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面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上市企业过度融资的窘境,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本文基于该现状,探讨了IPO超募资金对上市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地,将超募问题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分析了是否越大的企业规模管理制度越完善,从而对上述关系(超募-非效率投资)产生了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超募资金越多的企业,过度投资的程度越重;同样,超募资金越多的企业,投资不足的程度也越厉害;越大的企业规模越能缓解由超募资金引起的过度投资;但企业规模不能调节由超募资金所引起的投资不足。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2006~2010年深市A股市场上市公司IPO超募资金使用情况刻画的基础上,探讨公司内部治理与IPO超额募集资金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使用IPO超募资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过度投资行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能够有效地缓解IPO超募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代理问题:其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高管的货币薪酬较高,会引发IPO超募资金的过度投资,而公司股权制衡度的提高则有利于减少IPO超募资金使用中的过度投资行为。此外,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IPO超募资金的过度投资问题比国有控股公司严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证券监管部门确保上市公司合理有效地使用超募资金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9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IPO融资超募现象引起了学者和社会公众的诸多质疑,也引起了监管当局的关注。本文选取1998-2009年上市公司数据初步研究了IPO融资超募与随后资金滥用的关系。研究发现,IPO融资超募的确容易导致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和高管薪酬的过度发放。这表明融资超募现象的确损害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4.
新三板市场在2015年上半年俨然成为了资本市场的明星,IPO量级企业频繁挂牌新三板市场,大量资金汹涌入市。高成长价值、高溢价、暴富等名词成为了新三板市场的标签。投资于新三板市场的基金不断"超募"、"任性超募"、"破亿元"。中小投资者对新三板市场早已跃跃欲试。然而,在高收益下蕴藏着的却是高风险。新三板市场的投资环境及风险与我国主板市场投资环境及风险大有不同,盲目入市新三板将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唐雪  帅鹏  田敏 《时代金融》2013,(18):269
创业板自2009年10月成立以来,其巨额超募资金现象一直停留在媒体的聚光灯下。由于市场投资热情高涨,而发行、定价等制度不够完善,以至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现象愈演愈烈。本文从不同视角,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逐步呈现超募资金对企业本身、市场、社会造成的影响,挖掘形成超募资金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以及相关制度因素等,提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究IPO超募与投资不足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超募程度与投资不足行为正相关,IPO超募比例越高,公司的投资不足现象也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潜力股前瞻     
《证券导刊》2011,(2):46-47
近日公司公告部分超募资金使用计划:拟使用超募资金5194.33万元收购集团公司持有的翔达化工100%的股权;11310.38万元收购集团公司下属齐翔惠达化工锅炉及罐区部分资产;3220万元收购天津有山化工70%股权,使用不超过5120万元向天津有山化工增加投资建设碳四综合利用工程改扩建项目;14280万元(占51%)与...  相似文献   

8.
自我国证券市场2009年6月IPO重启以来,上市公司股权资金超募(即发行股票实际募集的资金超过计划募集资金)现象就一直伴随着新股发行,特别是创业板市场开启后所出现的"三高"现象(即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额超募资金)引起了学者和社会公众的诸多质疑.本文就2009年—2012年创业板和中小板市场超募融资及其超募资金使用情况就金额、行业分别进行多角度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中小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巨额超募资金,且中小板公司和创业板公司的超募资金使用率都较高,并未出现大量资金闲置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创业板355家上市公司的超募数据及其他重要经营数据为基础,根据不同行业、年度及地区全面地分析了自创业板运行以来上市公司的资金超募现状;并从上市公司内部因素、发行制度动因以及投资者利益追逐角度实证分析了其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超募的影响程度;最后从完善发行定价机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加大投资者教育指导和控制公司募集资金总额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创业板资金超募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路  罗婷  岳衡 《金融研究》2015,425(11):142-158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探讨首次公开发行超募资金的不同投向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随着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增加而提高,超募资金为现金股利的发放提供了“资金源”。而且,在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中,超募资金补充流动性的程度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之间的正向关系更显著,说明大股东攫取上市公司、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更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程度和现金股利的市场反应负相关,而且在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公司中市场反应比大股东持股比例低的公司更为消极。作为少有的研究中国资本市场超募资金投向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影响的文章,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方面的文献,其研究结果对于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首次公开发行超募资金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当超募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程度增加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降低,薪酬粘性显著提高。表明超募资金补充公司流动性的行为增加了公司代理成本,降低了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弱化了高管激励。进一步研究显示,超募资金补充流动性对薪酬契约的不利影响在低竞争行业的公司中表现的更为显著;大股东两权分离会加剧超募资金补充流动性对高管薪酬契约的负面影响。募集资金的有效使用依赖于相关治理机制的建设。文章的结论丰富了IPO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方面的文献,对于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制度性漏洞下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IPO获得了巨额超募资金.基于趋利理性和寻租合谋的对价支付.创业板上市公司在运用超募资金上却严重背离了创业板市场创设的法治宗旨,产生了较多的负面效应.深入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运用的规制现状和监管缺漏,从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强制约束、多元监管及可诉性的法律责任追究等多重视角强化对超募...  相似文献   

