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旅游学刊》2008,23(7)
自1995年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以来,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推出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而从事旅游规划的人也来自各行各业,带着不同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背景。他们各执己见,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也无法构建一致的话语平台。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旅游规划各具特色。尽管出现不少规划案例,但是,在中国旅游规划发展的,30年中,  相似文献   

2.
规划是旅游产业有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加强旅游规划工作是旅游产业有序发展的客观需求。旅游规划工作是适应旅游发展自身内在要求和市场发展需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总谱。是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措施和各方面工作的总称。是旅游业发展基本格局与产品结构的系统表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本文回顾了二十余年来我国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将中国旅游发展规划分成事业型、事业向产业过渡型、产业型三个阶段,以及创汇导向型、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产品导向型规划四个类型,分析了影响区域与景区旅游规划发展的几个方面,文中阐述了中国旅游规划研究的三个阶段和主要成果;总结了中国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和阶段特征,归纳了中国旅游规划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思想方法,并指出中国未来旅游规划将朝着市场化、小区化、专题化、精致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旅游规划几乎与中国旅游地理学同时起步,早期的旅游地理学就是在"任务带学科"的背景下,以完成政府和企业委托的大量区域旅游开发和规划任务为主线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旅游规划需要新理念--旅游规划三议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刘德谦 《旅游学刊》2003,18(5):41-46
为了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我国旅游规划工作能够沿着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前进,旅游规划的编制迫切需要理念的创新。本文从“新理念是发展的需要”、“进步带来的挑战”、“旅游概念是旅游规划的核心”三个层面,以层层推进的方式,着重阐述了应对挑战寻求突破的学术基础,并进而阐释了作者本人有关“概念性旅游规划”的创新性理论。  相似文献   

6.
旅游规划整合--对"大旅游"内涵的再认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发展,旅游规划实践在我国各地蓬勃兴起,旅游规划的思想、内容与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旅游规划的发展,并对系统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思想等对旅游规划的影响进行了评析,认为在我国很多地区都亟待发展的情况下,旅游规划必须重视旅游地的社会经济要素.让旅游规划可以在当地发挥实际作用,通过“大旅游”开发切实增强旅游开发地的自我发展能力。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旅游”的内涵进行了更为明确的阐述,将其概括为大资源、大产业带、大产业链、大市场、大系统等几个方面,并就其中的产业整合和空间整合进行了重点阐述,分析了深入研究与发展“大旅游”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旅游规划的市场研究历程(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春晓 《旅游学刊》2003,18(4):52-57
文章回顾了中国旅游规划工作中的市场研究的发展历程。划分出了中国旅游规划工作的起步与旅游市场的简单研究阶段(1980~1991年)、中国旅游规划工作的发展与旅游市场的探索研究阶段(1992~2000年)、中国旅游规划工作的成熟与旅游市场的系统研究阶段(2001年以后)三个基本阶段,以旅游规划研究国际先进水平为参照,评述了各阶段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由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全国兴起了一股旅游规划热,我省各市(地)、县和许多较大的旅游区也纷纷制定旅游规划,期望旅游业对当地或景区自身经济的发展和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旅游资源和景区研究的十个前沿问题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有关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已成为研究重点,但总体上看,旅游景区研究还严重滞后于景区开发建设的实际需求。本文提出了我国旅游资源和景区发展中10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程冰  汤姿 《西部旅游》2023,(6):39-41
<正>文章运用SWOT理论对黑龙江哈尔滨低碳旅游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识别当前哈尔滨发展低碳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发现整体而言优势明显大于劣势。对此,文章提出可以从游客低碳践行、旅游企业低碳运营、政府低碳规划、旅游目的地之间合作运营等方面出发有效促进哈尔滨低碳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军事上一句俗语,旅游开发,规划先行,目前我国的旅游开发就像流行性感冒一样流行,因此旅游规划热也就随之而起,之所以热:一是旅游大发展的形势,使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和对旅游规划的需求超越了任何一个时期,也就是旅游大发展产生了推进旅游规划的作用;二是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从省一直到市县都面临着作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任务,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对旅游规划的旺盛需求。在近年来的旅游规划实践中,发现我国旅游规划的一些怪现象,给我国旅游资源开发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旅游规划界急需要对旅游规划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探讨,尽快完善旅游规划的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2.
旅游规划深刻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发展进程和产品质量提升,从转型升级的阶段特征上看,提升旅游规划地位对我国旅游产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3.
试析旅游规划中的客源市场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林璧属 《旅游学刊》2001,16(6):54-56
客源市场分析应当成为旅游规划的首要因素.现有旅游规划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客源市场分析不深入、旅游消费行为研究欠深化、市场预测与客源目标市场定位不准确.只有强化旅游规划中的客源市场分析,加强旅游规划人才的培养与培育才是制作高质量旅游规划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山西旅游》2006,(1):16-17
2006年是旅游业快速发展,实现“十一五”目标的启动之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们要坚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与大力开展市场营销相结合,合理规划,突出特色,以市场为导向,改变旅游产业投资结构,推进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专家策划、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壮大产业主体,提升产业水平,做足“阳泉山水化游”的章。首先满足本地人民的旅游需求,在充分挖潜和营销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外地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规划的市场研究历程(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回顾了中国旅游规划工作中的市场研究的发展历程,划分出了中国旅游规划工作的起步与旅游市场的简单研究阶段(1980-1991年)、中国旅游规划工作的发展与旅游市场的探索研究阶段(1992-2000年)、中国旅游规划工作的成熟与旅游市场的系统研究阶段(2001年以后)三个基本阶段,以旅游规划研究国际先进水平为参照,评述了各阶段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最近乡村旅游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理论界出现了一系列研究乡村旅游的论文;旅游实践界出台了不少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及产品的规划方案和广告型介绍材料。我国在乡村旅游方面能形成这种快速发展的火热局面,其原因主要是与国家的提倡、旅行社的推广、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以及各开发商的积极响应分不开的。刘德谦教授2006年1月20日在《中国旅游报》发表的《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乡旅游地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兴柱  王群 《旅游学刊》2006,21(4):32-37
综合国内外居民参与研究的成就,本文提出了传统型、行政主导型、居民政府共同参与型和居民全过程主导参与型等4种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发展模式.并从城市和乡村旅游地角度,比较了中山市和四项山旅游地的居民基本特征和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发展的差异.根据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发展差异,四顶山旅游地采用行政主导推动型模式,中山市旅游地采取居民政府共同参与型模式.在此基础上,从政府、规划师、居民教育及信息交流4个方面提出了居民参与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8.
旅游解说系统规划初探--以浏阳道吾山引路松景区为例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唐伽拉 《旅游学刊》2003,18(3):14-17
本文以浏阳道吾山引路松景区旅游解说系统规划为例,介绍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概念与分类,阐述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重要意义,明确其在旅游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基本思路、规划方式和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50  
刘滨谊  刘琴 《旅游学刊》2004,19(6):77-81
本文提出影视旅游的概念和特征,以国内外影视旅游发展兴衰为依据,总结概括出影视旅游的发展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指出中国影视旅游的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的时期,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分析了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设对策。最后对中国影视旅游的发展趋势加以预测,指出影视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向着旅游客体多元化、旅游主体个性化、旅游内容更新化和规划建设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旅游业的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构建四川省21个市2010—202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四川省旅游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可以在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同时缩小城乡差距,同时旅游产业发展对于城乡收入的影响是多期的叠加结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此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政府财政支出的扩大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对此,文章在最后提出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在发展旅游产业中的地位、加强政府旅游规划指导、推进文旅融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