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旅游业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形势下,旅游景区作为给游客提供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服务的旅游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内容丰富,其着力点应放在基础设施、人员服务、信息化建设和平安景区建设等方面;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提高认识,全员参与、完善标准,重在落实。  相似文献   

2.
发展旅游商品是江西打造旅游业升级版的战略选择。当前,旅游业正进入标准化时代。江西旅游商品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走标准化发展之路,全面推行"创意独特、底蕴厚重、外形美观、质量优良、价格实惠、携带方便"六大标准。同时,旅游商品发展还应牢牢把握"六个结合":旅游商品开发用途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旅游商品开发工艺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旅游商品开发内涵与景区文化相结合;旅游商品开发过程与游客体验相结合;旅游商品销售方式与互联网相结合;旅游购物场所布局与景区建设相结合。应采取强化品牌建设、政策扶持、人才保障、宣传推广、监督管理等多措并举政策,共创江西旅游商品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谭艳 《企业经济》2015,(2):144-147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旅游消费形态,进而冲击到传统旅游景区酒店的运营理念。旅游景区酒店不仅应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住宿餐饮环境,且应努力从强化景区旅游住宿活动与消费者个性化生活方式结合度的层面来增强游客体验价值。文章阐述了旅游景区酒店顾客体验价值,从旅游景区酒店文化理念缺位、运营模式与顾客体验价值增进脱节、酒店服务内容及战略联盟建设滞后等方面揭示旅游景区酒店顾客体验价值增进的主要障碍,提出重塑旅游景区酒店企业文化理念、创新运营模式、优化酒店服务内容及建构战略联盟等策略来有效增进旅游景区酒店顾客体验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山西洪洞大槐树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成功获批山西省唯一一家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实现了山西省此项称号的零突破,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旅游服务标准化的一面旗帜。5月8日,洪洞大槐树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启动会在大槐树民俗饭店举行,临汾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徐新荣、临汾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质监所所长樊冬云、洪洞县政府副县长师香丽、洪洞县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局长梁爱军、洪洞县文  相似文献   

5.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红色"旅游逐渐升温,但也凸显出升级旅游胜地的巨大难度和发展瓶颈。将角色扮演、场景体验等影视元素融入景区营销是一个能起到扭转乾坤作用的手段和方法,让游客参与景区量身定做的"红色"节目,从"红"上深挖掘、找亮点!  相似文献   

6.
"我景区自从被确定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以来,在质监部门的帮助下,制定了一套覆盖从服务设施、引导标志、环境到服务质量等全过程的高规格标准,各岗位工作流程细化了,游客满意率达到95%,连续两次获得河北省服务质量奖."避暑山庄景区负责人吕秀军介绍说. 如今,只要一走进金山岭长城景区、磬锤峰景区……规范化的引导标志、热心细致的解说、健全的旅游安全设备等都让游客眼前一亮,而这些都归功于当地质监部门标准化工作的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永定县质监局紧紧围绕永定县委、县政府关于"海西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建设目标,按照"提质增量"要求,以5A级景区创建及提升旅游质量为契机,积极创建全国"福建土楼客家文化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大力推行和实施标准化服务建设,扎实推进旅游各项工作,永定土楼旅游质量不断提升。2012年,永定接待游客突破404.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  相似文献   

8.
近日,上海游客孙进跟团来山西旅游,忻州五台山、晋中大院群、临汾大槐树几大景区景点逛完后,孙进买下了一大堆"山西特产".整理这些带给亲朋好友的"特产"时,孙进才发现,不少"特产"粗制乱造,极不讲究."五台山特产"台蘑的包装上没有标准号;太谷饼的包装上没有标明生产日期,只有保质期,孙进按包装上的电话号码打过去,居然是空号……  相似文献   

9.
李兵 《企业活力》2008,(5):46-47
<正>旅游景区是各国旅游购物的主"战场"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景区购物增长缓慢,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本文从体验经济的视角,重点探讨景区游客购物体验的塑造路径,为我国景区旅游购物的开发经营提供些许参考。一、旅游购物开发经营的核心是塑造购物体验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就预言体验经济将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人类世界第四种经济形态。体验经济的倡导者们认为,体验事实上就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  相似文献   

