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3.MTBF 分析MTBF 分析法是日本高桥义一氏提出的,很受日本设备维修学界的重视。MTBF 是Mean time befween failures 的略语,意思是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就字面来讲,它应该分析设备故障停机是怎样发生的。可是设备不仅因故障才停机,也有许多是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维修而停机的。因此,只掌握故障造成的停机就不能了解设备运转的实况。所以 MTBF 分析法要求把发生的各种维修类别,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设备状态监测维修是根据设备的日常监测、定期检查、状态监测和诊断提供的信息,经统计分析处理,来判断设备的劣化程度,并在故障发生之前有计划地进行适当的维修。设备状态维修被公认为设备维修方式中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采用设备状态维修可以及时掌握故障隐患并及时消除,从而  相似文献   

3.
四、设备故障规律 研究故障规律对制定维修对策,以至建立更加科学的维修体制都是十分有利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其性能或状态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而逐步下降,呈现如图2所示之曲线。很多故障发生前会有一些预兆,这就是所谓潜在故障,其可识别的物理参数表明一种功能性故障即将发生,功能性故障表明设备丧失了规定的性能标准。  相似文献   

4.
针对4M 12-66/0.2-36型活塞式压缩机滑道发生破损故障,车间设备技术人员立足自主维修,根据故障特点制定了详细合理的维修方案,通过巧妙的设计支撑钢套这一方法,成功修复了压缩机滑道故障。在节约了维修经费的基础上,探索了一条新的维修压缩机主机滑道的方法。对同行业丰富设备维修手段,提升设备维护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第三节设备的故障管理设备故障管理是设备状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修管理的基础。开展故障管理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故障征兆,及时进行预防维修,控制故障发生;对已发生故障进行记录、统计、分析,找出原因,研究对策,排除故障或进行改善维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及其有效利用率。故障管理不仅是设备部门的事,它几乎涉及到企业的所有部门,如得不到各方的支持和有效配合,是很难有效地实施的。人们习惯于头疼治头、脚疼治脚,  相似文献   

6.
在棒材轧制线上应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及时发现故障,精准确定故障位置、故障原因,给出科学合理的维修建议,避免设备发生重大事故,减少故障停机,降低维修费用,保证设备安全、经济、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7.
国外设备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七讲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RCM)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简称RCM)属于第三代维修管理的具有代表性的模式.这一设备管理模式强调以设备的可靠性、设备故障后果作为制定维修策略的主要依据.按照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模式,首先应对设备的故障后果进行评价、分析并综合出一个有关安全、运行经济性和维修费用节省的维修策略;另外,在制定维修策略时,自觉地以故障模式的最新探索成果作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维修、改造和更新,是提高设备完好率,使其在生产中处于最佳运转状态的基本措施.近年来,各工业企业都普遍重视这一工作.在厂、车间都设有设备维修分厂或工段,基本可以做到设备随时发生故障,随时修理.但是,由于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对设备的管理处于传统的模式下。其主要表现为:重视设备出故障后的管理,孤立地把重点放在维修阶段,不注意对设备的预修和技术改造,对设备如何更新更是很少考虑。因此,设备的使用年限远远超过了它的经济寿命.单就设  相似文献   

9.
维修工作的两大目标是:在费用优化的基础上预防故障的发生;排除已发生的故障。要实现上述目标,除要求设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外,良好的维修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维修性就是在给定的条件下,设备进行维修时的性能。按照美国学者布兰查德的观点,维修性就是设备在设计、制造及安装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固有的属性,它直接涉及到维修措施的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与精确性。维修性是一项设计参数,维修则是设计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设备结构的优化对维修  相似文献   

10.
自动生产线的准时维修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企业自动生产线故障停机时间长、维修费用高,以及与生产线相关联设备的协同维修和维修备件需求预测等问题,阐述生产线维修管理和改进现有同步维修思想.提出生产线准时维修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按20/80原则,选择故障发生率高、故障影响大的几种设备作为同步维修对象,建立同步维修模型并实现相关联设备的协同维修管理;建立关键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模型,解决维修备件的“高库存低服务水平”的矛盾,实现准时维修;针对不同设备采用不同维修策略,形成一个立体的维修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机泵是企业进行石油炼化的重要设备,其运转的稳定可靠性,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防性维修指的是通过对设备维修总结出的设备故障的特点,对设备故障进行提前维修。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所需要的维修费用较少,还能避免因故障导致的停工事件发生,促进石油炼化生产安全进行。文章对机泵预防性维修策略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设备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已经得到很大发展,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来讲更是一种保证。讨论机电一体化设备容易发生的故障及问题,展望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费用有效维修(Cost-effective Maintenance,简称CEM)是通过维修作业的费用—效益分析选择维修策略的管理方式。 费用有效维修的主要程序如下: 1.辨识和确定各种潜在故障 这种管理模式基本延续使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模式所提供的逻辑程序,它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辨识。 (1)功能——设备使用范围和功能、性能标准。 (2)功能性故障——功能性故障的表现形式。 (3)故障模式——造成每一种功能故障的原因。 (4)故障现象和作用——每种故障发生时的伴随现象。  相似文献   

14.
结合真空加热类设备维保管理现状,分析影响日常维保进度的因素。只有在故障发生前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才能有效降低维修造成的停机和备件采购产生的设备等待时间。以真空加热类设备为例,采用在线故障监测系统对设备进行多维度的参数监测。经过数据的采集、积累及分析,该系统能够对真空加热类设备进行有效故障预警并进行维修事前处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设备最佳维修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生产中,设备管理者和设备管理部门面临最多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设备维修,它对保证设备完好,恢复设备性能和精度,挖掘企业生产潜力,减少国家投资,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由于维修方式多种多样,针对设备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维修方式将是维修工作的关键。 一、设备在使用阶段可选用的维修方式 1.事后维修 设备使用到发生故障后才进行的维修,这种维修方式,是非常被动的,也是最原始的,有不少缺点,主要是停机时间长,停机造成的生产损失大。但这种方式修理费用低,可以缩小维修组织,对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医疗设备一直以来就是医疗和临床学科中不可或缺的客观因素之一,在从事临床治疗工作时,若发生医疗设备电路故障,将会对正在接受治疗的病患带来相当大的危害,同时也不利于医院未来的发展。基于以上原因,医院方需经常对医疗设备本身及电路进行有效的检查维修,才能杜绝危险事态的发生。研究维修人员如何判断医疗设备及电路是否故障以及相关的维修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大型锻压设备的管理方法,分别从设备常见故障项目内容、维护要求、备件管理与储存3个方面讨论、分析160 MN等温锻液压机运行特点。通过记录和总结设备两年内发生的故障项目和故障发生周期频次,制定设备维修管理计划和备件采购周期,做好备件报备与管理。设备管理人员根据维修计划按月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大幅降低常见故障发生的频次,保证设备可靠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8.
分析桥式双斗轮混匀取料机故障产生的机理,找出各零部件易发生故障原因。通过零部件改造、预防性维修等措施,减少故障发生,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利用现代设备管理与维修技术,针对柴油机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维护的实践应用方法研究。通过对柴油机运行常见故障分析,提出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方法与步骤,提供低压油路故障、柴油机不易启动故障、柴油机发生游车故障等具体诊断流程,阐明诊断与维修在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设备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重要功能模块及其实现,主要包括对维修信息的数据库管理,故障信息的获取、传送和修复后的信息核实以及维修信息的查询和统计,该系统对工厂设备的故障维修信息实现闭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