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世使中国的汽车业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中国汽车业也由此产生了一场历史性的嬗变。2002年是中国汽车业可望释放出巨大潜能的一年,也是国人和世界对之充满期待的一年。中国汽车业经过五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历经无数的曲折坎坷,在满怀激情与盼望中终于有了几许的收获。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使我们的观念日渐开放和成熟,随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新的成员,中国的市场消费环境逐步得到净化和规范,市场交易规则日趋完善,这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证和支持。高新技术全球范围日益广泛的应用,首当其冲使汽车工业从传统产业跻身于…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WTO,汽车业的竞争将体现在包括汽车服务业在内的汽车产业链综合实力的竞争。尤其是在关税下调、配额增加、价格趋降、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汽车本身的获利空间在不断缩小。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获利会更多地来源于汽车产品之外的空间,也就是汽车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3.
2003年中国汽车行业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中国汽车行业强劲增长,产销量有望突破320万辆,同比增长37%,将提前3年实现汽车“十五”规划的目标。2003年中国汽车业能否延续2002年的辉煌?哪些因素将会影响汽车行业的运行?又有哪些汽车类的上市公司值得重点关注?本文将围绕投资者十分关注的这些问题展开分析。一、影响2003年中国汽车行业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1.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宏观经济形势是汽车行业的本质性驱动因素.尤其是我国已开始进入汽车私人消费的时代,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将影响居民的购买力以及居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WTO,汽车业的竞争将体现在包括汽车服务业在内的汽车产业链综合实力的竞争。尤其是在关税下调、配额增加、价格趋降、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汽车本身的获利空间在不断缩小。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获利会更多地来源于汽车产品之外的空间,也就是汽车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汽车业的竞争将体现在包括汽车服务业在内的汽车产业链综合实力的竞争.尤其是在关税下调、配额增加、价格趋降、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汽车本身的获利空间在不断缩小.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获利会更多地来源于汽车产品之外的空间,也就是汽车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6.
在2000年,汽车价格的激烈讨论,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燃油税实施一再推迟,消费者对经济型汽车的期盼,汽车召回引起的巨大反响,低价位新品牌新车型增多,营销体系的巨大变化,专卖店与有形市场之争,部分厂家退出汽车行业等话题,使汽车市场显得比往年更加热闹。如果说,国内汽车业往年的发展变化引起的关注还仅仅是“关起门来”就事论事的话,而2000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变化则折射出更多的思考与理性。1.品牌格局发生变化,市场竞争将更充分年初,汽车行业内外纷纷预言,2000年中国汽车的产销总量都将首次突破200万辆大关,轿车…  相似文献   

7.
10月23日晚,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苗圩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作了题为《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演讲,在演讲中,苗圩综述了当今世界汽车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中国汽车业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战略,对于中国汽车的未来发展,他表现出谨慎的乐观。苗圩的此次北大之行,在新闻界并没有引起特别多的关注,毕竟,北大不乏名人演讲,东风公司也有更多值得报道的内容。事实上,从2001年开始,东风公司就成了中国汽车行业出手最为频繁、动作最为火爆的生产厂家。2002年9月19日,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以来的中国汽车市场,降价潮 一浪高过一浪。对不绝于耳的汽车降价声,人们不知是否可以理解为,这仿佛就是一缕曙光,中国的汽车业正匆忙上路,为积极迎接WTO,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做着前期工作。虽然,中国汽车业面对的国际挑战,价格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品质、服务。技术开发能力。 但无论如何,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汽车价格下降,对中国广大普通消费者而言,是一件好事。汽车之所以不能象彩电一样在中国普通家庭普及,老百姓收入低而汽车价格高,是重要的门槛之一。可无奈的是,眼下、尽管汽车企业把价格一个劲地下调,各品牌从…  相似文献   

9.
行情快递     
聚乙烯市场形势分析尽管国内及亚洲多套装置因故停车,但受需求淡季、乙烯市场疲软及原油和石脑油市场一度下滑影响,2002年11月份聚乙烯市场总体呈现疲弱态势,资源不多但需求也不旺,价格小幅盘整。另外,由于2003年1月份进口聚乙烯关税降低,中国用户从2002年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的订货甚少,11月中旬后由于用户纷纷开始预购2003年1月份到港货物,而此时恰逢亚洲几套装置停车,聚乙烯行情在疲软了1个多月后价格开始有所上扬,亚洲主要供应商报价趁势提高10~20美元。2002年12月份低密度聚乙烯韩国货…  相似文献   

10.
业内专家预计,2005年初,2004年抑制汽车市场发展因素的作用会减弱,预计汽车市场将会有新一轮增长,我国汽车工业由超常规增长逐渐向较快速增长状态过渡,中长期看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十年我国汽车业将以10%~15%的速度增长,2010年将达到800万辆,2020年将达到1200万辆左右。  相似文献   

