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简述了在粮堆高7m的平房仓进行储存优质籼稻试验,通过应用现有较成熟的机械通风、空调控温、环流均温等储粮技术,探索东南地区超高粮堆延缓优质籼稻品质变化的技术应用,确保优质籼稻储藏过程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2.
与普通籼稻相比,优质籼稻更易受不利储藏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稻谷品质劣变,通过常规储藏方法无法保持其优良品质,而采用空调控温能保证优质稻安全度夏和安全储藏。通过使用粮仓专用空调进行不间断控温,能够有效控制粮堆上层粮温,进而控制全仓粮温,实现准低温储粮和延缓品质劣变的效果。同时,稻壳压盖可以延缓粮温的上升,也能够抑制部分储粮害虫、微生物的生长发育,避免储藏期间使用化学药剂熏蒸,真正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3.
华南高温高湿地区小麦储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南高温高湿地区,综合运用环流熏蒸、机械通风、隔热保冷、夏季控温等储藏技术,基本能将小麦的全仓平均粮温控制在25℃以下,延缓小麦品质劣变,确保小麦储存安全、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冬季自然低温机械通风降温降水平衡粮堆温湿度、春季隔热密闭、夏季空调制冷控制仓房空间温度的技术措施保管优质晚籼稻,能确保储粮安全,品质良好,不用化学药剂熏蒸控制仓虫活动,达到保鲜绿色储藏目的。该技术用于储藏优质晚籼稻,具有效果好、成本低、收益高、操作简便的特点,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代高大平房粮库储藏后期度夏会产生局部高温,研究不同控温工艺对品质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现代粮仓储藏后期开展内环流均温、风管机空调降温等多项低温储藏技术,并比较分析上述储粮控温技术与传统控温技术的效果对粳稻的敏感指标水分、脂肪酸、脂肪、糊化特性等指标的影响,以获得最佳储粮控温工艺。结果表明:华东地区37号试验仓通过粮面压盖、PEF保温材料、夏季风管机空调结合内环流均温达到准低温储藏效果和保水保质效果,水分含量、脂肪酸值的变化速率均为最低(0.16%、6.4%),进而控制食用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6.
南方沿海高温高湿地区高大平房仓常规储存旱籼稻,表层粮温过高,加剧粮食品质劣变速度。采用综合控温手段。夏季利用空调控温,通过控制仓温来控制粮堆温度,特别是表层粮温,从而改善粮食储存品质,控制害虫的发生危害,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和对储粮的污染,对保障粮食的质量与数量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南方高温高湿地区高大平房仓进口大豆的安全储藏,根据中央储备粮福州直属库有限公司多年进口大豆保管经验,详细分析了进口大豆的储藏特性和不同产区进口大豆的质量情况、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口大豆储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相应的储藏管理对策和措施,包括入仓管理、粮情检查、粮面覆膜内环流技术、异常粮情处理等。  相似文献   

8.
高大平房仓优质籼稻控温保鲜储藏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籼稻与常规籼稻的储藏特性相比,优质籼稻存在易生虫、不耐储、米质易泛黄等弱点。中储粮萍乡直属库于2005年10月-2007年11月,利用高大平房仓储藏散装优质籼稻进行控温保鲜技术课题试验。  相似文献   

9.
高大平房仓稻谷储存减损降耗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广东省高温高湿的自然储粮生态环境,通过对高大平房仓进行了综合控温、机械通风等基础设施技术改造,分析稻谷的品质变化,结合储粮生态实际,积极探索和应用低功率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强化仓储管理,有效降低储粮损耗,提高仓储效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粮食是维持人们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储粮安全和粮食品质的要求同步提升,绿色环保是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的进阶要求。控温储粮是粮食储后数量与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因其绿色、高效、安全的特点,在储粮减损保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仓房保温隔热、机械通风降温、内环流控温储粮、机械控温以及空调制冷等常用控温储粮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技术特点,并对粮食控温储藏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高水分晚籼稻谷降水控温过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收获的晚籼稻谷水分较高,采取包打围方式临时储存,并利用通风网络(三机三凤道)先行降水后,再转仓到高大平房仓进行第二次通风降水,夏季采取仓内空调制冷、仓外谷物冷却机补充冷源的方式,使晚籼稻谷由原始平均水分16.5%降至14.5%,且安全过夏。与烘干或整硒费用相比,能增收节支,实现了高水分稻谷控温储藏,提高了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东北粳稻谷冷通风的储粮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南方高温高湿天气下,采用谷冷准低温储粮,可消除常规储藏粮堆的发热隐患,避免储粮的晾晒及熏蒸,有利于稻谷品质保鲜,与常规储藏相比,谷冷通风储粮的吨粮成本可降低约12.67元,粮库粳稻储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空调控温技术在稻谷储藏中的应用效果,笔者选择两座装入安全水分稻谷的高大平房仓做稻谷储藏控温试验,其中一座采用空调控温技术控制仓温和仓上层粮温,试验过程中对外温、粮温及稻谷品质变化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空调控温技术可保障稻谷安全储藏,能够减少稻谷的水分损失,保留了粮食食用品质,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内环流控温技术能够对三北地区储藏的粮食起到良好的控温、控湿、减少能耗作用。本文选取中央储备粮南京直属库(38仓和40仓)进行内环流技术应用研究,通过探究环流期间粮情变化、稻谷品质变化和水分迁移情况,探讨内环流控温技术在长江以南地区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在南京库的应用,体现出较好的粮层均温效果,有利于降低表层粮食温度,控制粮食高温季节劣变程度,具有较好的保水作用,粮堆内部水分迁移有利于提升稻谷抗逆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库根据鲁西南的气候条件和库存粮食的储存变化规律确立了春季低温密闭,夏季控温防虫,秋季防霉结露,冬季降温通风的管理模式。尤其充分利用冬季气温低的有利条件,实施机械通风储粮技术,降低粮食温度,并在大气温度回升前进行塑料薄膜压盖储藏,使粮堆温度尽可能地长时间保持低温水平,从而有效地降低粮食由于呼吸作用及其他生命活动所引起的损失和品质变化,保持了粮食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一套以薄膜密闭、稻壳压盖和泡沫隔热等保温隔热技术以及机械制冷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准低温储粮技术集成,应用于高大平房仓中晚籼稻谷的储藏。试验结果表明,准低温储粮技术集成,能有延缓粮食品质劣变,保质保鲜,大幅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且具有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因地取材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中央储备粮宁乡直属库6年来的储藏探索表明,晚籼优质稻在湖南的自然条件下,通过控制入库质量、结合入库期间和入库结束后的机械通风、度夏期间除湿机控湿、谷物冷却机控温等措施,可以确保平均水分在15.5%以内的晚籼优质稻安全度夏,一年内保持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冬季自然冷源机械通风降温、降水,以平衡粮堆温、湿度,春季密闭隔热;梅雨季节用除湿机控制仓房空间湿度及粮堆表、上层水分的方法,对储存水分偏高的优质晚籼稻,能确保储藏安全。  相似文献   

19.
将不同含水量的优质籼稻黄华粘置于5个温度(15℃、20℃、25℃、30℃、35℃)条件下模拟储藏540d。每隔60d测定其发芽率、脂肪酸值和降落数值等品质指标,研究不同储藏温度对优质籼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藏540d后黄华粘品质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陈化,温度越高,其品质陈化越严重,储藏温度对优质籼稻品质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归纳玉米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储藏容易出现的问题,对玉米保管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玉米保管过程中的几个重点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