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刘霞 《吉林金融研究》2016,(4):16-19,50
2013年,金融系统流动性紧张问题非常突出,6月20日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天利率上升到13%以上,7天利率上升到12%以上,Shibor一周利率创出11%以上新高,货币市场资金紧张局面愈演愈烈,出现所谓的"钱荒".但是从货币供给角度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并不缺乏流动性,中国经济出现的奇怪现象引起金融管理者、学者的高度关注和研究热情.部分学者从商业银行的盲目逐利性导致期限错配、资本的整体外流等方面解释"钱荒"的原因.基本所有研究都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飙升作为"钱荒"的代名词,而没有研究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本身的波动特点与"钱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国际银行业带来了巨大创伤,也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造成了灾难性破坏。这一教训再次显示,对商业银行而言,必须始终保持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稍有疏忽大意便可能酿成灾难,由此强化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成为国际共识。2013年6月,我国银行间市场意外爆发的"钱荒"事件,更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全面显现,如何加快对相关监管制度的完善,也成为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生存的基础.2013年6月20日银行间市场爆发的“钱荒”现象凸显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不足的问题.本文从经济结构、同业业务、地方融资平台、对外贸易入手剖析了“钱荒”发生的原因及背景,并提出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均衡经济结构,深层次解决“钱荒”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核心的风险。现代金融体系流动性环境的变化给商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2013年我国银行业爆发的两次"钱荒"事件充分暴露出银行业结构性变化所积累的流动性风险隐患。本文主要从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环境的新变化出发,探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提出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观点四则     
《金融博览》2014,(1):36-37
1安邦咨询:结构性钱荒源于银行业制度性缺陷12013年12月下旬再现"钱荒",但这显然不是缺钱造成的。安邦咨询认为,中国银行业缺钱不是总量上的,更多的是结构上的。大型商业银行,拥有最多的存款资源,总资产和总负债占比较高,其他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处于弱势地位。商业银行在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5月底开始,我国银行间市场出现阶段性流动性紧张、市场利率快速上升现象。这场持续月余的"钱荒",是中国银行业史无前例、规模空前的事件。自5月底开始,衡量银行间拆借成本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就开始出现收益曲线倒挂。5月31日隔夜利率升至4.50%,超出了SHIBOR一年期利率4.40%,银行业流动性紧张端倪初现。之后银行间流动性压力日益加大,6月7日隔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为出发点,考察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运用最新的"去一"分析法对不同类型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路径,以及不同类型银行构成的银行系统中,影响路径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证券化显著增加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且中等规模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是风险的主要来源者和传播者;此外,银行间产品互持路径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应用"去一"依次去除大规模银行以及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后,该路径显著通畅.这说明,资产证券化产品在银行间的互持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间的关联度,进而提升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市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传导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最重要的市场。但2013以来发生的债市打黑和"钱荒"、2016年的国海"萝卜章"事件和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末银行间市场率明显上行,均反映出我国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风险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间交易结算制度的分析,指出交易制度中做市商机制不健全和结算制度中CCP净额结算占比过低是产生银行间市场风险的制度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6月20日,银行间市场爆发了一次"钱荒"事件。由于市场风传某银行违约,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各家银行都牢牢捂住了自己的钱袋子,导致市场流动性衰竭,拆借利率迅速飙升。隔夜Shibor一度冲高至14.33%,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当年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认为,这次钱荒事件"与市场传闻扰动、企业税收集中清缴、端午节假期现金需求、外汇市场变化以及商业银行半年末指标考核等多种因素叠加有关"。这些因素往年也都存在,却并未引发类似的"钱荒"事件。笔者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有三:一是外围环境。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下旬,国内金融市场出现了很诡异的现象:市场短期利率瞬间飙升到30%,股市狂泻,市场纷传商业银行头寸短缺、需要中央银行紧急救助,加之其时有个别金融机构的系统升级、其ATM暂停服务,一时风声鹤唳,甚有人惊呼中国终于爆发了金融危机……中文媒体将其时其景描述为"钱荒",而同时中央银行领导在不同场合斥之为银行业的过度信贷扩张……现在,"钱荒"并未引发危机,但也似未完全消退,因为无论是银行还是普通企业,均感到资金比往年紧张。冷静思考这种现象,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们不得不承认,这种"钱荒"的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月以来,全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加剧,“钱荒”现象席卷全国.各银行间的传统业务竞争更趋激烈,揽存抢钱苗头显现.本轮“钱荒”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效力叠加的结果.钱荒折射出金融的异化.农合行要强化自身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从强化流动性风险管控、合理配比资产负债结构、强化信贷结构调整,加强票据业务自查、区别对待新进客户授信四个方面入手,做好信贷运行风险控制,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从之前的流动性过剩到2013年"钱荒"事件的爆发,充分暴露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缺失与不足。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于商业银行防范流动性风险、加强管理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冯一凡 《新理财》2013,(8):35-36
银行间市场"钱荒"已经开始波及实体经济。这对于本已受困于融资迷局的中小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钱荒影响几何?目前,6月期票据直贴利率已经从今年上半年5%左右的较低水平跳升至8%以上,并极可能进一步上升。而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即使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状况能够平复,票据利率还将连续好几个月继续处于高位。这将给非金融企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银行业取得了巨大发展,银行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然而,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整体呈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大而不强",股份制商业银行"强而不大"的发展格局,并存在着许多抑制我国银行业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银行间相互竞争日益激烈,普通的资产负债业务给银行带来的利息收入增长空间有限,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以其风险小、收益高、创新潜力大的特点逐步成为银行业竞争的新领域,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进一步拓宽商业银行盈利渠道,降低经营风险,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应引起银行业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陆续完成上市,国有商业银行变身成为国有资本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后竞争力如何,是否有明显提高,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有必要加以研究,本文正是以此为重点,将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和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间的核心竞争力作一下比较,回答了上述问题,并对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苑 《金融博览》2013,(10):54-55
今年6月,银行间同业市场出现的"钱荒"现象,进一步引发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飙涨,也使银行理财产品一时间成为最热门的投资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在这场钱荒中扮演了极其复杂的角色,而上市公司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追捧进一步放大了这个问题。上市公司投放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有两个来源:自有闲置资金和募集  相似文献   

18.
2013年6月底,银行业"钱荒"引发了全社会的"恐慌",而光大违约门这次意外事件,被市场普遍认为是引爆6月钱荒的导火索。本文主要通过黑天鹅事件来探讨资金短缺的原因,并通过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得到其本质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信贷资源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信贷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问题是各国银行的管理重点。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金融业全面开放、银行间竞争趋于激烈的背景下,各商业银行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带来严重的信贷集中趋势,导致银行业风险增大。鉴于上述情况,本文在对信贷集中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介绍了江苏地区信贷集中情况,对信贷集中形成机制及导致的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银行家》2014,(8)
正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未完成以及贷存比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一定程度上变成单纯的"拉存款"。但自201 3年6月"钱荒"以及余额宝等网络金融产品不断涌现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呈现出一些趋势性变化,应有必要加以总结思考。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特点由于我国过去一直以来依靠货币信贷拉动投资进而带动宏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