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话西部     
《中国西部》2012,(10):34
编者按: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受到八方关注,这片曾经被外界认为无比神秘的土壤,在经济之力的驱动之下将展现怎样的风采?再次成为"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面对区域整合趋势的强化,中国西部着眼大局,积极筹划,充分调动各地区的资源与要素,培养地区增长极。《中国西部》杂志特对西部相关市(县)的两会代表和企业代表进行了专访,共商西部发展大计,展望西部发展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2.
2011西部新政     
周励 《西部大开发》2011,(12):39-43
如果细算2011年西部12个省市区,及其县(市)、乡、村各层级的"新政",可以说有数千。什么样的施政理念具有实效性?哪些新政对解决和改善民生热点问题有实践意义?本报道以此原则筛选了一些地方新政,期望具有参考、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缓慢,与国有经济比重高和非国有经济发展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根据调查及统计资料分析,西部地区(包括西北、西南和内蒙古等12个省、区、市自治区,以下简称西部)与全国及东南沿海地区(包括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6省市,以下简称东南部)相比,非  相似文献   

4.
许庆明  陈婕  赵波 《浙江经济》2012,(14):46-47
科学的山区发展观就是促进山区主体功能的转变,促进山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杭州市域经济可以分为城区(包括萧山、余杭)与西部山区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西部山区包括富阳、桐庐、建德、淳安、临安等五县(市)。由于历史、区位、体制等因素,杭州西部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区经济存在着较大差距,如何看待这一差距?如何缩小区域差距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发展西部交通,加强西部与内地的政治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是历史上各个朝代强化国家统一、巩固中央集权制的有力措施。先秦时期:最初的交通形势先秦时期,有周穆王西游昆仑,与“西王母”(母系氏族部落首领)会于瑶池的传说,可表明连接西部与中原的交通道路当时是开通的。在上古时期, 还有一条早于丝绸之路的黄金之路(基斯泰商路)从内地通向中亚腹地,是民  相似文献   

6.
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西部开发的?美国著名汉学家鲍大可(A·DOAKBARNETT)先生的《中国西部四十年》给人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西部。作者与费正清、斯卡拉皮诺并称为当代美国的三大"中国通"。鲍大可1921年出生于中国杭州,在上海长大,15岁回美国读书,终身研究中国问题,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有深厚的感情。1948年,他作为芝加哥《每日新闻》驻华记者,在蒋介石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解放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对中国西部的宁夏、青海、  相似文献   

7.
莫淑坤 《北方经济》2003,(12):27-28
一、西部地区金融支持体系的困境 在入世、西部大开发双重背景下,西部地区金融业处境艰难,金融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度十分有限。 目前,西部金融支持体系自身存在诸多问题:(1)金融抑制严重,金融资产总量不足。与西部地区整体经济欠发达相伴同生的是金融深化程度不够,西部地区的金融深化(即M2与GDP之比)为108.8%,比全国金融深化水平(133.9%)低24.1%,而且西部地区的直接金融发展深度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吸引外资能力较弱。(2)缺乏  相似文献   

8.
西部与西部     
边缘不是世界结束的地方,恰恰是世界阐明自身的地方。 不是我强拉着骡子比骆驼,硬拿咱中国西部和人家美国西部攀比,何况我活了这些年也从没有机会到美国西部去考察考察。美国西部什么样儿?我没见过,只是从大量西部片上观赏过。 我对西部片有亲近感。那粗犷的山峦和暗红的荒原,那些骑着风尘仆仆的骏马的带枪的人,那些充满野性活力的小镇和酒馆,还有不断发生民族冲突的景况和面貌酷似中国人的印第安人,这些都让我产生认同感,因为这些与中国西部的生活场景相似。  相似文献   

