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连、杭州、成都作为中国首批"最佳旅游城市"试点城市,其区位差异、旅游资源禀赋差异等决定城市旅游发展战略不同选择路径。文章以2001-2007年为时间序列,选取旅游企业业绩、旅游支撑系统、旅游业未来发展潜力3个一级指标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等25个二级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历年3个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作对比研究。根据不同城市旅游发展情况提出旅游发展战略:旅游资源相对稀缺但旅游支撑系统完善的大连应该选择将旅游产品开发重点落在大型节庆活动、商务会议及会展方面的比较优势战略;旅游企业业绩突出的杭州应该选择强化合作机制,优化旅游服务质量的市场化战略;旅游资源导向型的成都应选择加强城市旅游支撑系统投资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政府主导战略。  相似文献   

2.
区域旅游合作背景下吉林省旅游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东北区域旅游合作中三省旅游区位关系的判断,在分析影响吉林省旅游空间组织的旅游资源、旅游载体和旅游通道等重要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全省旅游空间组织由点状、离散型向区域相对分散、点-轴-区结合格局的演变过程。随着东北区域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通道变化的驱动影响,吉林省将在培育重要旅游节点、优化旅游载体与通道的前提下,对旅游空间进行整合,形成适应旅游协作态势的"核心四边形"与"外围四边形"相结合,中、东、西三线贯通的空间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结合厦门会展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厦门发展会展旅游的比较优势,并提出了厦门会展旅游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位于中国西南的遵义市是贵州省第二大城市,发展旅游产业是政府的重要决策.在分析遵义市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及资源禀赋的基础上,描述遵义市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总结遵义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探究遵义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出发展遵义市旅游产业的战略选择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整合旅游产业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整合区内旅游产业,培育旅游共同市场,进而实现旅游经济一体化,是江浙沪三地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情和新时期旅游发展需要有一套指导区域旅游发展的操作系统理论和工作方法。提出"旅游线路统筹"基本理论体系:以某个主题的旅游线路或旅游目的地为核心;政府、企业和居民构成区域旅游发展3个主体;旅游景区、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构成区域旅游发展3个板块;旅游形象、旅游功能和旅游机制构成区域旅游发展3个层面,最终实现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旅游线路统筹发挥作用需由跨行政区域的上级政府推动、相关部门合作、制定政府层面的战略规划、出台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等方面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7.
旅游合作是旅游业保持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旅游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区域内的旅游合作不但可以使目的地旅游资源得到良好开发,旅游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能提升区域旅游的竞争优势。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从旅游业内部的要求及旅游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探讨了区域内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并从旅游企业、旅游产业及政府层面提出了区域内旅游合作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发展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教育是新世纪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的新制高点。旅游教育是桂林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桂林具备旅游教育产业集群的条件。把桂林办成全国一流的旅游教育基地,是创新广西旅游教育、加快广西旅游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桂林实现教育发展新跨越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旅游交通与旅游资源相匹配是旅游目的地空间模式开发的重要基础。以旅游中心地理论和旅游点—轴空间结构理论为基础,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法和交通通达指数法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的旅游资源分布及旅游景区通达性进行测算,认为旅游资源分布趋于聚集性状态,旅游交通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格局,旅游外部交通较为发达,区域交通发展滞后,旅游景区通达性较差。提出环京津地区旅游目的地空间模式开发四种类型:太行山区旅游链模式;张家口-承德基地型旅游模式;承德—秦皇岛—唐山区域游览型旅游模式;白洋淀、衡水湖和吴桥杂技大世界单一目的地旅游模式。建设环京津旅游交通大环线和三级旅游中心地,为旅游目的地空间模式开发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桂林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传统旅游目的地,桂林旅游圈区域旅游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基础。要构建有竞争实力的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系统,必须不断优化内部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集群内旅游企业的良性竞争与合作,构建区域合作的信息和交通通道与平台,不断培育这种集群机制氛围和集群文化,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建设等,提高整个旅游区域的效率,促使区域旅游集群在合作中构筑产业集群系统。  相似文献   

11.
旅游竞争优势战略:旅游业发展的新战略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追切需要从资源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应用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分析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旅游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战略及其对于区域旅游开发和旅游市场营销的具体指导要义。  相似文献   

12.
旅游形象在地方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区域旅游形象的贡献并不仅限于区域旅游业,而是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和引导作用。简述区域发展的旅游形象驱动战略,解析江苏“吴韵汉风”旅游形象定位是优秀的文化定位,但尚存一定缺憾,尤其是与江苏区域发展衔接不够;认为江苏旅游及区域发展的共同趋势是走向海洋;提出“吴韵汉风,水乡海国”的形象定位,并从旅游发展和区域发展两个角度分析了这一定位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文化逐渐成为旅游的核心。旅游具有文化属性,也具有经济属性。旅游经济是区域经济,区域文化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但文化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而区域文化对区域旅游经济的作用要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14.
旅游形象在地方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区域旅游形象的贡献并不仅限于区域旅游业,而是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和引导作用.简述区域发展的旅游形象驱动战略,解析江苏"吴韵汉风"旅游形象定位是优秀的文化定位,但尚存一定缺憾,尤其是与江苏区域发展衔接不够;认为江苏旅游及区域发展的共同趋势是走向海洋;提出"吴韵汉风,水乡海国"的形象定位,并从旅游发展和区域发展两个角度分析了这一定位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全域旅游是支撑县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文章通过系统梳理新郑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旅游产业化开发力度较弱和旅游从业者质量等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展开系统分析。基于全域旅游的视角,提出了"一体、两翼、三链条"的新郑市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并就该路径的实现提出若干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根基,吸收和辐射周边旅游重点区域,特别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形成"长江中游旅游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竞合应注重区域一体化规划建设、产品整合型品牌打造、与区域战略发展的耦合性制度衔接,这种耦合机制表现为与区域发展整合化耦合、文化创意化耦合、游憩与旅游一体化耦合等。  相似文献   

17.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样。以此为例,探讨了旅游城市化背景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城市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及区域内中心城市旅游互动发展的趋势,认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多中心+网络化。从树立利益分配的旅游发展理念、建立协调机构的旅游体制、进行统一规划的营销模式和区域旅游线路整合与创新等方面,提出本区城市旅游区域一体化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8.
旅游集散地形成与演化的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集散地和交通线路、景区共同构成了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地是对旅游者起中转集散作用的城镇,它对旅游景区的辐射作用能够极大地带动整个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旅游者往往偏向于将具有一定游览功能的区域作为其整个旅游行程的集散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旅游集散地的系统性和形成与演化过程,探讨了旅游集散地在旅游系统中的关系模型,以期对旅游集散地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在景区泛化等新型时代背景下,全域旅游战略为长江三峡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本文阐述了全域旅游的内涵,指出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在功能提升、要素整合、产业融合、时空拓展、区域联动等方面提出长江三峡旅游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闽台旅游合作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趋势出发,立足闽台旅游合作的基础和合作条件,通过围绕海峡旅游区的构建,积极把握闽台旅游合作的战略取向,重点从实现闽台旅游合作战略构想的角度,构建了内涵丰富的战略体系,开发了系统多元的战略模式,建立了协调有序的战略机制,制订了目标清晰的战略思路,从而实现闽台旅游产业深度对接,以期促进海西加快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