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结束前,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制造业和世界贸易积累,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其他国家为实现贸易结算以及维持汇率稳定,必须储备大量美元,因此,美元自然成为世界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又被称作"牙买加体系"或"布雷顿森林体系II"。其区别于国际货币史上其他时期国际货币体系,如金本位制、英镑本位制等的核心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提供国际价值尺度职能(即为国际交易提供计价单位)、国际流通与支付职能(即提供国际清偿力)和国际储备职能(即为各国央行提供外汇储备),因此美元成为了事实上的世界货币。尽管由于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美元与黄金脱钩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却因牙买加体系对其继续履行世界货币三大职能的确认而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和美债上限问题再次将各国目光聚焦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反思当前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监管模式,以及其中的弊端. 金融危机前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成效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问题的国际谈判成果,其固有缺陷是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对称(王华庆,2010),依靠美元这一主权货币对世界经济进行调节,由此美国的经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牙买加体系诞生,将解决美元本位制存在的问题和僵化的汇率制度.但美元的国际本位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仍得以延续,因此牙买加体系并未根本解决"特里芬两难".1999年欧元诞生,发展成唯一能与美元抗衡的货币,但是在所谓的"后牙买加时代",储备多元化同时也意味着各国货币协调难度和运行不确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杨晨泽  阎治淼 《经济师》2011,(11):83-84
文章以蒙代尔的货币星云学说为理论基础,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景下,探讨中国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文章认为:建立超主权货币和亚元制度具有不可实施性,逐步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形成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多元化的储备体系才是中国进行国际储备货币改革的最优选择,而改革的第一步是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  相似文献   

5.
陈建奇 《经济研究》2012,(4):113-123
主权信用货币是否注定充当国际储备货币面临两难,尚缺乏严格的理论与实证。本文的贡献在于,证明了在现代国际货币体系下,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储备保持稳定性的条件是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实际经济增长率大于或者等于通货膨胀率与国际储备货币收益率之和。以美元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现代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国际储备长时间偏离保持稳定性的可持续水平,这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提供了新的解释,当前的美元困境也得到了经验验证。对此,我国必须深入研究美元主导的巨额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性问题,同时构建保持国际储备货币稳定性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美元价值的走势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贸易和资本市场的波动。用来衡量美元强弱程度的美元指数自2001年7月5日达到120.90高点后,便历经了长达10年的茫茫熊市。至于美元的未来走势如何,大家都给予了最大的关注,可以说它是经济、金融市场的"定海神针"。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然不如从前稳定,金融危机的爆发触动了美元的霸主地位,欧元的崛起似乎对其地位产生了更大威胁.作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欧元虽然已经具备一些优势,然而要撼动美元的霸主地位,其实力还显得不足.不过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成为必然,改变美元独大的外汇储备格局已成为必然,欧元的出现将加快全球外汇资产继续向其他货币分散部署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元的单极储备格局.  相似文献   

8.
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问题,即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银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解决该问题的不同制度安排,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的宗旨之一.此次金融危机表明,这一问题不仅远未解决,且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反而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9.
一、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美元化趋势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美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欧元、日元一度大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苗头,但美元依然是国际主要储备货币(占60%以上)、主要结算货币(约50%)和主要外汇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货币体系在经历了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实践后,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刻——美元本位制。在二战大发横财的美国确立了霸权地位,经济上的一枝独秀使得美元本位制大放异彩。然而,由于美元流动性过剩和全球性通货膨胀的积累,2007年美国的金融泡沫终于破损,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被提上了日程。在简单分析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缺乏可能性之后,提出在目前国际环境下,任何一国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都无法避免"特里芬难题",建立一种超主权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经济及金融环境遭受危机困扰下,美元国际储备币地位不断下降,欧元和日圆的外储比量不断上升.随着美国双赤的剧增和美元的超发泛滥,以及新兴经济体的不断崛起壮大,美元地位将会继续削弱,美元储备和结算全球贸易与资产的时代正在结束.未来,国际货币体制何去何从,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分析了美国国际储备地位内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而提出了一些替代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美元本位、全球经济失衡与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升级和深入,世界各国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的美元本位制为线索,对美元本位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时期所导致的三次大规模的全球经济失衡进行分析,并对每次经济失衡后的调整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进行探讨。文章认为以美元本位制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将难以维系,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了各国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发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暴露了美元独大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即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国际储备不利于保持全球金融稳定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首先,把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在一国的经济地位基础上,一旦该国经济地位发生变化,国际货币体系也必然随之动荡.  相似文献   

14.
美元储备货币体系的运行及其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元主导下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进入新的变革时期,美国国际收支日益呈现非均衡性,造成美元国际环流异常膨胀。美元主导的储备货币体系带给储备货币发行国特有的利益,却给非储备货币发行国带来损失。一定时期内仍然需要继续维持和完善以美元、欧元等为主导的多元储备货币体系,但要积极寻求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国际政策协调与监督机制,有效治理和监控跨国金融机构和资本流动,进一步加强区域和跨区域经济和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5.
美元与欧元国际储备地位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中,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中的比例为64.5%,而欧元的比例为14.6%.远远低于在欧元启动时人们的预期。欧元目前的地位是否反映了欧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应有的地位?本文试图从国际贸易需求的比较,币值稳定性的对比,以及货币收益率的对比来解析欧元目前在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世界货币美元在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成为美国掠夺其他国家的发展成果的重要工具。从本世纪初以来的美元贬值并没有超出美国和美元持有国的承受范围,也并非经济基本面因素所致,美元还有可能回到强势的位置上来。而从欧元、日元和英镑等其他世界货币来看,全球要颠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不现实的。但就长期而言,美元必然会随着美国整体实力的相对衰落而影响减小,但其霸主地位仍难撼动。  相似文献   

17.
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是美元本位。但美元本位制本身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导致世界经济的发展陷入一种经济增长→贸易失衡→信用扩张→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膨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循环过程。本文在简单阐述国际货币体系沿革的基础上,从贸易分工、内在调节机制、货币层面、储备货币、政策协调和成本分摊以及贸易失衡的调节机制方面论述了美元本位制的内在脆弱性,指出正是其自身的因素导致世界经济的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8.
牛晋玲 《经济论坛》2003,(15):72-74
自从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崩溃以后,国际货币体系便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目前的多元化储备的浮动汇率时代。起初人们认为这种没有体制的体制迟早会被一种崭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所取代,然而出乎预料的是,即便经过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打击,它也没有丝毫显示出解体的迹象,其生命力反而愈加旺盛了。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意味着货币间的汇率不再有固定的基础,这一固定的基础在国际金本位制下自动维持在黄金输送点之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依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个国际货币纪律的监督者,人为维持在平价的上下…  相似文献   

19.
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美元霸权的基石,而美元霸权并没有随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的瓦解而告终,反而使其地位得以强化与延续.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美国实体经济和金融界都受到了较大的打击,但美元的霸权地位在短期内还是难以改变的.本文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美元能得以保持其霸权地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事实上是以美元为本位币、美国为体系最主要核心国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在目前的体系中关元、欧元、日元等共同构成国际储备货币组合,但这些国际货币之间有层次上的差异,美元处于支配地位,是最强大的国际货币即体系中的“关键货币”。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有五大特征,即黄金非货币化与美元主导、汇率制度弹性化、区域货币合作化、储备货币多元化和货币金融市场一体化。同时存在四大问题,即权利与义务不对称、国际货币体系流动性过剩、汇率过度波动性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寡头垄断。对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努力弱化国际货币的单一性垄断,积极协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组合体系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