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芳 《北方经贸》2008,(4):30-32
近几年,随着黑龙江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成为全省农村中十分普遍的现象。但是,由于黑龙江省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一些不合理的制约及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等因素使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尽人意,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特别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扩大乡镇企业经济规模。实现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平稳、有序、科学、健康地转移。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林 《商业研究》2006,(24):130-132
传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对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重视不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已严重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体制因素是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各级政府要承担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优先保证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高,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系统因素,基于江苏省徐州市相关数据,对未来徐州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进行预测,并得出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5.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促进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过程,它是一个劳动力由乡村流向城市,由低劳动生产力部门流向高劳动生产力部门的过程,剩余劳动力的这种转移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研究了最近几年,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现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以及农村剩余余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效用。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培  申茜 《商业时代》2007,(23):7-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该如何转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国外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分析,简要论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探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应在国家出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和方案下,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的基础上,深化以户籍和土地为主的制度改革,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加速城市化进程以及大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劳动力素质现状影响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规模、层次.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变观念,提高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保金 《商业研究》2006,(16):105-108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借鉴英国、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农业内部转移为基础,积极引导农业“兼业”;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来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劳动力素质现状影响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规模、层次。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变观念,提高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我国九年的农村劳动力的情况,构造出GM(1,1)模型,并得出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呈现递减的趋势。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12.
魏新强 《商场现代化》2007,(15):384-385
本文在分析我国人力资源概况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取消劳动力就业的户口限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虽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但是大量事实却表明,不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会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影响农村、农民、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处理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才能促进河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二元经济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重要经济环境。目前情况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发挥农业的劳动力蓄水池作用;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终途径;不断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及其现状展开研究,提出了一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及其现状展开研究,提出了一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文章结合思施州实际情况和数据资料,分析了恩施州人口与劳动力现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  相似文献   

18.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影响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雄华  冯飞 《商业研究》2007,(10):163-165
从劳动力市场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劳动力市场服务滞后;政府市场监管力度不够。为此,要打破城乡分割就业制度,建立平等竞争的城乡就业体制;建立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督调控体系,切实维护农村进城务工者权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我国九年的农村劳动力的情况,构造出GM(1,1)模型,并得出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呈现递减的趋势,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阐明了我国现阶段中贫困地区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探讨了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和转移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