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语言研究三题徐国庆,朱慧娟一、“两片儿”与广告语言的真实性曾几何时,中美史克肠虫清的“两片儿”,随着广播电视广为传播,几乎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甚至成了曲艺素材,进入了相声创作。就“两片儿”的广告创作来说,应该说是成功的。商品目标市场选择准确,广告...  相似文献   

2.
作为消费时代的重要商业活动之一,广告在销售商品和影响社会方面的作用已经勿庸置疑。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背景下,广告却呈现出日益复杂多样的面孔,违法广告、虚假广告、擦边球广告、有色广告等等层出不穷,使广告的负面影响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去年“两会”期间,业界盼望已久的《广告法》的修订工作,没有列入“两会”议事日程,却有80件之多的提案、议案涉及医疗和药品广告,再次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甚至有代表提出要取消医药广告。当然,取消医药广告不是谁说句话就算数的,但不到问题特别严重,相信“两会”代表们也是绝对不会说出这样过激的言语的。  相似文献   

3.
王强 《商》2013,(15):79-79
近些年来,无论是电影电视剧或是大型节目中,植入性广告已经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与传统广告相对比,它不是通过直接向受众推销其产品,而是运用电影或电视剧里面的人物的行为、语言来间接的向消费者传播自身产品的优势,让消费者潜移默化的接受了其商品,并且让其在选择同类商品时更加侧重植入式广告的商品。但是,由于目前没有一个对植入性广告的合理管理,使得植入式广告市场良莠不齐,使得一些真实性差推销性强的劣质植入广告给这一新兴的领域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造成了消费者对植入性广告的极大的抵触心理。本文就从多个方面浅谈植入性广告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促进影视剧植入性广告的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商品的符号化:从使用价值到符号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商品在价值结构上具有两面性。其一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商品的品质、功能等;其二为“符号价值”,是由商品的品牌、设计、广告以及企业形象等塑造出来的。许多成功品牌的成就证明,一种产品打开市场销路,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消费者感知到的符号价值。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是一个商品层出不穷的社会,如何在激烈的广告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各商家伤透脑筋伤透心的事情。资料表明,人类所获得的信息,70%以上都靠观看得来,那么,对于商品或其广告来说,被看得越多,被知晓的可能性就越大,知名度也就越大。被深入认知及购买的可能性就越大。由此有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国内的洗护发用品远不及国外?洗发产品:国内产品输在广告与包装 从专业角度看,广告宣传的“二合一”、“三合一”产品并不一定就适用于每个消费者的发质。因为每个人的年龄、个性、工作环境都不一样,对于沙质头发和很蓬松、烫过的头发,最好还是应该洗护分离,才能真正对头发起到清洁、养护作用。但众多洗发水广告的宣传已经将消费者带入误区,认为一个产品功能越多越好,这是不对的。 目前国内的洗发用品市场已经基本被飘柔、潘婷、沙宣、舒蕾等合资品牌占据。其实我国有许多都是价廉物美的产品,例如很多顾客反映“蜂花”就很好…  相似文献   

7.
陈琪楠 《广告导报》2006,(4):106-107
“置入式营销(也称“隐性广告”、“植入式营销”)指在一部影视作品或一本书中。故事的主要角色使用一个现实生活中某品牌的商品。从而达到营销传播的目的。典型的表现形式是该产品及其标识在作品中出现,或者有利于该产品的特点、特性在作品中被提及。这种做法通常将产品置于具有较高曝光度的形式中。其作为一种广告样式存在已并不新鲜。从《天下无贼》刘德华手中的Nokia,到春晚郭东临小品中的茅台酒。隐性广告一如飘荡在电视机上空的“幽灵”无处不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闲来无事看电视,台前广告,幕后广告。既然全都是广告,于是就继续看广告。忽然一组由灰白到色彩斑斓的镜头吸引了笔者。“润颜”?又是诉求功能性的产品。“口香糖”?当发现广告的主角是口香糖的时候,笔者顿时有了些精神。继续看下去,原来这是一则口香糖诉求功能的广告,广告主是箭牌糖果公司新推出的口香糖——朗怡。在接下来的广告中,  相似文献   

9.
林雅萍 《国际广告》2009,(11):11-12
平面媒体是被公认为在媒体相关产业中,最期待开放大陆商品与服务来台刊登广告的媒体。俞国定说,如果在未来“政府”要全面开放大陆商品来台贩售,势必不能禁止大陆广告客户在台刊登广告,但是要管理。  相似文献   

10.
洪清华  沈越 《财贸研究》1998,9(5):70-72
<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广告”这一最奥妙而又最基础的经济行为,已成为中国企业家们创造名牌的“通灵宝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我国体育走产业化之路势在必行。当体育在市场中以商品形式存在时,自然也离不开广告这一过程。体育商品与其它商品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其广告形式、内容及广告策略也有所不同。体育商品大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体育广告之战,“名牌需要广告,广告需要策划”,由此可见,体育步入市场不可忽视广告策略。  相似文献   

