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公共政策价值分析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政府一公共政策,其中主体是政府,客体是公共政策。政策之于政府的意义和效用在于它的实施推行过程中使政府得到满意的利益分配;第二层次:公共政策一群众,其中主体是公共政策,客体是群众。群众之于政策的意义和效用在于,群众中社会公共问题在公共政策的指引和推行中得以解决。就公共政策的价值而言,赋予公共政策利益优先的价值取向,在利益优先的前提下,选择、分配、综合和落实利益,最终达到平衡利益,解决公众问题。以利益为基础的公共政策价值分析无疑揭示了公共政策的本质,也为公共政策价值判断建立了一个客观参照系,为政府行为的良性循环引领方向。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作为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与政策制定初衷相悖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偏差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公共政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政策科学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由实证主义向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变迁,在公共政策研究重拾对民主的关注后,作为替代性政策过程理论之一的政策反馈理论逐渐兴起。该理论认为,政策科学应当更加关注政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内生性。政策不仅是政治系统的产出,也是政策过程的输入因素,已有的政策能够重塑政治过程,并影响未来的公共政策。政策反馈理论缘起于政治学中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其理论特色是强调政策本身在政策过程中的本体论地位,并思考已有政策对于政策过程的影响途径和机制。文章在较为全面地追溯政策反馈理论的起源、基本主张与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归纳出该理论的整体分析框架,探讨研究政策反馈的途径,并总结该理论目前发展的贡献、局限性和未来前景,为我国公共政策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政策执行的主体之一,担负着地方政策目标完成的重要责任.研究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行为的规范化途径,对于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地方政府视角,发现其政策执行中的偏差行为,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经济中的垄断与公共政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云 《当代财经》2006,(3):11-16
反垄断法规和管制政策是政府对市场竞争行为进行干预的主要手段。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与传统经济中的垄断是不同的,理解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模式是正确分析和制订政府公共政策的前提。本文从反垄断角度出发,对网络经济下的政府公共政策进行分析和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6.
2001年6月,管理层推出的"国有股减持"政策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重新评估这一政策,揭示出该项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中存在政策主体不完全、政策客体利益被侵犯、政策问题模糊和政策环境不成熟等诸多弊端.管理层在该项政策推出过程中的"单边主义"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也大大降低了管理层的公信力,是一个多方共输的政策结局,并促使这一公共政策迅速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分析包含对设计周全的政策方案进行营销分析,以提供政策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相互衔接的思路与技术,这也是我国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的薄弱环节。中共十八大后各级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对广大人民群众愿望与要求的回应,这与现代营销理念在本质是相通的。公共政策营销是一种顾客(公众)导向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体系,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引入营销思维和工具有助于创新政策沟通方式,塑造政策共识,促成政策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契合,以化解阻力、营造助力,达成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8.
刘丽 《经济研究导刊》2011,(27):246-247
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的关键环节之一,政策执行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网络舆论的影响正引起各级决策者的关注。为了体现政策制定的民主性与公平性,决策者网上广泛征集意见,可是网民群体的复杂性及网民行为特征的特点,又给政策制定带来了不小的难题。如何客观地看待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探讨如何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既扩大公民有序参政的难题,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又能维持公共机构的相对自主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国家和政府行为,在不同的时空内可以发挥向度不同、类别不一、程度不等的功能。在中国社会转型、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政府的行为和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公共政策的功能也在转变。在转型时期,政策除了要发挥导向、调控、分配等基本功能外,还要发挥社会的公平正义、变革求新等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0.
著名政策科学家约翰·W·金登的“多源流框架”作为西方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较广的工具之一,对公共政策分析具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力.以我国于2010年5月出台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为例,运用金登“多源流框架”的分析路径,可以清晰地呈现我国网络交易管理政策议程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11.
对于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标准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方面。标准竞争对于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促进技术进步具有积极效应,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政府公共政策主要作用在于:强化市场竞争形成产业标准的机制;抑制"锁定"或"过度惰性"的负面影响;限制企业不合理的垄断行为;实施正确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国际标准竞争政策,以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雷德雨 《当代经济》2016,(10):118-119
公共政策评价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微观经济计量学分析框架,及其在公共政策评价方面的运用进行了述评,并对这一分析框架在我国公共政策评价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相关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执行一直是公共政策理论研究的重点和难题之一,制定好的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不确定的阻力,致使政策执行的过程和结果偏离政策目标,其原因包括了政策本身的因素,以及政策执行主体的缺陷。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形成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理论体系,有利于解决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分化社会造成了文化和价值以及利益的多元化,这对以福利经济学为基础尤其是以卡尔多-希克斯补偿原则为标准的政策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现代社会的人的偏好多样性以及公共政策的价值多元化,使公共政策在发展出新的评价方法的同时,也对福利经济学围绕消费者假设对人的行为选择模式做出的简化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5.
在公共政策分析的阶段论中,公共政策议题选定是社会问题走向政府议程的关键环节。R.科布和C.埃尔德在区分了不同政策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政策议题选定策略——扩散议题战略:通过以适当的界定议题为基础,并积极利用象征和大众媒体来使议题扩散从而进入政府议程;该种战略与参与式民主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为我们在公共政策议题选定中如何确保公共政策之公平与正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具有实践上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物流政策体系:缺失与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 物流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实现全社会物流的高效运行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公共政策,以及政府对全社会物流活动的干预行为。具体包括有关物流的法律、法规、规划、计划、措施(对策),以及政府对全社会物流活动的直接指导等。物流政策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完善的物流政策体系一方面可减少或降低物流的外部不经济,如交通  相似文献   

17.
黄凡真 《大陆桥视野》2011,(22):137-138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复杂的环境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偏差,而其中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直接决定了公共政策最后的成败。本文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偏差行为的表现入手,探析产生这些偏差的主体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以保证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资源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已形成共识,我国典型资源型城市大庆的发展关系到黑龙江省乃至国家的发展。如何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进行科学的公共政策决策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在大庆经济转型中的公共政策导向关键在于加强地区财税政策支持,优化产业政策并完善其他相关配套政策,其中主要包括扩大增值税转型试点范围,建立专项补偿资金,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公共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9.
对公共政策的信任程度,不仅会影响个体的政策参与决策,还会对个体的长期经济决策产生影响。为分析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政策信任度对农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决策的影响,并对比了政策信任度对参保与未参保家庭经济决策的影响差异。在理论部分,本文使用生命周期模型,分析养老保险待遇预期对参保行为和家庭决策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待遇预期随历史待遇信息变化而调整,进而影响参保决策;因可以补缴参保,新农保待遇变化会影响未来预期效用,从而也会影响未参保者的决策;参保后,新农保待遇变化会通过影响待遇预期进而影响居民的储蓄和劳动力供给决策。在实证部分,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对理论进行检验,并以老农保参保、村庄参保率和待遇水平为历史待遇的代理变量。结果表明,历史待遇水平越高,新农保参保概率越高;待遇信息影响了参保和未参保群体的储蓄和劳动力供给。总之,政策信任度会通过影响预期来影响政策参与和相关个体的长期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20.
在危机状态下,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的重要工具对于危机化解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而公共政策的高效执行需要有效的公共政策传播作为保障。当前,中国危机状态下的政策传播有党政系统内部的直线传播模式、政策宣传模式、公众信息模式和压力模式等四种传播模式,主要存在政策传播不及时、政策传播不准确、政策传播覆盖不全面、政策传播反馈机制不健全四个方面的不足。我们应以传播受众为中心重组传播主体、整合传播内容、选择传播渠道,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模式,不断提高政策传播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