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酱油和盐是我国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从烹调习惯上看,盐和酱油都有增咸助鲜的作用,若多用酱油则能减少食盐的摄入,符合现代营养膳食少盐的要求。我国人均酱油消费量只有3kg左右,而我国又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海带资源丰富。鉴于海带的多种功能,碘酱油的研制不仅可以丰富酱油的品种,很好的开发利用海带资源,而且可以成为人们膳食补碘的良好来  相似文献   

2.
酱油、酱是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它们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富含营养。人们炒菜时要用烹调酱油,餐桌上要用佐餐酱油,吃烤鸭要用甜面酱,吃炸酱面则离不开黄酱,形形色色的各类调味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酿造酱油是指纯酿造工艺生产的酱油,不得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等添加剂配制而成。配制酱油一般来说鲜味较好,但酱香、酯香不及酿造酱油。从生产工艺分类,主要有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和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在色泽上,高盐稀态酱油颜色较浅,呈红褐…  相似文献   

3.
年年高升 主料:猪小排(猪肋排)600克,菠菜300克. 调料:大蒜(白皮)、料酒、醋、白砂糖、酱油、盐.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国家卫生标准中对酱油的定义是:以粮食和其他副产品为原料,经过酿造工艺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产品。酱油的主要原料一般为脱脂大豆(豆粕、豆饼)或大豆及麸皮、麦粉等,目前,我国酿造工艺主要采用低盐固态发酵和高盐稀态发酵等,其成品含有各种氨基酸(可达18种之多,其中谷氨酸比例最高)、各种有机酸、酯类和多种维生素等。从市场抽查检验中我们发现,有些酱油的全氮和氨基氮的测试值都较高,符合标准要求,但感官不过关即口感和香味都不正,卖的价格也很低,有的甚至不到一袋(瓶)酱油按正常工艺生产所需要的成本价,这些酱油真的是价廉质高产品吗?我们采用以下的检测手段来加以区分和判别。  相似文献   

5.
就像地沟油经过不法商家加工成食用油后,常规检测居然合格一样,现在用液态盐加工成的酱油等调味品也遭遇这样的尴尬,常规检测都是"合格产品"。近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出紧急令,要求全省追查威极公司所产酱油  相似文献   

6.
《大众标准化》2015,(4):44-45
<正>柴鸡蛋真的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碱性水是否改善体质?儿童酱油到底会适合儿童吗?记者通过了解,发现不少食品企业在宣传上都存在类似的"营养陷阱"。儿童酱油并不适合儿童警示:低盐、补充营养的"儿童酱油"其实是一种营销噱头。中国农业大学[微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指出,幼童需要严格限制钠摄入量,1岁以内根本不用加任何咸味调味品,包括酱油。从一些儿童酱油的标签上可以看到钠含量并不比一般酱油低,只是包装变小了而已。  相似文献   

7.
要想买到合适的酱油, 首先要看标签。从酱油的原料表 中可以看出,其原料是大豆还是脱脂 大豆,是小麦还是麸皮.可知其原料档 次的高低。看清标签上标注的是酿造 酱油还是配制酱油。如果是酿造酱油 应看清标注的是采用传统工艺酿造的 高盐稀态酱油,还是采用低盐固态发 酵的速酿酱油。酿造酱油通过看其氨 基酸态氮的含量可区别其等级,每百 毫升的氨基酸态氮所含克数含量越 高,品质越好(氨基酸态氮含量≥ 0.8g/100ml为特级,≥0.4g/100ml为 三级,两者之间为一级或二级)。 同时还要看清酱油用 途 酱油上应标注供佐…  相似文献   

8.
月月 《河北企业》2011,(2):95-95
原料:猪蹄一个,姜片、料酒、酱油、冰糖、盐、桂皮、八角各少许。做法:猪蹄焯水,去血水,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放人高压锅中,加水没过猪蹄,加入姜片、料酒、酱油、冰糖、盐、桂皮、八角,高压锅喷气后转小火,烹制10~15分钟熄火:将汤水与猪蹄一起从高压锅转至锅里(水多的话可以倒掉些)开始炖.大火煮沸,转小火炖。  相似文献   

