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以其覆盖面广、贷款额小、风险分散、市场潜力大、预期收益佳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争相发展的一项重要业务。本文根据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对消费信贷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从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社会信用体系和法律体系以及消费主体三个方面对消费贷款风险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对扩大内需和拉动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有关消费信贷的理论和实践.从工商银行苏州分行1999~2003年拓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阶段考察入手,分析了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经验、体会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战略规划,即按照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在强化营销、防范风险、整合机制、创新业务、构建资信体系和完善社会环境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逐步理顺各种关系,努力把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办成增长快、效益好、竞争力强的银行“精品”业务.推动商业银行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宋方 《新金融》2004,(5):37-39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众多业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完善服  相似文献   

4.
大力拓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银行业在拓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中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业务品种单一、消费观念落后、营销力度不够、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加快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对策;提高认识、增强拓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尽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明确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市场定位;从严治贷,强化管理,有效防范消费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5.
随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拓展,贷款品种不断丰富,管理规范化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手工管理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信贷管理和账务核算。为此,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个人消费信贷系统,便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该项业务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6.
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已初具规模。数据集中后,分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由总行DCC系统(核心核算业务系统)统一处理,分行DCC系统只支持个人消费贷款的会计核算,不具备信贷管理功能。随着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迅猛发展,当前滞后的信贷管理手工操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贷风险控制的需要,故借助科技手段实现贷后管理和风险控制的要求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7.
姜海涛  董洁 《甘肃金融》2003,(11):50-52
1998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一方面是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对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提高资产质量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全国范围来看,消费信贷业务得到了很大发展,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以及提高人民消费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了解武威市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武威市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浅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作为高收益的核心业务,逐步成为银行最主要的业务和效益来源之一。然而,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本文主要分析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商业银行防范与化解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消费信贷需求旺盛,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住房信贷、汽车信贷、耐用消费品信贷、助学信贷等业务迅速发展.虽然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人们信用意识薄弱,我国个人信用制度没有完全建立,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及配套制度,伴随业务发展中的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在有些地区还表现得比较明显.本文结合多年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经验,从目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管理现状和风险点出发,降低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注重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促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良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消费信贷需求旺盛,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住房信贷、汽车信贷、耐用消费品信贷、助学信贷等业务迅速发展.虽然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人们信用意识薄弱,我国个人信用制度没有完全建立,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及配套制度,伴随业务发展中的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在有些地区还表现得比较明显.本文结合多年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经验,从目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管理现状和风险点出发,降低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注重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促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良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越来越多的民众认识到加快信用立法进程、加大执法力度是建立健全信用体系的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必须依靠法律来约束信用关系中各方面的行为,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加大失信者的成本,为我省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段金锁 《征信》2021,39(2):7-11
新时代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要积极推进国家信用战略,统筹协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布局和战略安排,打造立体化、全方位信用体系建设的大格局。应深入开展信用建设的理念创新、价值创新、实践创新,实现信用精神价值体系、信用伦理道德体系、信用治理体系、信用信息化体系、信用安全体系的共同建设和协同发力,方能构建科学高效、稳定持久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3.
吴晶妹 《征信》2020,38(4):1-5
新阶段、新起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方向和目标应该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基于四个方面的认识:信用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新要素;信用资本由诚信度、合规度、践约度“三维”构成,信用建设需要社会共治;信用资本需要监管和宏观调控;信用资本价值实现需要市场与公共服务体系。面临新任务、新目标,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4.
林钧跃 《征信》2012,(1):1-12
为保证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大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国采用独创的社会信用体系方式建立市场上的失信惩戒机制,并建立起大征信系统和政府信用监管系统。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展开的,理论先行于实践,有效地指导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介绍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阐明社会信用体系框架设计和其运行理论形成的过程,包括核心理念、指导思想、设计考虑、影响因素等,以及该理论的逐步完善过程,认为在技术层面上,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形成基于三项基础理论,即信息经济学、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和广义的征信技术。同时,阐述企业信用管理理论、信用评级技术、企业征信技术和个人征信技术的渊源以及它们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情况,并在介绍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在上述理论和技术领域的长短优劣,力图理清社会信用体系及其相关理论的传承脉络与创新点,探讨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征信体系建设为基础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  唐德鑫 《武汉金融》2004,(10):11-13
本文指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目前中国社会严重的信用缺失源于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理念的缺失,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对失信行为惩戒制度的缺位加剧了社会信用缺失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因此构造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以此来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国外学者关于信用与GDP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延伸,不仅放大了研究区间,而且对新经济前后美国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变化给予了高度关注.作者探析了新经济条件下各层次信用规模与GDP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提出信用依存度的概念,研究并总结了经济对各层次信用活动的依存程度及其变化,指出信用规模、信用结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揭示了信用活动发展的轨迹与空间.以此为基础,作者通过数据分析及对比,指出我国信用活动总规模偏低、信用交易结构不合理、经济信用化程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匹配的现状,并据此时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构建农村信用社农户信用评级体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十个农户信用等级分析指标,每个指标划分5个档次,通过专家打分方式,用算术平均数计算出农户每个指标的得分,最后综合计算出农户的信用得分,以确定农户等级。该方法不仅可以得出农户的综合信用等级,而且可以清楚明了地看到农户每一个指标的得分情况,为信用社作出科学、合理的信贷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目标规划及阶段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其康 《金融论坛》2004,9(9):15-20
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建立起了成熟的个人征信体系,而目前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仍处于试点阶段.本文通过实证考察,发现我国在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着诸如信用立法滞后、个人信用评估缺乏统一标准、各地征信体系目标不统一等问题.因此,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作者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个人征信体系模式:即选择以银行业为主线,纵向建立基础数据库和横向联网的模式;以地方中介机构为补充,由点到面逐步推开;由政府统一监督管理,最终实现个人信用信息的联合征集、权威评估和信用公示.作者并据此设计了相应的目标规划和具体的阶段构想.  相似文献   

19.
张俊慈 《征信》2020,38(4):27-35
作为完善事后监管的重要环节,纳税信用修复是对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有益补充,其具有优化和升级政府监管职能的突出功能优势,可将信用监管机制内嵌于税收法治的实现进程之中。但从实践来看,纳税信用修复因立法位阶较低、实体和程序条件亟待规范而严重阻碍其功能优势的发挥。为此,遵循全面修复原则,以提升立法位阶、规范实体和程序条件为抓手进行制度建构,最终实现信用修复从“部门治税”向“多元共治”的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方琦  林学杰 《金融论坛》2004,9(4):10-15
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都建立了成熟的社会信用征信管理体系.目前,我国的征信管理系统建设主要是十多个省、市、地区在各自行政区域范围内建立的区域性征信管理系统.作者在考察我国多个地区的征信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总结了尚存在由政府包揽、管理规章过于粗略、信用信息被垄断、把政府信用网站的数据等同于征信服务公司的数据、征信公司普遍亏损以及当成政绩工程建设等问题,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在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建立征信管理体系的模式,信息公开和保护个人隐私及企业秘密,政府、征信公司和企业三方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