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方兴未艾,旅游开发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各地充分发掘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依托旅游开发推动城镇化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实现以旅游消费市场为辅助动力的经济现代化。对旅游发展模式的合理性论证有助于从社会、政府、个人理解旅游发展模式的可取性、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根据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产业优化战略和人口转移与再分布战略三大理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进程应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思路;坚持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突破;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公平原则的导向.制定两个对策,一是农业产业开发的对策:即创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培育新型的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运销加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二是加快欠发达地区非农产业发展的对策:即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发展现代企业;加快基础设施、城镇及工业园区建设;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术改造;产业的空间转移与区域间的产业协作.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市场化对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1.从供给上看,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欠发达地区资源的合理流动。中国国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经济发展与资源分布的空间错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技术相对发达,而自然资源贫乏,欠发达地区经济技术相对落后,而自然资源丰富,可以说,欠发达地区是中国巨大的资源后备基地,如果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适度的开发,未来经济增长会获得充分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4.
运用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在考虑市场化程度差异的情况下,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强弱会由于区域市场化程度的高低而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表现出随着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深化,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在市场化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弱;而在市场化发展较不成熟的区域,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强。因此,在区域市场化程度未达到门槛值之前,须充分发挥政府竞争的积极作用,通过改善区域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设施、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等方式促进区域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地区间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市场化程度达到门槛值之后,应适当降低政府竞争的力度,使政府更多地让位于市场,防止过度竞争导致的效率损失,加强行政制度建设,不断消除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行政性障碍,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开发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是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现实需要。欠发达地区由于其存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劣势 ,决定了其开发和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典型特征的综合分析 ,指出欠发达地区要树立可持续性开发的战略 ,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6.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溢出效应对东道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进而会影响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中,由于客观上存在着区域经济增长的较大差异,充分利用FDI,利用其在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中的溢出效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建构有效的增长路径,能否在产业结构变迁中将FDI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相结合,在结合的过程中那些应当成为政策制定关注的核心问题等,成为研究FDI对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利用陕西省2000—2009年期间外商直接投资数据,通过建立简单的数理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FDI的产业溢出效应,根据目前市场化推进中FDI在各产业行业的应用状况,试图探索FDI在经济增长路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的结论表明:目前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应该将产业结构调整和FDI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资源环境和市场机制,构建稳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对外贸易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分析表明,甘肃省1978~2005年对外贸易中进出口贸易额和GDP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本文在相关数据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如何提高甘肃省以及类似欠发达区域的对外贸易,加快促进该区域经济增长,提出了针对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的集群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欠发达地区也有产业集群。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研究表明:一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区域比较优势无关,但集群的发展态势则与区域经济状态正相关;二是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更需要实施政府引导下的集群升级;三是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为欠发达地区实施基于集群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区域不平衡经济,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空间差异、时间差异和政策差异,使得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经济总量少、缺乏产业支撑力。缩短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提高市场化程度、扩张总量、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畜牧业产业化有着特殊的含义,在保持历史畜牧业地位的同时,更应该在政府的推动下,积极探索畜牧业产业化与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畜牧业的市场化进程,以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区域经济得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1.
张越华 《特区经济》2012,(5):186-188
我国西部经济欠开发欠发达农村地区应该以安居乐业和谐发展的民生经济模式作为和谐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和谐经济是区域经济结构和区域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我国乡村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化才是真正的和谐经济。中国乡村和谐经济建设的路径选择,可以借鉴日本和韩国的和谐经济模式。在我国西部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很重要,最好是发展农村直接金融试验区,促进金融下乡,促进现代技术下乡和职业技术教育下乡。此外,中国西部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经济的发展需要配套一些优惠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优势的源泉,已成为发达国家、发达地区产业成长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它为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思路。本文认为应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政策扶植的机遇,依靠聚集的企业,利用陕西省高校众多的科研资源,推进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促进陕西经济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利益补偿与生态文明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绪清 《特区经济》2010,(1):118-120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通常是经济与生态双重贫困的典型区域。大规模矿能资源开发下,由于利益协调机制缺乏不仅致区域利益严重流失;还承载高昂的资源、环境代价。通过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对欠发达区域矿能、淡水、森林、生态等资源补偿,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构建。  相似文献   

14.
张娟  沈双生 《北方经济》2011,(18):64-65
为研究区域资本流动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文章首先对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聚类分析,将河北省划分为三大区域,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研究了河北省内三大区域的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就资本流动而言,各区域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有差异的,第一类区域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和外商直接投资,在经济欠发达的第二类、第三类地区为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机构存贷差。  相似文献   

15.
民营经济是促进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佳木斯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路是:政府要以市场经济的观念、思维、方法引导和服务于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必须走市场化道路,突出营销策略,加强区域经济联合策略;加强物流、人流、信息流建设,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斌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48-151
西部欠发达资源丰富地区围绕优势资源实施资源开发,本来是符合经济分工和市场竞争原则的理性选择。但在实践中,又往往容易形成路径依赖,即过于依赖和偏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使潜藏在资源开发中的商品贸易和经济竞争劣势逐渐显露出来。因此,西部必须开拓思路,超越优势资源的束缚,把开发的重心由自然资源转向知识资源,着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而这些正是当前西部最欠缺的也是市场机制难以发挥积极作用的领域,需要政府强力推进和实施。  相似文献   

17.
韦晓宏 《发展》2007,(7):65-65
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各国各地区都致力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纷纷探索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目前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与沿海发达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相当差距。为此,必须充分抓住国家欠发达地区大开发的良好机遇,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突破常规开发模式,突破区域界限,实现常规发展阶段与工业化进程的跨越,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才能最终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对于一个区域来说,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是政府管理作为一种组织和创造资源的资源却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因而,笔者认为政府管理革命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政府管理革命的任务,就是要从体制上释放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并且用最有效的方法组织这些力量,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建立一个善于鼓舞人心、善于整合资源培育区域优势的政府,已成为历史和现实的要求。为此,政府必须在组织结构、决策形式和管理手段上进行系统的变革。改革政府的组织设置…  相似文献   

19.
跨区域投资不仅是企业实现规模扩张的重要方式,也是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选取2009—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企业ESG表现与跨区域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会促进企业跨区域投资;机制检验发现,企业ESG表现主要通过资源获取效应和市场拓展效应促进跨区域投资,当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受到的融资约束越强、所在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越低时,ESG表现对企业跨区域投资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拓展性研究表明,在投资区位选择上,良好的ESG表现会促使企业资本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在投资模式上,相较于并购投资模式,良好的ESG表现会促使企业更倾向选择新建投资模式进行跨区域投资。研究结果对优化企业跨区域投资策略,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瑛 《开发研究》2007,(5):127-129
东部产业集群带来的后天优势,是梯度转移理论指导下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的根源所在。以西部开发为背景的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成长,始终面临着发展路径选择的问题。本文认为,在产业集群支配的经济时代,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是西部区域摆脱产业发展困境,赶超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战略工具。西部地区实施集群战略应注重培育专业化特色和产业链、以集群理念提升企业战略定位、创造有利于集群的市场条件、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