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通过对气密性良好的高大平房仓环流熏蒸和常规熏蒸过程中PH3浓度的检测,发现常规熏蒸PH3气体亦能穿透6m高的粮层,并且粮堆内各层点的浓度基本均匀,与空间浓度差别不大,有效浓度保持时间也较长,同时其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均比环流熏蒸缩短和减少。为气密性良好的平房仓进行常规熏蒸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普通房式仓气密性差,不利于粮食安全储藏。通过对普通房式仓采取仓房墙体、通风设施、密闭糟管和门洞等改造处理,提高了仓房气密性,并从气密性、粮温和磷化氢浓度等3个方面评价仓房气密性改造结果。结果表明测定,处理仓比未经改造的同类仓房从500Pa降至250Pa的半衰期提高了25.34s;试验仓比对照仓的上中下三层粮温低2~4℃;试验仓粮堆的磷化氢平均浓度是对照仓的1~3倍,有效地维持了磷化氢气体的浓度与时间,减少了熏蒸用药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的推广应用,仓房气密性问题成为保证环流熏蒸效果的关键问题,气密性不符合要求的仓房,熏蒸过程中毒气泄漏较快,既污染环境,又导致杀虫效果下降甚至失效。为确保立筒仓、浅圆仓磷化氢环流熏蒸效果,《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LS/T1201-2002)要求立筒仓、浅圆仓气密性从500Pa下降至250Pa不得少于60'。要使立筒仓、浅圆仓气密性符合要求,必须对相关部位加以改造。1.测温电缆孔改造出于粮情检测的需要,立筒仓、浅圆仓仓顶均设置了大量的粮情测控电缆,测温电缆孔连通仓内外,成为漏气通道,改造中使用遇水膨胀橡胶加以堵…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食品级惰性粉拌和及喷粉、雾化拌粮处理,储粮仓房气密性改造(门窗保温改造、仓顶菱镁板架空隔热),冬季蓄冷通风、夏季内环流控温技术综合运用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仓房储存的粮食在一个储存周期内,采用济宁产56%的磷化铝片剂,40 kg,设定熏蒸浓度为400 mg/m~3,粮面施药、环流熏蒸、全仓密闭28 d,彻底熏杀粮堆内所有虫态害虫,实现连续两年免熏蒸,降低了储粮成本,实现了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仓房气密性,提高磷化氢熏蒸杀虫效果,本试验通过对仓房夹角、内墙墙体、地坪、地槽、工艺孔洞、密闭槽管、门洞等部位进行改造,改善高大平房仓仓房气密性,并通过同等施药剂量的磷化氢浓度进行熏蒸,检验熏蒸效果。结果表明,经改造后,试验仓房气密性显著提高,磷化氢熏蒸处理耐药性储粮害虫锈赤扁谷盗彻底,熏蒸杀虫效果良好。因此,改造仓房气密性是确保磷化氢熏蒸杀虫、粮食储藏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平房仓散储稻谷在气密性不足的情况下采用粮面单面密封磷化铝自然潮解产生磷化氢中的熏蒸剂浓度变化与分布过程,以及通常难以用磷化氢杀死的害虫锈赤扁谷盗在熏蒸过程中的的死亡及完全杀死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密封性不足的仓房进行熏蒸杀虫时,适时检测并在浓度偏低时及时补充施药是保证杀虫效果的重要措施;对于通常的密封时间内难以用磷化氢杀死的锈赤扁谷盗来说, 在保证杀虫气体浓度300 mL/m3的前提下延长足够的熏蒸时间30 d以上是为其关键。  相似文献   

7.
高大平房仓的气密性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流熏蒸要求仓房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达不到要求,熏蒸时便不能较长时间地保持仓内有效杀虫浓度,不可能取得好的杀虫效果。一些按环流熏蒸仓设计建造、配备有环流装置的仓房,往往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交付使用后并不完全符合环流熏蒸对仓房气密性的要求:因此,后期改造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改造高大平房仓实施膜下环流熏蒸储粮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大平房仓散装储存早籼稻谷,在粮堆表层预埋鱼骨型PVC塑料循环管道,将全仓环流熏蒸改造成膜下环流熏蒸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表明,采用膜下环流熏蒸有利于夏季控温储粮、延缓品质下降、提高粮堆的气密性、减少磷化铝使用量、便于熏蒸期间进仓检查粮情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常规熏蒸与间歇投药熏蒸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规熏蒸磷化氢浓度上升迅速,同时下降的速度也很快,保持熏蒸杀虫的有效浓度时间不长。如果粮堆薄膜的气密性不好,就会使熏蒸杀虫效果大打折扣。尝试使用间歇投药的方法来延长粮堆内磷化氢的有效杀虫浓度时间,达到了熏蒸的目的,收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膜下环流熏蒸及粮面压盖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膜下磷化氢环流熏蒸与粮面谷壳压盖的良好结合。加强了粮堆的气密性,减少了熏蒸空间体积,不仅节约了用药量,而且杀虫彻底,效果显著,同时,有效地防止外界湿热入侵粮堆,保持储粮低温和长时间基本无虫。  相似文献   

