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时光荏苒,在信息化的浪潮中我们迎来了21世纪。我国大专院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后勤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食堂信用卡作为后勤服务现代化的标志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它的安全、方便、快捷深受广大师生、员工的欢迎;电子收银系统真正做到了日清月结、安全可靠,极大地提高了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堵塞了“跑冒滴漏”,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张浩  姚振民 《经济问题》1989,(12):44-45
近一个时期,人们对于企业承包制(?)说纷云。有的人只看到承包制存在的问题,因而怀疑承包制,非难承包制,主张改弦易辙,予以否定。笔者通过对运城地区二百多个承包企业的调查研究,认为还是完善企业承包制好。首先要坚持、稳定承包制,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承包制暴露出来的严竣问题和弱点,进而总结经验,积极探求完善承包制的办法,使之不断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3.
正确处理服务与有偿的关系孙梦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企业非生产性的后勤服务单位和所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要创造条件逐步分离出去,形成社会服务体系”。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的生活后勤与主...  相似文献   

4.
邬敏燕 《经济师》2003,(7):99-100
随着高校后勤服务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后勤服务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 ,通过对后勤服务企业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 ,将从一定程度上对“内部人控制”现象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后勤保障,是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规范的后勤工作,以确保该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运行。因此,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那么,如何做好后勤工作,就成为当今各大公司面临的重要课题。生产和后勤是支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做好安全服务是后勤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职能分工看,后勤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及时的物质保障和服务保障工作,企业将失去基础和动力。所以,要做好企业后勤服务,必须有创新的服务理念、服务能力和服务机制,不断改善现有后勤服务的内容、方式、方法,使之更加科学、规范、标准,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钟陆文 《经济论坛》2004,(13):51-52
竞争视角的企业战略是指通过建立有利的、持久的市场地位打败甚至消灭竞争对手,由此获得竞争优势。这种观点的核心思想是,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某些活动或环节上胜过竞争对手,由此,企业就应该在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与销售、技术研究与开发、后勤服务等方面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相似文献   

7.
李树 《经济纵横》1989,(11):34-41,19
<正> (一)1、企业承包制,是亿万中国人民总结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制的成功经验,在工业企业管理制度方面的一个伟大创造。承包制在吉林省已搞了七年,全国大面积推广也两年有余。今天,又重新提出“坚持和完善承包制”的问题,不仅是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的慎重之举,也是基于对承包制实践正反两方面效应的反思。正确地实事求是地研究承包制,寻求走出困境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已成为当前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说,走出这一步事关大局。2、关于承包制的功效,过去已经谈论许多。从基本方面来说,①承包制通过契约管理,使企业摆脱行政机构的附属状态,有利于政企职责分开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满足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②  相似文献   

8.
杜锡全 《经济师》1994,(2):21-22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杜锡全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与西方股份制经济存在五个方面的区别。我国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搞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在实践中要注意三个问题。当初,在国有企业中推行经营承包制时,经营承包制被夸成“一朵花”...  相似文献   

9.
一个企业需要有一种精神,首先作为企业主体的职工要有职业精神,否则企业就会毫无生机,而一个毫无生机的企业又凭什么去开发新的产品,又有什么能力去占领产品市场,又怎么能为市场服务呢?而没有市场的企业就只有死路一条,这就是时代为什么要呼唤职业精神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职院校食堂采取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或路径,但食堂作为为师生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其本质没有变。如何日让食堂承担起应付的责任,服务好广大师生,需要值得探讨。本文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食堂经营准入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吸纳学生参与食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浅显总结。  相似文献   

11.
从改革开放到1992年,中国市场可以概括为“农运会”时代。改革开放伊始,刚刚洗脚上田的农民兄弟们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中国乡镇企业创下了中国工业三分天下的辉煌。国有企业刚在向过去苏联模式的告别中进行朦胧的探索。“农运会”有很多中国特色的名词,如承包制、满负荷工作法、船小好调头等。那时候中国企业在管理上的求知很难说顾及章法和体系,企业在埋头苦干中捡到现代企业管理只言片语的思想和方法,只管边学边用。  相似文献   

