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亮 《中国保险》2001,(12):28-29
博奕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用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主体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主体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在保险市场上,保险经营机构之间、经营机构与监管部门之间的行为就是一种博奕。运用博奕论对保险市场中的一些违规现象进行分析,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得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就是从以往人民币汇率单一盯住美元制度转变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就是要改变以往那种政府主导下的结售汇率制度,并通过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每日供求关系来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生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水平改革,就是在以前的基础上升值2%.所以,这次人民币升值,并非仅是汇率水平的改变,而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迈向市场化最为重要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3.
从博奕论角度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博奕论原理,对商业银行、信用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申请信用贷款过程中博奕行为进行分析,认为结果应是三方共赢的局面,并对如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重要作用,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财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载体,是会计信息供求双方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报表分析是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会计信息供求双方博奕的主战场。博奕制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对财务报表的延伸分析。  相似文献   

5.
成立股份公司以后,企业由统一计划的经济模式;转入自由竞争模式;企业的所有制有改变,形成一种多元的、混合的所有制形式,可以称之为股份联合所有制;由于股份公司是个独立的法人,资金的供应有改变,由供给制改为自筹;自主权有改变,由不完整的自主经营政为自主经营;市场条件有改变,由竞争性不强,改为自由竞争的市场。会计作为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作工作或所提供的服务必须符合客观的需要。因此必须作相应的改革。似应作以下改革:  相似文献   

6.
杜晋玉 《金融与市场》2005,(9):50-51,58
本文主要运用博奕论的概念和方法构造了一个市场准入监管模型,并对其均衡求解.在此基础上,对金融监管博弈双方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从金融监管的立场出发,为银行监管部门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诺斯悖化的观点论述地方政府行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文章认为,宏观调控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奕,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既有强力的推动作用,又有毁灭性的负面作用,因此,中日的宏观调控成本提高.由此提出转变地方政府职能,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采取了渐进式改革的方式,由于国有企业是改革初期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政府只能建立国家银行体系为国有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随着改革日渐向纵深发展,应当改变原有的融资倾斜政策,而且,目前解决民营经济的融资难的措施作用有限,从金融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也只有内生于民营经济内部的金融制度安排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对金融制度的变迁有巨大意义:可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层次性;有助于化解金融体系中长期积存的风险;促进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可以引导一些地下金融活动转为地上.民营金融机构发展的路径选择应是底层推进.  相似文献   

9.
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引进外资的开放竞争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和外资银行进入后的竞争压力,本文通过分析几种不同改革思路后认为,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产权和公司治理,两者紧密相连,产权改革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公司治理,私有化和引入外资都是可供选择的产权改革方式之一,理论上不存在何者更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国有独资所有权结构为多元投资结构,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不改变所有权性质的多个国有投资主体的单一所有制和引进包括国有、民营、外资参股的多元所有制.鉴于我国银行业目前的特点,外资参股并不是一种最优的选择,引进外资银行的正确策略是:独资优于合作,合作优于合资.  相似文献   

10.
金融业进入壁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业进入壁垒的决定因素是:金融业的沉淀资本;规模经济和剩余生产能力;产品差别化;绝对费用优势;行政和法规因素.发达国家在金融业进入的管制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金融市场进入的最低资本要求的动态性;最低资本要求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进入更多地表现为结构性市场准入和经济性进入壁垒;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行政性进入壁垒.发展中国家市场进入壁垒主要表现为行政性壁垒;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降低金融壁垒是各国金融改革无法回避的历史过程;降低金融业进入壁垒改革应与金融业存量改革相配合;降低金融业进入壁垒应与降低金融业业务壁垒先后进行;市场准入改革是其它金融改革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