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7年银行业业绩高速增长主要来自2007年周期性和政策性因素的贡献。2008年开始宏观和政策因素对银行业绩驱动力减弱,源于周期和政策的红利将要逐渐结束。2008年开始中国的金融自由化将快速推进,将成为影响中国银行业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2.
次贷风波后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至2007年,全球银行业在这5年多的时间内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07年次贷风波席卷全球,受累于次贷相关风险的暴露,国际银行业尤其是发达市场银行业纷纷遭受重创.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山东省十七地市2007年和2008年银行业的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山东省十七地市银行业的综合技术效率较高,但在2007和2008两年中,仅有六地市的银行业实现了DEA有效,其他地市的银行业经营效率还未达到DEA有效,为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山东省银行业经营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山东省十七地市2007年和2008年银行业的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山东省十七地市银行业的综合技术效率较高,但在2007和2008两年中,仅有六地市的银行业实现了DEA有效,其他地市的银行业经营效率还未达到DEA有效,为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山东省银行业经营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始于2007年夏天的美国次贷风波,在2007年8月9日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并且愈演愈烈.银行业做为最基本、最主要的金融机构,是极易引发系统危机的部门.该如何确保银行业健康稳定运行,银行业监管的责任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6.
王桂玲 《中国外资》2010,(18):41-41
始于2007年夏天的美国次贷风波,在2007年8月9日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并且愈演愈烈。银行业做为最基本、最主要的金融机构,是极易引发系统危机的部门。该如何确保银行业健康稳定运行,银行业监管的责任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7.
海峰 《金融博览》2008,(5):22-27
2007年被业界称为私人银行的“中国元年”。这一年的3月份,中国银行联手苏格兰皇家银行推出了私人银行服务,这是国内银行首次涉足高端金融服务领域。8月份,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的私人银行中心相继成立。私人银行成为国内银行业争相看好的一项高利润率的新业务。  相似文献   

8.
按照我国加入WTO后在银行业开放的承诺,截至2006年12月11日,我国对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保护的五年保护期已经结束,随着过渡期的结束,2007年是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第一年,我国银行业与全球金融业的一体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目前,具有资金实力、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重创了发达国家银行业,欧美经济至今尚未走出阴影。而包括中国建设银行在内的我国银行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一跃跨入世  相似文献   

10.
许静 《中国外资》2007,(3):44-45
继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银行先后掀起上市热潮后,位于银行业第三梯队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在悄然加快其上市的步伐。对众多城商行而言,上市就如同一场赛跑,而2007年则成为了冲刺阶段。谁能第一个撞线?上市之后,又将给城商行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月1日起,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开始实行;2007年10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通知》,明确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时间表。新准则的颁布实施,对银行业风险管理及其监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是会计理念的根本革新。  相似文献   

12.
徐源宏:随着利率市场化、监管政策变化及数字金融的崛起,中国的零售银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同时,随着中国消费者变得更加富裕,消费行为也随之迅速变化。自2009年起,中国零售银行业收入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并有望于2020年突破2.6万亿元人民币(超过4300亿美元)大关。届时,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零售银行市场,各零售银行争夺客户的竞争将愈演愈烈。与此同时,零售银行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包括利率市场化、监管政策的变化以及  相似文献   

13.
2002年-2007年是全球经济发展史上最为繁荣的一个阶段,从2002到2006年底的4年间,国际银行业的利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盈利能力逐年增强。然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随之而来的信贷紧缩,将包括花旗集团(Citigroup)和瑞士联合银行(UBS)在内的许多银行拖入泥潭。对全球银行业而言,2007年是否标志着“幸福时光”的终结,一个漫长的“严寒期”即将到来呢?  相似文献   

14.
次贷危机以来,建立更加审慎的银行监管标准,有效防范银行风险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2010年11月G20首尔峰会上各国首脑认可了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Ⅲ一揽子银行监管新标准。2012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建立了与"巴塞尔协议Ⅲ"接轨的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WTO、巴塞尔委员会、银监会是中国银行业监督标准的主要来源,本文分析了来自于上述三个方面的银行监管标准,并做了简要评价。本文对于了解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制度环境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私人银行业务应该说在我国还是"婴儿期",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中心北京分中心成立于2007年12月,和国内其他行私人银行机构成立的时间大体差不多。将近两年的发展,我们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在这两年的运营过程中也确实遇到一些问题。确切来说,这些并不一定单单是我们招商银行自己面临的问题,而应该是整个中国私人银行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孟加拉乡村银行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落后、以农业为主的区域经济,金融服务不能有效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甚至还有一些金融服务空白的县域。2007年管理部门调整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政策。放宽了准入条件,中国将迎来乡镇银行建设的新时期,尤努斯模式对农村金融组织如何支持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启示,值得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全国性上市银行中间业务盘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的11家全国性上市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已占到整个中国银行业资产的55%以上,其中间业务的收入、结构及发展特点也因此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就以这11家银行2007年年报为基础,从收入、占比、效率和结构几个方面盘点其中间业务,试图勾画出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的轮廓和趋势.本文中图表所设数据均来源于各行年报.  相似文献   

18.
金融创新始终伴贯穿于银行业发展的全过程,但金融创新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增大了不稳定性。自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的"蝴蝶效应"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当今世界经济金融格局,也给银行业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反面经验教训。本文正是基于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从此次危机的成因分析入手,结合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现状,探讨了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警示作用,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以期有助于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2007年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回顾 2007年是我国银行业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总体经济形势持续向好,我国银行快速健康发展,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为了应对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加大、经济过热等问题,人民银行果断加大调控力度,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扩大;银行业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20.
金融创新始终伴贯穿于银行业发展的全过程,但金融创新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增大了不稳定性。自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的"蝴蝶效应"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当今世界经济金融格局,也给银行业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反面经验教训。本文正是基于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从此次危机的成因分析入手,结合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现状,探讨了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警示作用,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以期有助于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