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营者分享剩余索取权有利于激励其更好地为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努力。从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相对应的逻辑、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经营者人力资本的特殊性等方面分析了经营者分享剩余索取权的理由,并认为经理股票期权是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关于股票期权激励经济实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增强 《商业研究》2003,(12):59-61
对股票期权和公司激励中的股票期权进行分类和界定。激励型股票期权的财务实质是企业经理人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属分配范畴。酬劳型股票期权属于企业经营的费用,属补偿范畴。从股票期权激励实施的根本目的上揭示其经济实质。  相似文献   

3.
聂军 《现代商贸工业》2008,(13):162-163
在现代经济中,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逐渐体现出"稀缺性"。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互动博弈,导致了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不同范式。而剩余索取权是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普遍认为公司治理在本质上表现为一个企业的所有权分享安排问题。那么剩余索取权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本是否应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怎样分享的问题。在分析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的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在不同企业形式下,人力资本分享剩余索取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加强,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的部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是大势所趋。提出了人力资本在不同企业类型分享剩余索取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蔡锐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5):106-109
企业内剥夺即因管理者权力缺失而导致家族企业控股股东对职业经理人利益的损害,具体表现为职业经理人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及合约控制权被剥夺,其形成及程度取决于家族控股比例、家族成员的岗位干预程度、企业业务范围、家族企业控股股东个人能力等因素.企业内剥夺严重影响了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激励,阻碍了企业发展所依托的组织能力、核心能力的及时培育,导致企业难以实现规模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一、股票期权的涵义 股票期权(Stock Options)是现代企业中剩余索取权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指企业所有者向经营者提供的各种在一定期限内按照某一既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该公司股份的权力。  相似文献   

7.
股票期权: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企业是一个由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特别市场合约,企业家根据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人力资本在产权上永远具有独特性,其产权要求是保证其使用过程中的排他性。文章提出,提高人力资本开发和使用经济效率的唯一有效的途径是满足人力资本的报酬要求,实行充分的激励制度,保证人力资本的全部价值实现。股票期权是公司给股票期权受权人按约定价格和数量在约定时间购买股票的权利,既可避免直接定价的市场效果,又能实现企业家的利益回报,有利于人力资本正态效应的发挥,尽可能地将企业家所创造的收益与其所得保持比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一种肯定,是对企业家索取剩余权利的承认,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有效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8.
王翀 《中国物价》2011,(10):40-43
本文从产权理论出发寻找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内在动力,指出,仅依靠剩余索取权激励不能解决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剩余控制权收益可以作为剩余索取权收益的有效补充激励约束国有企业管理者,削弱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企业契约理论的不完备性为基础,在了解企业所有权安排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后,讨论了企业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七种模式,重点探讨了经营者的剩余索取权分配,并提出了我国企业在剩余索取权分配方面的一个理论框架,以期能加强企业在剩余索取权分配方面的认识,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国企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配置是国企治理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国企的剩余控制权由管理层获得,导致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通过控制权的适度分享与剩余索取权向人力资本所有者适度配置,有利于优化国企治理结构,解决国企内部人控制问题,提高国企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还没有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制定相应的准则,从而有必要对其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现阶段对股票期权性质认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股票期权的性质类似于一种奖金,因员工在企业的表现和业绩情况而取得的与任职、受雇有关的所得,对其进行费用化处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股票期权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剩余分配的一种方式,其一般在被赠予股票期权时并未被确保可以得到确定的补偿金额,而是在将来通过享有的剩余索取权去分享不确定的企业剩余(利润)。这里所说的股票期权,是指经理股票期权。  相似文献   

12.
按照企业理论的观点 ,企业所有权的基本框架是将剩余控制权安排给经营者 ,将剩余索取权安排给所有者和经营者分享。但经营者滥用控制权 ,致使回报激励扭曲现象难以避免。通过对控制权回报激励相关理论的阐述 ,探讨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回报激励扭曲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回报激励扭曲之问题途径  相似文献   

13.
贡献如何定     
由于蓝天公司人力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方华必须在是高管独享还是全员持股方面做出一个选择。从案例中的情节发展来看,方华是选择高管持股。广义地说,无论以何种方式让渡剩余索取权、使员工利益与企业收益挂钩都可称为股权激励。具体的可操作方式不下十种,但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的主流方式只有经理股票期权(ESO)和股票增值权  相似文献   

14.
创业板市场与股票期权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治理结构、资本规模、高科技特征及其高成长性都更适于采用股票期权制.创业板市场股票的全流通性、相关政策法规约束的调整使真正实行股票期权制成为可能;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本的核心作用使得股票期权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激励作用.应该借鉴国外股票期权制的成功经验,解决我国试行股票期权制所暴露的问题,尽快制订适合于创业板市场的股票期权制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15.
张英明 《商业会计》2011,(35):36-38
现代公司制度的特征之一是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这种分离有效地提高了公司的治理效率,但同时也产生了经营者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侵害股东权益等一系列新问题,因此,基于以上问题的公司治理理论也在不断创新。股票期权激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其主要思想是将公司经营者的利益与股价挂钩,使经营者能够参与公司利益分享,解决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分离所产生的矛盾,减轻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在应用中尚存在许多挑战,因此,对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益新 《北方经贸》2001,(10):83-85
在涉及两种以上财产的企业联合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两种不同的剩余控制权。因此,研究企业的所有权问题应该同时考虑人力资本的实际剩余索取权和自然剩余索取权。富有效率的企业所有权安排需要兼顾这两种权利并且有针对性地运用监督和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17.
赵世君  沈路 《国际商务研究》2008,25(1):22-26,77
本文以产权理论为切入点,认为参与企业的资本家和企业家、经理都可以根据各自的财产所有权而享有企业所有权,并且只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两权对应才能有效发挥产权激励作用。而目前企业中产权"错位"已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价值创造。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新经济时代,应通过强化财务资本的"剩余控制权"和提高人力资本的"剩余索取权"使两权逐渐对应,以发挥产权激励作用,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后,给予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常常被视为解决公司股东与经理人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主要对企业现行的股票期权激励进行研究,从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激励理论、剩余索取权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得到股票期权激励存在的意义,又从对次生激励的影响、经理人利润操纵、内部人控制和证券市场不完善看到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并找出其中的原因,从而完善我国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冬梅 《商业研究》2006,24(17):72-74
经营者人力资本的特性影响企业所有权安排,将企业所有权安排给经营者是企业本质的要求,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具体化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称性安排,所以经营者享有剩余索取权优化了企业所有权安排,体现了经营者人力资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营企业成长的环境和发展历程造就了企业独特的一元化产权结构。联合产权制度是较完善的产权制度。因此,民营企业必须改革现存的产权结构,形成以人力资本产权主导或以劳动产权为主导的联合产权制度。人力资本拥有民营企业剩余索取权,在民营企业发展成熟阶段,劳动联合体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