13.
自09年新股发行改革以来,IPO三高现象一直是证券市场监管的难题,据Wind数据库统计,09年6月至2010年9月,我国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IPO发行均价、发行市盈率及超额募集资金整体上呈现"阶梯式"上升趋势.创业板128家公司IPO平均发行市盈率达66倍,超募资金573.98亿元,超募幅度达210%;中小板211家公司IPO平均发行市盈率51倍,超募资金1020.12亿元,超募幅度达140%.  相似文献   

14.
钟国斌 《深交所》2007,(7):42-42
深交所围绕“炒股博客”、委托私募基金炒股、私自直接买卖港股、非法投资咨询机构诈骗等话题。目前提醒投资者注意防范上述四类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朱静 《财务与金融》2011,(2):20-24,37
私募股权投资不仅是企业筹集股权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还能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经理人实施激励约束作用,进而增加企业价值,改善企业经营绩效.本文选取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的233户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公司规模和财务杠杆度后,私募股权投资与公司价值和公司经营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R&D投资主要来源于公司的内部资金,由于资本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而内外部资本市场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外部融资的成本明显高于内部融资,公司更加倾向于使用内部融资的资金,面对有限的内部资源,大股东使用内部资金的能力对R&D投资的强度便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以2010年深交所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与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数量之和的比例较大时,则大股东越会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与发展的投资,减少对经理人短期盈利施加的压力,从而促进上市公司R&D投资的增长,使公司出现较好的发展势头。文章从样本公司财务背景角度系统的分析了股权结构对于上市公司R&D投资强度的影响,并以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投资快讯     
《证券导刊》2010,(49):11-14
一周投资信息股权转让三维工程(002469):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超募资金中的1010万元用于收购北京康克工业炉有限公司80%的股权。精工钢构(600496):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购买关联公司佳宝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佳宝控股")持有的以浙江精工重钢结构有限公司(下称"精工重钢")现有股权资产及土地使用权增资后形成的股权资产为标的的100%股权。  相似文献   

18.
李江 《证券导刊》2009,(27):56-57
近日,深圳金融办透露,其牵头制定的关于深港资本市场突破性合作的一揽子计划,包括深交所与港交所实行连线交易、深交所B股和港交所H股相互挂牌交易,以及深交所成为红筹公司发行A股试点等。该消息犹如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兴奋剂,资金闻风而动流入深圳B股、H股及红筹股,使得相关指数及个股一扫近日疲态,连续两日大幅反弹。深圳B股继14日  相似文献   

19.
创业板超募现象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业板超募现象普遍从我国创业板开板以来的数据表现来看,出现了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比例的三高症,尤其是创业板市场资金超募比率远远高于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给创业板市场带来了高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资本市场IPO大规模超募频现,促使交易所加大了对上市公司募资的监管力度。一般来说,募集资金从初始投入到产生经济效益需要1~2年时间。本文从超募规模较大的创业板入手,选取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作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分析,并提出强化募资管理和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