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重组与国有资产流失的财务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经济安全从战略上、根本上决定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态势。国有经济安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资产安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扩张能力是国有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能否预防和抑制国有资产的直接流失及其收益流失,是国有经济安全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近年来,国有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对国有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从微观财务角度对资产重组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作初步探讨。一、资产重组与国有资产流失企业资产重组是指在社会范围内或企业范围内对企业的资产进行重新配置,以完成企业资产结构上的战略调整,使企业…  相似文献   

2.
国有经济安全从战略上、根本上决定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态势。国有经济安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资产安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扩张能力是国有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能否预防和抑制国有资产的直接流失及其收益流失,是国有经济安全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近年来,国有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对国有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从微观财务角度对资产重组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管士广 《山东审计》2003,(10):39-39
一、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后果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会计监督职能弱化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一)国有资产流失。传统体制遗留的国有资产多头管理,无人负责,存量闲置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由此造成了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国有资产主要通过以下形式和渠道流失: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潜亏;中外合资、企业兼并、企业产权改革、产权分配、股份制改革中资产评估过低或资产转移而造成的损失;国有自然资源及土地资源收益的流失;少数政府官员、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利用手中的职权,或者钱权交易,或者大量转移,鲸吞国有资产而造成的流失…  相似文献   

4.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主要表现形式1.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1)国有资产产权不清晰。目前我国国有资产采取的是条块并行,分级管理的模式。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处置权脱节,造成产权虚置、管理缺位,非经营性资产转作  相似文献   

5.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剖析□陈磊沈新民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一是实物管理不善;二是会计反映不实;三是闲置浪费严重;四是资产收益存在流失;五是产权界定不清等。为了改进和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从以下几...  相似文献   

6.
去年我们在对某企业审计时发现.谈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主业与多经企业之间存在着资产、人员、个人所得分配关系不清,造成主业收益流失、国有资产悄然私有化。其表现形式有:  相似文献   

7.
论改制过程中后期国有资产流失的财务监管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等形式导致的流失。本文主要从企业改制过程中和改制后两个阶段来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 国有资产流失,是任何国有资产的占用单位违反国有资产管理及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造成国有资产或其应得收益的损失。据估计,我国国有资产以每年数百亿元的速度大量流失。资料表明:从1982年到1992年,国有资产流失高达5000亿元,平均每天流失1.3亿元,近年来国有资产的流失速度更是触目惊心。国有企业目前存在对经营者的管理失控问题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过分的在职消费;2.信息披露不规范;3.短期行为;4.过度投资和耗用资产,国有资产低效使用;5.侵占国有资产;6.国家股不分红或少分红。上述种种说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代理成本过大,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降低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代理成本,实际上就是遏制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只有建立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新旧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本文利用博弈论的“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在国有资产博弈中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国有资产经营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从而得出结论 :我国目前在资产权益和收益方面的博弈总体上处于国家所有者的低级有规则合作与企业经营者的低级无规则合作博弈 ,向前者的中级有规则合作与后者的低级有规则合作博弈转轨时期。在这种博弈格局中存在不对称博弈规则 ;这种不对称的博弈格局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一是实物管理不善;二是会计反映不实;三是闲置浪费严重;四是资产收益存在流失;五是产权界定不清等。为了改进和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1.
国有资产流失的经济学分析郭华伟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总量为35510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总量26742亿元。粗略估计,每年国有资产流失为百亿元以上。因此,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现有文献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多是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无形资产是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的一种长期资产,是企业的一种权利。近几年来,无形资产的流失已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渠道,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根据审计机关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有关资料分析,拟就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以求...  相似文献   

13.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资产流失,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华阴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一核心任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制度,强化监管责任,严格处置行为、规范收益管理、提升信息化水平,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4.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在诸多的国有资产流失渠道中,高等院校中非经营性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以下简称“非转经”资产)时,管理方面的漏洞是重要流失渠道之一。因此,如何防止这部分资产流失,保障其安全完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一般是指行政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资产管理安楠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资产,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等形成的资产。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流失情况也相当严重。下面就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成因及应采取的...  相似文献   

16.
王秀芝 《活力》2008,(5):32-32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 所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流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日益严重。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失的审计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国有资产流失方式的审计: 1.股份制企业的国有资产流失。其主要方式为:一是低价折股,而股票又不溢价发行或低溢价发行。 2.中外合资经营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其主要表现为:对中方资严少估、低估或不估,而对外方资产多估、高估。 3.承包经营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由于承包者的  相似文献   

18.
以资产重组为目的的企业改制,是企业改革的出发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国有资产不同程度的流失,如:侵吞、转移国有资产,逃避金融债务,对一些剥离资产处理不当等现象,降低了国有资产的绝对数量及其控制力。本文仅就国企改组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有关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提出对策,以期有助于国企改制的顺利进行。 一、国有资产在企业改组中流失的成因分析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由于传统制度下,形成了各地区“大而全、小而全”的重复建设以及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产流失是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有收益转化为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其不仅存在于国企改制、重组过程中,而且在一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经济效益较好具有一定收入来源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同样存在。国有资产的流失目前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改革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已是当今经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含义 所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