9.
袁瑛 《特区经济》2007,(5):197-199
西部民族地区与其他民族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在发展特色经济过程中有哪些优势?同时又存在哪些障碍?怎样克服?换言之,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应该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使21世纪的西部民族地区早日摘掉“落后”这顶沉重的帽子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王建荣 《湖南经济》2000,(12):30-32
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湖南要强省,同样需要实施湖南西部大开发。一、拓展西部通道已势在必行  现代区域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靠4个“M”。即“Maket”(市场)、“Man”(人力资本)、“Money”(货币资本)、“Management”(管理)。这4个“M”中,Maket(市场)最为重要,其他的“M”都必须通过市场配置才有效率。谁占据了市场空间,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近年来,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市场的开放开发,相继从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市场体系建设等诸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开放开发湖南宏…  相似文献   

11.
<正>由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4)》(西部蓝皮书)新闻发布会暨中国西部发展论坛"上,汇聚了全国研究西部问题的专家学者,共同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讨。他们提了很多很有冲击力的观点,就如何用大国的思维来看待西部的开发,如何保持西部开发已经形成的格局,如何使西部的经济增长更具有品质、调整更有节奏等问题,提供了非常好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2012,(Z1):27-29
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此,记者对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采访。问:"十二五"时期,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是什么?答:《规划》按照中央关于到2020  相似文献   

13.
<正>1.认识西部的问题开发西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或当今,西部的人民要生存,西部的经济要发展,因此开发西部肯定是西部所面临的必然选择。我们较多地讨论了如何开发的问题,我认为,在面临如何开发的问题的时候,首先有一个如何认识西部的问题。什么是西部?西部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吗?我想,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实际上有一个西部的概念,这个西部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外在的西部,是指西部的自然、地理和资源。我国的西部地域辽阔,有雄伟的大山、奔流的大河、辽阔的草原、大片的荒漠,还有丰富的资源。但这仅仅是一个外在的西部,这样的自然景观在不少国家的西部地区都有。这个西部并不是我们心中完全的西部。我们心中还有一个内在的中国西部,它是指历史、文化和民族。哪一个国家的西部都没有中国西部这样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谁来开发西部?怎样开发西部?去年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半年多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知很多,灼见不少。但是,从总体上看,我感到谈发展的多,说改革的少;讲怎样开发的多,议谁来开发的少。我认为,谁来开发西部——即西部开发中的市场主体问题。是西部大开发中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5年4月25日.北京的天气阳光明媚.来自国家及西部各省市区有关领导、知名专家学者.西部近200位房地产精英和十余位西部主流媒体负责人汇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建设部信息中心和《陕西日报》.《新西部》杂志.《重庆商报》.《华西都市报》、《新疆日报》(《新疆都市报》)、《西部商报》(甘肃).《宁夏日报》(《现代生活报》).《贵州日报》(《贵州商报》)、《西藏日报》、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债投资成为西部开发最重要的政策工具。那么,国债投资在西部开发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呢?西部地区国债投资中还存有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一、西部经济地带的多重属性 (一)地域空间与地理位置的二重性。西部地区(笔者按:本文的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四川、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等11省区)。疆域辽阔、空间广袤,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0以上,但人口仅占全国的3/10,可谓地旷人稀。仅此而言,似乎西部的国土可为经济活动和生产力布局提供广阔的空间。但是,西部大面积的戈壁沙漠、崇山峻岭以及号称“世界屋  相似文献   

18.
(排名不分先后)《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西安晚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四川)《西藏日报》《皿庆商报》《新班日报》《新班都市报》《新扭经济报》《都市消费晨报》(新班)《宁夏日报》《现代生活报》(宁夏)《广西民族报》《贵州商报》《广西日报》《北方新报》(内象古)《西部商报》(甘肃)《西海商报》(*海)《都市时报》(云南)新西部西部互动媒体~~  相似文献   

19.
一、西部保险市场的特点 (一)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市场规模小。我国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近20年的改革开放,生产力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然而,地区间生产力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呈现出东强西弱、东高西低的生产力结构和经济发展结构。“二元经济”现状导致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居  相似文献   

20.
浅谈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浓厚的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西部文化的显著特征,但在西部大开发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其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何才能保持西部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我们在开发西部的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