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文章针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的现状,结合相关院校的经验,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给出了双导师实施的必要性,接着从校外联合企业选择、导师遴选机制、校内外导师分工和合作、企业和校外导师激励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双导师制运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校外联合基地遴选机制、校内导师遴选机制、校内外导师职责分配及长效合作机制、企业和校外导师的激励及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硕士生双导师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科生导师制能够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随着本科生导师制的进一步深化,出现了导师选拔、导师制管理体系、导师与辅导员之间关系等问题。结合具体实践,阐述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探讨了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区分专业硕士导师和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制定校外实践指导教师的遴选标准,落实双导师制度;淡化校内导师职称和资历限制,鼓励导师年轻化;按照学科和专业组建导师小组,发挥团队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7,(6)
在探索实践我国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道路上取得了成绩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讨论了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制度、扩大导师的定义范围、改变学分制教育模式、设立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机制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5,(9)
文章力求探索湖南高校女性本科生培养途径的创新,力求客观系统地分析当今湖南高校女性本科生导师制平台状况,揭示了湖南高校女性本科生导师制平台的不足,如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随机搭配、没有实行双导师制、重智商轻情商、轻视能力的培养等。以本科生导师制交往平台为个案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导师的专业特长,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达成对学生"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的目标,以便培养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高素质女性人才。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9,(3)
导师制是当代高等院校普遍实行的一种学生培养制度,高校推崇导师制是因为其优于其他培养模式,导师制的实行能够使导师能更好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了解和帮助学生的作用,文章从实行导师制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导师制实施方法两方面阐述了实行导师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对培养优秀学生,完善地方高校教学育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2)
科研导师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创新型人才。文章详细阐述了科研导师制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在生物科学人才培养当中科研导师制度带来的积极影响,提出了科研导师制度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够对科研导师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导师制下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宇  陈红  白璐 《经济师》2009,(4):115-116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实施的是导师个人负责和导师集体培养的模式,研究生的各种学习研究活动基本上是以导师为中心展开的。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生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文章从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现状出发,对导师制下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内涵、类型、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及如何改善师生关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专业“双导师制”模式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芳  邹俊 《经济研究导刊》2012,(14):274-276
校企“双导师制”模式不仅解决了学校理论教育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的矛盾,弥补了教师只懂得理论知识的缺陷,同时也为学生提前开启了走向社会的大门,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安徽工程大学国际贸易本科专业通过“双导师”制的实践,在校内、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在毕业时就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为就业、再教育和服务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2007年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发起到2017年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联盟成立的10年间,创业导师队伍不断扩大,并在中国"两创"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创业导师制成为西方学界关注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但是,该类主题尚未引起国内学界足够重视。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辨析创业导师制与企业导师制的区别,从创业者和创业导师两个主体视角分别梳理了创业导师制的功效,从创业者特征、导师特征、指导关系特征和支持结构4个方面归纳了创业导师制实施影响因素。最后,就现有研究不足,提出若干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团队式导师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研究生单导师制日渐不能适应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带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问题,分析了我国高校推行团队式导师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导师团队组建和课程体系整合,重点总结了团队式导师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7,(6)
从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及目标出发,分析目前专业学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体系及培养模式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对培养过程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构建,双导师制实施,实践教学基地创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改革等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高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深度融合来深化研究生教育,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探索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社会及企业输送高素质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科生导师制,能够完善学分制,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随着学分制的全面启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已是势在必行.为此,有必要探讨本科生导师的职责范围,提出推进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项艰巨复杂且长期的工作,引入青年教师导师制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以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例,从历史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模式、本科生导师制的选拔、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出发,对历史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思考并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7,(11)
文章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基于问卷调查基础上,描述分析了本科生对导师制的认知情况、学生与导师交流情况、导师具体指导情况、学生具体期望,并从本科生视角评价了导师制实施效果,研究表明,本科生对导师制实施持赞同态度,对指导教师的认可程度较高,但同时导师制也存在着制度不完善、教师和学生积极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并从激励与约束机制两方面提出针对性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主讲制"和校外教师"辅教制"的"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目的在于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因此,对"双导师"制的意义和途径进行了论述,并认为实施"双导师"制在全面提升素质、培养实践技能、构建科学的体系等方面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面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创新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员工创新是推动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企业导师制作为流行的人才培养制度,能否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又是如何推动员工创新的?基于认知—情感个性系统理论,本研究探讨了导师指导对徒弟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感在其中的作用。通过对两阶段收集的261份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导师指导能显著影响徒弟的创新行为;徒弟被激发的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感在导师指导与创新行为之间起双中介作用;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感具有相互替代效应,创造力自我效能感负向调节了情感路径中积极情感的间接效应,积极情感负向调节了认知路径中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间接效应。本研究揭示的导师指导对徒弟创新行为的双路径影响机制,能够增进人们对导师与徒弟的复杂互动过程的理解,并为企业激发员工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8,(1)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工作一项重要任务,而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章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构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框架,详细阐释本科生导师制培养目的及培养过程,并从学生视角评价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提出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众多高校在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始普遍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研究通过对232名高校青年的抽样调查,研究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后的青年群体积极心理资本状况,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以本科生导师、心理老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青年群体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