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许重光 《中国土地》2001,(10):39-41
中国土地盐田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最东端,1998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盐田区依山傍海,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风光优美,但地少山多,土地资源匮乏,全区真正可用于城市基本功能建设的土地总量仅14平方公里左右。新区成立之初,基础设施落后,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特区的总体水平,城市建设缺乏必要的资金保证。面对盐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于新《土地管理法》即将颁布之际成立的深圳市规划国土局盐田分局,与区政府同心协力,立足于盐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从土地经营入手,为城市建设筹措了大量的资金,不断完善和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讨论如下三个问题:1加大城市土地资源研究力度的迫切性。2城市土地资源的特殊属性。3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是实现节约和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充分运用地价经济杠杆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特殊的资源。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弟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把这句话引用到《资本论》里。这说明土地作为特殊资源、特殊财富,在几百年以前就被人们所认识。过去,人们只认识到土地的稀缺性、有限性,没有认识到土地的不可代替性。能源作为资源是有限的,但能源是可代替的,如发电时煤没有了可以用水力发电;石油少了可以用太阳能代替。但土地作为资源是无法代替的。城市土地是最昂贵的用地类型。我在香港时曾跟吴恒广拍卖师做过一次交流。他说,有一次他在香港拍卖一块地,一槌敲出33亿港币。土地是…  相似文献   

4.
开发区作为城市的特殊经济区域,是当前城市经济的增长点,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评价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布局、土地投入强度、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利用程度5个方面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区域对比法评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5.
用土地经营城市--土地收购储备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些城市积极探索城市存量土地由政府统一收购、统一储备、统一配置的土地收购储备新机制。城市存量土地必须由政府集中管理建立土地收购储备机制,是政府加强土地资源和资产管理,垄断和规范土地一级市场的一项举措。我国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政府享有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土地的权利。但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城市存量土地几乎掌握在使用者的手中,政府事实上失去了对城市存量土地的控制,土地市场比较混乱,并带来了一些突出的弊端。一是城市规划难以实施。由于政府未能垄断土地一级市场…  相似文献   

6.
借助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概念,对1991-2004年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根据信息熵和均衡度的变化趋势归纳出该时期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对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因子,得出影响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3个主成分:反映城市经济状况以及社会福利、反映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反映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密度,从而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置换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和城市规模控制、基木农田保护区划定决定了我国城市发展必然要走集约用地的道路,而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用地结构不合理状况又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空间,土地置换是现阶段市场经济下调整甩地结构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发挥土地级差地租效益是深化城市改革的经济保障.推进城市土地置换应搞好城市规划,明晰产权和土地资产评估。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国策的核心是保护耕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人多地少的格局不可能逆转,然而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保护耕地,缓解人地矛盾。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是保护耕地的必要措施,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防止强调特殊原因少划基本农田;二是要避免在划定基本农田后形成乱占滥用非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调控土地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土地使用分配必须服从上地利用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它是政府拥有的国有资产中最大的资产,经营城市土地,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土地,不仅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对改变城市面貌,增强城市竞争力,亦有其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经营好城市土地,从四方面作了系统的精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城区外土地所有权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法律规定我国只有两种性质的土地所有权,城市土地为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土地为农民集体限制性所有。但是,在城市市区以外的土地如何界定集体与国家所有,目前在立法和实务中均存不清楚甚至有矛盾。《宪法》第10条第1款、第2款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土地管理法》第8条也作出近似规定,并将归国家所有的城市土地的范围限定为“城市…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信息是充分和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具体建设项目选址的依据。按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市区范围内的城市用地地类代码为51A,城市内部不再细分。城镇地籍调查查清了每一地块的权属情况和用地性质,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但由于宗地的数量多、数据量大、宗地面积差距大,手工统计和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现状非常困难。应用GIS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和专题制图功能对地籍调查成果进行分析处理,可以较好地完成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2.
完善土地计划管理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郑拴虎,唐红冶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土地计划管理制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特殊群体,构成农民工主要要素有:农村户籍、具有土地承包权、从事非土地生产劳动、生活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1]。"农民工"这种特殊群体主要就是游离农村和城市之间,甚至成为农村和城市的"边缘群体",因此可知农民工很好的融入城市中还面临很大的困难。本文针对农民工在城市融合中面临的困难进行研究,提出农民工难与城市融合的根本要素就是缺失文化资本。因此,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为累计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14.
建立可持续发展国土利用机制首先,基于我国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所引发的严重而复杂的城市土地问题,以及城市边缘农用土地不断被侵蚀的严峻形势,对城市土地利用应积极发挥城市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用途管制的作用,建立土地估价和土地增值管理体系,对城市土地进行级差地租...  相似文献   

15.
愈演愈烈的信息革命正深刻地影响着城市,传统的城市功能正在发生着深刻地转型,城市土地使用模式随之发生着变化。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未来长远发展建设的土地使用的依据,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性纲领,当前正在进行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目标是2020年的上海空间发展和土地利用模式。为了在将来的发展中赢得主动,必须未雨绸缪,从长计议,在上海总体规划修编中超前考虑信息化对城市土地使用的影响。根据发达国家城市的经验,信息化将引起土地使用模式发生变化1、土地使用郊区化工业化时代,集聚效益、规模效益是决定生产的主导因…  相似文献   

16.
大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方法研究陈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计划1.1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综合平衡首先必须加强政府对市域土地利用总体结构布局的科学调控和引导,进行城市土地资源优化利用的策划,实现合理用地和供求平衡。确定各产业配置及保...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城市经营概念及资产重要性的阐述,引入城市土地经营的理念,分析了城市土地经营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建立委托——代理机制的城市土地经营创新新思路,并对城市土地经营收益分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上海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经济城市,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长率高于全国的平均值。但是,上海人均土地面积不及全国平均值的1/4,人均耕地不及全国平均值的1/3,上海土地面积只有天津的56%、北京的37%。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土地资源已成为上海未来发展与城市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殊资源。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土地资源的配置及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急剧膨胀,土地的集约利用是个重要的课题。通过对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研究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关系,指出合理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地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利用土地市场进行土地资源的配置是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简要介绍复杂性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的特点,文章分别论述了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的特征和复杂性研究的方向,为更有效地进行城市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