10.
李龙梅  王晓峰  刘宇  刘艳艳 《价值工程》2012,31(25):285-287
为提升西安市旅游形象和竞争力,本文基于游客满意度理论,以到到网中西安市景区人气、点评次数排名前十的景区为研究对象,根据游客点评内容确定6个评价指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法收集数据,运用单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十个景区逐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个景区游客满意度为"很满意",六个景区为"满意"。得出游客对西安市景区整体上满意;对少数景区旅游消费、景区管理不满意的结论。研究结论为景区更好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其新 《价值工程》2013,(2):301-302
旅游景区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需要更新管理观念。本文认为旅游景区发展必须拥有三大核心理念:一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二是关注游客的体验需求;三是为游客提供完整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体验经济时代,游客对于景区旅游呈现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传统的旅游产品已不能很好的满足顾客需求。文章根据徐州汉文化景区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开展体验营销的必要性,徐州汉文化景区可以从五个方面开展体验营销:刺激感官式营销;达成情感共鸣营销;引发思考式营销;促成行动式营销;产生关联式营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群众收入的增加,民众的文化娱乐支出比重不断上升,文化消费时间增多,人们对旅游观光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更倾向于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多数文化类的旅游项目枯燥乏味,以往简单的文字图片展示方法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迫使文化旅游景区打破陈旧的展示方式,增加能够吸引游客的互动体验项目,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本文以安阳市殷墟景区为例,就景区文化互动体验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提出几点策略性建议,以期为殷墟事业大发展作出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旅游得到了现代人的一致青睐,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以其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受到游客的普遍认可。本文以典型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重庆市永川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永川景区进行K平均值聚类并探寻各景区之间发展的差距,根据游客对永川区19个生态项目因子的重要性感知和生态旅游体验满意度感知的得分,构建了游客生态旅游体验质量IPA总体定位图,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2014,(11):86-90
游步道是城市休闲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串联景点、融入景观、提升景区文化品位、保护游客安全和景区资源等功能。生态游步道产品的核心是注重游客消费的体验和经历经历,以及道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在功能价值上的提升。基于文化视角对梧州苍海公园生态游步道产品定位进行分析析,根据苍海公园的空间布局,以"五区"作为设计中心,从线路设计、文化融入、材料选用、色彩挑选、景观设计等多方面对苍海公园生态游步道产品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旅游景区信息服务方式被动、服务手段传统、游客体验感不强、资源管理粗放等实际问题,从手机的普及率、手机网民的增长率、无线宽带网络的演变历程、手机的性能等方面,分析旅游景区移动信息服务的可行性与前瞻性,并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信息资源、参与单位等方面,探索建立"游客至上、服务高效、内容丰富、多方参与"的旅游景区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实现景区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提高景区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繁荣景区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7.
景区是游客旅游行为发生的主要空间载体,有关景区游客行为的研究是多视角、多层次的。从游客综合素质的视角来看,我国学者对景区游客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景区游客的不良行为、景区游客的环境意识和态度及行为、景区游客的行为影响和行为管理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安乐 《价值工程》2020,39(2):20-21
为进一步发挥旅游标准化工作在全域旅游建设中的作用,在调研麦积山大景区旅游标准化现状基础上,深入分析制约景区发展的问题,提出解决景区标准化建设的路径。不仅有利于保护国家5A级景区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还能助推天水旅游经济的发展,形成示范、带动和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9.
旅游景区是旅游四大基础部门之一,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游客满意度,进而影响旅游地形象塑造。因此,在智慧旅游的应用和发展基础之上,分析传统模式下旅游景区的管理弊端,提出建设智慧景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借助智慧旅游理念提升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适应当今游客的旅游需求发展,增强旅游景区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是联结人文社会与自然环境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提升人类福祉。当前,已有学者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基于游客感知视角评估景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研究较少。基于此,以南京市秦淮风光带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划分游客感知的景区价值维度,并通过旅行费用法和支付意愿法评估景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结果表明:秦淮风光带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游客感知价值主要由景区环境、文化遗产和旅游服务3个维度构成,其中景区的整体环境最受游客关注;景区生态文化使用价值高于非使用价值表明景区内游憩资源种类多、旅游开发强度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大;游客感知视角下秦淮风光带生态文化服务评估总价值大于景区实际旅游总收入,说明景区内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还未被充分开发利用。基于上述发现,从游客感知视角出发,揭示秦淮风光带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结构和特点,提出挖掘文化遗产价值、优化旅游休闲空间、促进景区环境建设等景区品质提升相关建议,为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文化风光类景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