long-term debt affect the term structure, while increases in short-term debt affect inflation expectations. These effects of changes in holdings of debt on the yield curve can be derived in a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n which the government issues exponentially-maturing riskless debt, financed by lump-sum taxes, and the optimizing agents are adaptive learners. On calibrating the average maturity of debt in the model to match that of U.S. Treasury debt since the 1980s, I find that positive innovations in government debt lead to increases in asset yields. This is because agents do not learn the principle of Ricardian equivalence exactly, and perceive increases in holdings of government bonds as a rise in their net wealth. Imposing rational expectations on the agents eliminates this channel, and changes in holdings of government debt have no effect on yields. The learning model also implies that as the real debt-to-GDP ratio increases, and the average maturity of debt becomes longer, the agents become less likely to learn that Ricardian equivalence hol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