9.
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对很多中国人来说,一道菜中可以没有酱油,没有味精,但绝不能没有盐。然而,这些看起来“不成不淡”的问题,正悄悄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今年10月8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高血压日”,专家纷纷呼吁,应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将食盐量控制在5克。为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生活百科     
食物防霉妙招香肠、香肚:只要用棉签蘸上少许菜油,均匀地涂抹在香肠、香肚的表面,然后将其挂在通风较好的地方晾着,就可以防霉变。醋:醋瓶内加入少许芝麻油或熟花生油,使醋与空气隔绝,防止长白膜。此方法同样适用于酱油。酱油:在酱油里加15%黄油(白酒也行),既可增加酱油的香味,又可以防霉。或切几片大蒜在酱油瓶里,也同样可防止长白膜。花生油:取生盐少许炒热,待冷却后放入花生油内,每公斤油约放30克盐,然后封盖置于阴凉通风处。大米:在100公斤大米中放1公斤海带,可杀死害虫、抑制霉菌,使大米不会发生霉变。但海带每隔10天左右要取出10分钟…  相似文献   

11.
案情介绍 1997年7月4日,A市B县技术监督局对该县酱油厂实施执法检查,发现该厂仓库库存的加工酱油用盐以及产品包装不规范且无任何标识,拆包检查.其外观颗粒粗、白度极差。执法人员按规定抽取了样品,送省盐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检测结果为:“盐样的有害元素铅超标,不符合GB5461-92食用盐国家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2.
话说酱油     
酱油是人民生活中重要的食品调味品。目前,在我国大致有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两种。酿造酱油是指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而配制酱油是指以酿造酱油为主原料,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酱油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从近年敖汉旗  相似文献   

13.
1 配料 猪肝75kg,白膘15kg,咸鸭蛋黄10kg,葱5kg,姜5kg,酱油2.5kg,白酒2kg,盐1.7kg,白糖1.5kg,味精0.2kg,亚硝10g,焦磷酸盐、三聚磷酸盐0.2kg,Vc50g.  相似文献   

14.
近日,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我国6个省(市)销售的93种品牌的酱油中的氯丙醇含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按照欧盟执行的酱油标准检测,被检测的酱油不合格率高达84%,按我国行业标准,不合格率为41%。  专家检验证实,酱油中的氯丙醇含量超标问题出在"配制酱油"身上,而在"酿造酱油"中是不可能存在氯丙醇的。  据专家们介绍,酱油分为两种,一种是我国传统的"酿造酱油",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另一种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相似文献   

15.
酱油是我国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佐料,但目前市场上由于个别酱油生产厂家(尤其是无证生产企业)只追求利润而忽视安全问题,不仅对其生产的酱油随意添加防腐剂,而且为降低生产成本,他们还有意减少氨基酸态氮含量,若食用这些假冒伪劣食品,将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笔者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酱油食品时可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认真仔细地鉴别:  相似文献   

16.
集资     
乡里开工业会,要求村长和文书参加。小桥村的四平村长接到通知后头皮就一麻。乡里的会倒是经常开,但是要求村长文书参加的工业会却不多,今年也就开了两回。一回是帮助乡酿造厂推销酱油。乡酿造厂的酱油咸得象盐,根本卖不出去,但是却一下子分给小桥村五千多斤。四平村...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由此可见调味品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据统计,目前中国调味品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其中产销量最大的是酱油,其次是食醋,再次是复合调味品和香辛料等产品.从全国范围来看,调味品业的增长每年都在20%以上,而酱油市场的增长则在10%以上,稳居调味品首位.1975年我国酱油产量不足100万吨,70年代末达175万吨,80年代末为200万吨,90年代末猛增到450万吨.一向给人以小产品印象的酱油,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年产量在500万吨,拥有2 700多家企业竞争激烈的行业.  相似文献   

18.
酱腌菜是指以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料,经淘洗、腌制、脱盐、切分、调味、分装、密封、杀菌等工序,采用不同腌渍工艺制作而成的各种蔬菜制品的总称。我国制作酱菜的调料,主要有盐、酱、酒糟、酱油、糖、醋、蜜、虾油、鱼露等。根据不同的加工方式可分为酱渍菜  相似文献   

19.
案情简介 某年7月5日,甲市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派出执法人员,对乙县酱油厂实施执法检查,现场发现该厂库存的生产酱油用盐产品包装无任何标识,经拆包检查,其外观颗粒粗,白度极差.执法人员随即抽取了样品,委托省盐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结果为:盐样的有害元素铅超标,判定为不合格.  相似文献   

20.
·怎样鉴别酱油 主要从色、味、香、体等方面来鉴别: 1.优质酱油色泽鲜艳,有光泽,呈红褐色或棕色,不发乌。 2.优质酱油粘稠性较大,流动稍慢,可用摇晃法鉴别。 3.优质酱油滋味鲜美,咸甜适口,没有苦、酸、涩之感,有酱香和脂香气味。 4.瓶装酱油,摇动时看瓶底是否有沉淀,瓶壁是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