11.
广告是产品、商品进入流通领域而吸引消费者的向导。这就要求广告制作者,应该实事求是地把产品、商品的特点介绍给消费者,以供选择。同时还要考虑消费者的购买心理,采取别具一格、引人入胜的写作方法,尽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市场周刊》2002,(2M):36-39
广告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商业行为。然而,从深层次来看,广告绝不是一种纯经济现象或纯商业行为,无论是广告的形式要素,还是它的体要素,不管它的原始观念诸如生命、宗教、血缘、亲情,还是它的现代观念诸如宣传、促销、形象、公益、无不被包容于化之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广告的创意、构思、设计等活动无不烙上社会化的痕印。广告创意是广告艺术中的灵魂,创意是广告人对广告主题内容,表达形式所进行的观念性的化构思。广告创意讲求“造梦”、讲求“戏剧性”,却并非哗众取宠和故弄玄虚。目的在于把产品信息高度凝炼,并且融入公众认同的化氛围之中,好的广告创意,不仅超凡脱俗,获得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同时还体现出一种良好的化境界,洋溢着一种高尚的化理念,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3.
关于广告的谎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能消费吗?在人们的观念中它不能。在芸芸众生的法眼中(你也是吧),广告只不过是促销的手段,只有被它促销的产品才是我们可以消费的。可是,既然广告不能被消费,那还有什么理由让消费者为广告付钱呢?虽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未被告知价格中哪些是商品的真正价值,哪些是转嫁给他们的广告费,但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谁不知道?既然广告是被消费者花钱买走了,倘若它又不提供消费的价值,那这是否应算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侵害呢?另一方面,消费者被迫花费在广告上的时间,这些时间成本又怎么算呢?"广告应该能消费",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严肃话题。与广告具有可比性的是商品的售后服务。售后服务的价格实际也是包含在商品的售价中,并最终由消费者支付。售后服务也是既与商品有关,又独立于商品之外的。这与广告类似。但售后服务的确能给消费者创造消费价值。那么广告为什么不可以呢?如果诚心诚意地抱着为  相似文献   

14.
《广告大观》2005,(5):20-21
2005年6月28日至7月1日,对于国内外广告印刷业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商、供应商、经销商和专业人士而言,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因为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素有“奥林匹克”级美誉的“第十三届上海国际广告技术设备展览会”(英文简称shanghai Int’I Ad 2005)将“上演”一系列精彩的“行业大戏”。“买广告技术设备材料,去上海广告展”,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沈栖 《上海工商》2003,(9):46-47
商家靠什么占领市场?在市场运作的社会.这是一个历来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或曰:靠诚信。商家缺乏诚信,货价不符,虚假广告终究不能为顾客所青睐:或曰靠质量:假冒伪劣商品的唯一归宿是被市场所淘汰:或曰:靠产品更新换代。市场和顾客总是“喜新厌旧”,消费也是“与时俱进”的:或曰:靠售后服务:没有“三保”的产品将是“一锤子买卖”:这些说法自有理在,无可非议。我认为,商家要雄踞市场,做大“蛋糕”,必须时时处处关注市场需求.因为商机来自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月度动向     
《广告大观》2011,(6):16-19
广电总局禁电视剧头尾插广告叫停44条违规广告 5月10日,广电总局通报停播44条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并表示下一步将禁止在电视剧片头之后和片尾之前插播广告,禁止用贴片广告覆盖演职人员表。广电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这是广电总局叫停违规广告数量最多、最集中的一次。被禁播的44条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涉及手机、电脑、化妆品、美容产品及投资收藏类商品等,与人民群众目常生活和合法权益关系紧密。这些广告不同程度存在虚假夸大误导消费,使用主持人、新闻报道形式做宣传,“叫卖式”推销或者未标注经销企业名称、无退换货承诺等行为。  相似文献   

17.
俞帆 《广告大观》2003,(12):70-71
现代社会商业化的高度发达造就了广告的迅速发展。当商品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时候,当现代信息媒体以”仿真“组构起一个再现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的时候,符号消费开始进入消费体系。广告是一个符号确立、塑造、实现的过程。因此,对现代的广告的研究,就无法回避符号。  相似文献   

18.
苏秋平 《广告大观》2004,(4):152-153
CANNES是很多广告人的终极梦想,当我们围这些广告喝彩,被他们折服时,有没有想过,CANNES的这些“狮子”是如何被选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找到本届CANNES的选狮者,上海盛世长城广告CEO苏秋平让他为我们讲一讲CANNES的评审过程。  相似文献   

19.
李光斗 《广告大观》2007,(1S):95-95
将7.5秒广告引入黄金时段,是央视利用广告时间的变化丰富广告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的又一次尝试,从此电视传播进入了“7.5秒闪广告”时代。  相似文献   

20.
王学会 《中国工商》2005,(1):130-132
两则与日本产品相关的所谓的“挑衅性广告”——日本丰田公司的“霸道”广告和日本立邦漆“滑落中国龙”广告,一时间在坊间引起不少争议,并且在其之后还有被称之为痛击式的“反击版”广告,即以中国传统故事为潜题的“后羿射日”广告。有的说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的说这是“没事找乐儿”。而究竟谁是谁非,广告交锋是否存在其它意味?目前看来无论作为多元资讯载体,或者作为商业信息传播方式,广告本身似乎已经超越了它所能够承载的东西,并且已无法回答这一因其引发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