11.
在气密性良好条件下对不同的粮堆中施放不同剂量的药剂,对粮堆内的磷化氢浓度进行检测、跟踪与分析,掌握缓释熏蒸中磷化氢浓度在六面密闭粮堆中的变化规律,确保粮堆内保持有效的C·T积,从而达到抑制霉菌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气密性(半衰期)超过150 s的包装大米堆中,缓释熏蒸条件下磷化氢浓度呈现快速升高后缓慢衰减类似抛物线状变化规律;有效浓度保持时间与施药剂量呈正相关,但不呈同比例增长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两个包装大米堆垛进行六面密闭熏蒸,着重分析了从投药至浓度稳定期间的PH3浓度变化趋势。实验表明在六面密闭的大米粮堆进行膜下熏蒸,PH3通过自然扩散即可在粮堆内均匀分布,粮堆不同的气密性对熏蒸浓度影响较大,粮堆的PH3浓度最大可相差两倍,并根据不同气密粮堆的PH3变化趋势,得到拟合曲线。  相似文献   

13.
2017年在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漳州直属库P9号仓开展基于高大平房仓充氮气调配合低浓度磷化氢熏蒸的双低杀虫实验,旨在解决低气密性仓房充氮杀虫不彻底的问题。结果表明,在气密性较差的仓房进行气调时,采用低氧与低浓度磷化氢熏蒸的双低杀虫方法,可以有效杀死仓内害虫,杀虫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熏蒸的方法,而且质量品质指标变化不大,对磷化氢抗性较高的害虫亦有较好的效果,使无虫期明显延长,且成本控制在较少的范围内,避免了气密较差仓房充氮时反复补气成本较高的问题,并长久保持仓内基本无虫粮状态,为气密性条件较差的仓房提供了较好的充氮杀虫不彻底的解决方法,实现绿色、经济、有效储粮。  相似文献   

14.
平房仓散装储存玉米,在粮堆表面铺设PVC管回风管道,塑料薄膜单面密封粮面,通风口与粮面布袋施药相结合,将全仓环流熏蒸改造成膜下环流熏蒸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表明,采用膜下环流熏蒸延长了磷化氢气体有效浓度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熏蒸效果,减少了磷化铝使用量,改善储粮环境,而且还便于熏蒸期间粮情的检查。  相似文献   

15.
简易型仓房、老式仓房经过改造后进行暂时性储粮,在储粮过程中由于气密性不好,导致储粮生态体系内,磷化铝气体熏蒸消杀储粮害虫不彻底;经过工作中摸索的经验对仓房进行气密性改进,运用气密性好、耐磨、韧性好的PVC聚氯乙烯塑料薄膜来增加储粮空间的气密性,从而增加储粮熏蒸消杀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锈赤扁谷盗的高抗性,采用3种不同熏蒸方案,经过对比试验结果得出:气密性良好的高大平房仓,在5-6月和8-9月分别进行1次熏蒸,而每次熏蒸都采取磷化铝多次补药措施,使仓内磷化氢浓度始终维持在500~800 mL/m3,再密闭20 d左右,使CT值维持在一定水平,能达到完全杀灭锈赤扁谷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是利用环流熏蒸设备强制气流循环,促使磷化氢气体在粮堆内均匀分布,达到有效杀虫的熏蒸技术。但在实际工作中,同样的磷化氢药剂施入粮堆后,受仓房气密性、粮食质量、水分、温度高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浓度的高低,到达的部位和保持浓度的水平不一定相同。有时会出现熏蒸死角,或熏蒸后大部分害虫的各个虫期都已死亡,而在某一因素的影响下,抗药性强的储粮害虫的蛹和卵没有被彻底杀死。散气后不久又发育成成虫危害储粮。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为直观监测磷化氢熏蒸杀虫效果,探究熏蒸过程中储粮环境因子变化,本文在磷化氢熏蒸试验期间,对试虫死亡情况、磷化氢气体、CO2气体和仓温仓湿等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磷化铝片剂剂量3.6 g·m-3,粮面施药、常规熏蒸条件下,熏蒸第2 d时,仓房空间磷化氢浓度达到最大;熏蒸第4 d,粮堆表层磷化氢浓度达到最大,随后磷化氢浓...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六面密闭粮堆常规熏蒸存在熏蒸死角、浓度扩散缓慢、单位用药量大、有效熏蒸时间短等缺陷,但通过充分应用已有的机械通风系统,并在粮面增设一些管道,组成一个环流系统,采用膜下环流熏蒸便可克服常规熏蒸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兆国  周健  信富  昌起  玉红 《齐鲁粮食》2002,(10):45-47
磷化铝动态潮解是一种最经济的磷化氢产气方式。所谓动态潮解就是将磷化铝片剂按使用量投放在一些适当部位,利用环流风机运行中产生的微气流将磷化铝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产生的磷化氢气体带走,并在粮堆中快速均匀分布的一种施药方法。膜下环流熏蒸是一种前卫的熏蒸技术,它解决了仓房气密性差、熏杀害虫不彻底的问题,为科学保粮,科学用药开拓了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