11.
综观2003年的尿素市场,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市场强势特征是否还会继续?2002年的尿素市场一改前几年的颓势变得异常强劲,1至7月一直呈现上涨态势,7月份时市场批发价超过了1400元/吨,一举创下了近5年来的最高价,在8月中下旬经过短暂的回调后,到9月中旬又开始第二波上涨行情,10月、11月在往年基本上都是全年价格比较低的月份,然而2002年却是屡创新高,冬储期间的尿素行情如此火爆,是许多人根本没有想到的。那么2003年尿素市场是否还会延续2002年这种火爆走…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摩配》2007,(12):24-25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国汽车业将走入结构调整时期,汽车产业将实现产业整合和重新布局,像中国的家电产业一样,中国汽车业在完成这轮整合后,整个产业将平稳发展,价格和利润率都将保持稳定,汽车产业价值链的分布将逐渐转向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随着私家车迅速进入家万户,中国汽修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汽车维修业和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在市场的洗礼中形成了利润丰厚的汽车后市场,  相似文献   

13.
1.中国汽车业重组条件不成熟 汽车业晶中国入世谈判中的重点产业,作为幼稚工业我国希望有更长的保护期.作为美国等国的强项,则希望中国能尽快降低关税,开放市场。有人感到担心,害怕在国外汽车冲击下,国内汽车业会陷入困境,大多数人则认为中国汽车不会垮,但必须尽快进行联合重组,组建规模更大的企业集团。国家计划以一汽、东风、上汽三家为核心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和6-7家骨干企业。作者认为,中国汽车业的重组条件很不成熟:中国汽车业散乱的行政特色非常浓重,市场力量无法扭转: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建立,有效的经营机制还未…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入世”,进口车将大幅度降价成了众望所归,消费者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2002年1月1日汽车关税大幅度降低。关税下调后进口车价格及其市场究竟有何变化?笔者近日到北京的几大汽车交易市场进行了实地采访。货源依然不足尽管许多媒体近日纷纷报道自1月1日关税下降后,进口车开始大量登陆北京市场,但在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进口车交易大厅,记者看到,和年前相比虽然产品有所增加,但整个大厅依然显得有点空荡,进口车品牌及车型依然很少,基本上是德国车和日本车。德国基本上又都是奔驰和宝马,而且几乎都是去年的库存车。日…  相似文献   

15.
何世斌 《董事会》2005,(4):74-77
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进入由一哄而上向全面整合建立新秩序转变的新阶段。汽车业美好前景仍然值得期待,汽车后市场的巨大潜力将被开发:目前汽车市场缺的不是用户,而是能够刺激用户购车且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消费者就在期盼着轿车价格的明显下调,以尽早一圆国人的轿车梦。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汽车关税下调的利好信息———中国承诺进口汽车关税到2006年7月1日减到25%,进口配额许可证到2005年取消———而且引爆了国内轿车市场的降价风潮:新年伊始,进口车降价成为汽车业的最大热点。进口车大幅降价给国产车带来了全方位的价格压力,继而导致多种国产车价格不断跳水。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左右,汽车就开始进入家庭。在我国,虽然人均GDP只有900多美元,但一些发达地区的…  相似文献   

17.
价格和消费环境一直是制约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进入新的一年,这两方面的因素并无改善的迹象,这种消费“死结”,使得消费前景不容乐观。价格“死结”:降价拉锯战的背后汽车降价一直是各方关注的敏感话题,今年1月份夏利在京的“优惠”举措,再次引发各方“汽车降价”的争论。于是,目前汽车消费似乎陷入这样的怪圈:一方面是汽车价格高,并且大大超过居民的实际经济购买力,消费者的汽车降价呼声也日益高涨;另一方面是国内大的汽车厂家依然统一口径,坚守“价格同盟”,不轻言降价。面对降价压力,厂家自有苦衷,并且也不无道理。但是…  相似文献   

18.
令人难忘的1999年即将过去,汽车厂商也到了"算总账"的时候,敏感的消费者似乎也在睁大眼睛等:汽车能不能降价,有没有大动作?可惜的是,1998年大张旗鼓降价的场面恐难再现了,真正的私车大场面极有可能在2O00年明朗化。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明年影响汽车市场的几种情况--WTO影响深远燃油税点燃热情11月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人世达成协议,中国很可能赶在明年年初加入WTO,届时,国内外汽车企业公平而激烈的竞争势必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国内企业结构调整步伐也会加快,"从国际竞争中锤炼出来一两个真正的国产品牌",这对中国汽车业发展有…  相似文献   

19.
《纺织服装周刊》2016,(32):50-50
问:请问对中国纺织市场的现状和未来有何看法?
  日光:服装纤维行业的严峻局势会暂时持续。在景气良好的时候会产生新的势力,但包括海外品牌在内,竞争变得激烈,今后优胜劣汰的趋势会更加显著。另一方面,产业资材行业的土木资材、汽车资材、水处理等的市场很稳固,今后也会继续成长。但产业资材领域变化的速度很快,尤其是汽车资材,需要密切关注会发生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2002年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好年成,涌现了许多高水平的有创新意义的新车,中国汽车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笔者了解到,截止去年12月31日,全国累计生产汽车32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8%;销售汽车324.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7.1%,其中轿车的产销均突破百万辆大关,分别达109万辆和112.6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55%和56%。与往年不同的是,私人购车在轿车消费中已经占主导地位。汽车消费成为去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可见,汽车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进驻家庭了,私家车也已不再是梦想。汽车行业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