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BOT作为新型投融资方式,由于有效解决了各国面临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资金短缺的难题,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现阶段国情要求进一步加快BOT方式的引进,对BOT概念特征、法律结构、融资问题、法律障碍及对策进行相关研究实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作为项目融资方式之一的BOT(Build—Operate—Transfer),是指政府同民营公司(我国主要指外资公司)签订合同,由该公司筹资、设计和建设基础设施项目。BOT项目融资方式目前在我国被炒得沸沸扬扬,但由于BOT方式涉及的环节很多、对投资环境要求严格、风险过于集中、筹资成本较高等原因,在实际运作中很难广泛实施。因此,引进ABS项目融资方式,将为中国企业提供一种吸引外资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往往存在建设资金紧张的问题,许多高校为解决建设经费短缺问题而采用了BOT融资方式。本文对BOT项目的融资方式及其特点做了简单介绍,并讨论了高校后勤建设实施BOT模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莉 《中国市场》2012,(32):29-30,36
本文对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BOT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指出认识方面存在偏差、人才准备不足、BOT项目管理的法规和政策不健全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给出BOT融资方式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积极探索多种融资方式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采用BOT国际融资方式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条可行之路。BOT融资方式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西部利用外资方式的突破,有利于国家对西部重大项目的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BOT融资方式的基础上,针对BOT方式参与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存在的观念障碍、法规政策障碍、专业人才缺乏等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使BOT融资方式在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领域健康地、迅速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景泰  赵润 《商》2014,(14):75-75,60
BOT是近年来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解决公共建设资金不足的融资模式,已经在我国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得到了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BOT融资方式的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办学经费紧张的矛盾,是解决高校建设资金缺口的有益方式。本文对高校引用BOT的实施范围、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我国高校推行BOT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BOT方式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春梅 《国际经贸探索》1999,15(3):44-48,64
BOT是本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国际经济合作形式。BOT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复杂的合同安排,其中最为重要的是BOT特许协议,它的法律性质迄今尚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它是”公法”性质的国内法契约。我国自1993年开始规范化引进BOT方式,目前对BOT的利用尚处于试点阶段,立法很不完备。本文认为应从调整现行涉及BOT方式的立法以及制定专门针对BOT方式的单行立法这两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为推广BOT方式在我国的运用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 一、BOT融资方式概况 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已分别在我国举办了多起国际研讨会,研究和引进BOT融资方式。 BOT融资方式是国际上最近十几年来才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既是国际融资、又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它是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及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70年代  相似文献   

10.
工程建设项目BOT融资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建设BOT项目融资实施风险管理,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BOT项目的顺利完成,还有利于维护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然而在对其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使BOT融资方式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应用的更广泛,应完善关于BOT融资方式的法规,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设立专门负责机构并加紧培养我国BOT方面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朱军  方敏 《江苏商论》2012,(9):138-141
BOT投融资模式改变了城市重大基础施建设仅靠政府出资的单一形式,调动了社会资本参与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加快了城市发展进程。但由BOT融资模式自身决定的项目使用收费机制,使得交通节点BOT项目,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软"瓶颈。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基于系统论视角,关注城市一体化进程中交通节点BOT项目的外部效应,打破条块分割,将项目与正外部性受益主体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提出城市一体化交通节点项目投融资机制优化的新思路,通过外部效应内部化,改变BOT项目通过收费回本获利的传统机制,实现城市发展总体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针对建设项目适用的BOT、ABS、融资租赁三种典型的融资方式进行研究、比较,可以看到融资方式在基础设施领域应用中都存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因而在具体应用时,企业不应片面强调哪一种方式,而应根据各阶段具体的情况,选择运用其中一种方式。政府应尽快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和政策,对项目公司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使项目运作规范化、法律化,以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对新型融资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巨大的生活垃圾与污水排放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环境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则成为首要问题。BOT是比较适合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融资方式,在我国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引入BOT等融资模式,实行特许经营制度,不仅能够对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价格进行有效地管理,并且通过特许经营,吸引非国有资本或非国有企业进入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领域,解决政府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引入特许经营制度的融资机制、特许经营管理模式、投资收益机制等方面设计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景德镇市作为一个创新型城市,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仅仅政府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融资非常必要。景德镇市应从BOT融资、债券融资、IPO融资、ABS融资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体系,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5.
叶红雨 《商业研究》2006,(18):156-158
我国部分地区微电子产业抓住了世纪之交全球性产业布局调整和转移的关键性历史机遇,基础建设已经完备,企业集聚已基本形成,能否进入令人感奋的起飞阶段,很重要一点是要建设良好的融资体系,产生强大的金融支撑!  相似文献   

16.
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创新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设施投资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方式,对提高城市化质量,提高城市生活水平意义重大。分析我 · 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巨大缺口,建议多渠道筹集资金。并探讨了证券化、 国有资产市场化、BOT、 。 TOT、ABS等投融资的创新方式,实现多元化、多层次融资,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BOT模式在我国西部旅游扶贫项目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勇  徐小燕 《商业研究》2005,(7):167-169
由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提出的PPT模式是消除地区贫困、发展经济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西部地区由于资金的缺乏,致使旅游扶贫项目难以顺利进行。因此,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我国西部地区以及PPT项目的特点,我国PPT项目可以采取BOT模式进行融资。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投资主体和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不畅、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未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巨额的资金缺口。应以创新城镇化融资机制为突破口,改变单一的融资方式,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加快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机制,促使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同步协调推进,有效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  相似文献   

19.
物流标准化在我国实施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春梅 《商业研究》2006,(5):175-177
物流标准化可以加速我国物流与国际物流融合的步伐,能提高我国物流产业的竞争能力,意义非常重大。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应用推广严重不足,现有的物流标准化管理体制落后,物流信息的标准化滞后,缺乏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基本设备的统一规范。因此,必须制定发展物流标准化的对策,以与国际物流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