12.
吴正 《经济师》2006,(4):292-29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索。其“市场取向”的改革经历了以企业为中心环节的“放权让利”、实行“承包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几个阶段,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国有企业三年聪困目标基本实现。许多企业通过改组改造而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其他一些企业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为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积极努力。温州冶炼总厂(以下简称温冶)就是其中一例。笔者在该厂工作多年。现以温冶为例来阐述温州的国有工业企业应如何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谋生存、求发展的。笔者希望以此能促进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深化,重塑温州冶炼新形象。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广西师范大学后勤服务集团的企业文化进行研究,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企业文化的优点和不足,提出创建高校企业文化的建议及措施,为其建设良好的高校企业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酆瑞 《经济研究导刊》2013,(33):277-278
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多数高校食堂逐步去除公有制模式下冗杂的行政后勤管理制度,转而采取食堂外包制度,即将食堂经营权对外承包给企业,由企业直接进行经营。外包情况下食堂外包制度容易产生诸多风险,例如食品安全、火灾等风险,这些风险需要恰当的风险管理方法,以达到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保障的风险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 承包基数是承包制的基石。研究承包制,要重视研究承包基数问题。稳定、发展承包制,要着重解决好确定承包基数问题。无论理论探讨,还是实践要求,承包基数问题关系到承包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以及能否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一、确定承包基数要避免偏高偏低承包基数,是资产所有者暂时出让一定时期的资产使用权由企业创利而获得的收益;也是对承包经营者责任与义务的界定。它是联结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关系的纽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企业的留利水平、经营者和职工的收入多少,是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企业中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关键。当前确定承包基数的一般做法,是以每个企业承包的前几年平均或上一年的实现利润或上缴利税为基准,来确定财政上缴的承包指标。这种做法,就一部分企业来说是合理的,特别是通过招标竞争所确定的承包基数更合理些。当然,在一部分企业也确有不够合理的现象。有一部分企业,原来经营比较好、经济效益比较高,因其基数高承包基数也就高;也有一部分企业主要是在小型企业中,原来经营比较差、经济效益低,因其基数低承包基数也就低。或者是,生产价高利大产品的企业,利税增加相对比较容易:生产价低利薄产品的企业,利税增加相对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6.
《经济纵横》1990,(5):27-32
<正> 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按照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对国家与企业责权、利关系的全面调整。在责、权、利诸方面关系中,利益分配关系是核心。国家与企业利益分配关系主要是通过承包基数来界定的。因此,在“承包条例”中把“包死基数,确保上缴,欠收自补,超收分成”做为承包的基本原则。包死基数,既是推行承包制的利益启动功效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承包制发展过程中暴露的弊端最突出的地方。因此,完善承包制,重点也是完善承包基数的核定、考核办法。这是关系到承包制能否坚持、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试图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海东 《经济问题》1989,(12):40-41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着重在企业承包责任制等方面深化和完善改革。这是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当前的企业承包制有哪些弊端?如何进一步完善,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企业承包制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好形式。它对于制止经济效益滑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推动企业经营机制健全有着重大作用,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承包期限较短,极易造成承包者的短期行为,当前企业承包,一般承包时间为三年,少数企业甚至只有一年,由于受承包时间的制约,承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其目的是要减轻学生负担,建立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立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经营机制。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则是实现社会化方向目标的有效载体。在后勤服务实体的建设过程中,从高校后勤行政管理型的“福利型服务”到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性服务”,要经历深层次的演变,思想政治工作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朱生全  陈平 《经济问题》1994,(11):46-47
小型企业的出路在于股份合作制朱生全,陈平企业改革特别是小型企业的改革,已经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承包制、租赁制、国(集)有民营等一系列的探索,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小型企业的出路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在小型企业中实行股份合作制,建立新的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20.
用客户关系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锁通  潘萍 《经济论坛》2001,(20):33-34
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蕴育于企业文化,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它有三个基本特征:①用户价值,即核心竞争力能够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②独特性,企业的任何一项专长要成为核心能力,必须独树一帜;③延伸性,核心竞争力犹如一个“技能源”,它能为企业延伸出一系列相关的领先产品或服务。企业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并获取丰厚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