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1998年开始启动积极财政政策,向4家国有商业银行以承购包销方式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1999年和2000年又分别发行1100亿元和1500亿元长期国债,3年累计发行3600亿元。到2001年,我国通过发行长期国债增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已连续实行4年,远远超过西方经济学界对这种赤字财政政策可持续时间的预测。那么,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如何?还有没有发展空间?一.实施效果尽管我国已连续4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但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并不高,2000年底约为15%,低…  相似文献   

2.
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当年的国债发行量仅为48.61亿元,而到了1994年,国债发行量便超过了1000亿元,1998年国债发行额就为3891亿元,如果单纯从国债规模数量考察,我国的国债规模似乎已经“失控”。但评价一国国债规模是否适度应该采取相对规模指标,最常用的是国债负担率、债务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三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人士指出,2003-2007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从32605亿元增长到77608亿元,占GDP比重从24%上升到约30%。而2006年21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3%,50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9%。这表明,当前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债规模与应债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迅速扩张,到1996年实际发行规模达到2050亿元。较1995年发行规模的1570亿元上升了30.57%。国债是由中央财政赤字积累而来的,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深入发展,需要财政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财政收入增长低于财政支出增长的  相似文献   

5.
1998年以来,湖南省房地产业发展很快。全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从1997年的34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50.9亿元。年均增长34.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49%提高到11.2%,占GDP的比重从1.1%提高到3.4%。200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65.5亿元。同比增长73.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16.1%,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0.6%,是投资构成中最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国债筹资成本优化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我国国债筹资成本优化研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近年来,我国的财政赤字与国债发行量在不断扩大,1997年财政赤字为530亿元,1999年增至1803亿元,2000年中央财政预算赤字已高达2299亿元。从1990年~1997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年均增长26.65%。与此同时,由于国债发行利率过高,发行的利率期限结构不合理造成国债筹资成本居高不下,财政的债务本息支付任务越来越沉重,年度还本付息额占年度国债发行额的比率由1990年的50.71%,增长到1997年的78.81%。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我国实施税收政策调整的必要性1998年6月,针对内需严重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形势,中央果断决策: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主要举措是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1000亿元专项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实施一年来,客观地说,已经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成效。1998年1000亿元国债加上1000亿元银行配套贷款拉动经济增长l.5个百分点,为保证GDP增长78%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应当看到,政府投资的增加并未达到预期效果。1999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8%,但是由于民间消费缺乏热点,且人们未来收入预期偏低,支出…  相似文献   

8.
借鉴国内外经验解决我国高校资金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从1998年的341万人猛增至2005年的1562万人,8年期间在校生规模增长了约3.6倍。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促使教育经费支出规模迅速膨胀。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规模从1998年的518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2021亿元,7年间教育经费支出增长了约2.9倍,年均增长约25.5%。而与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相伴的是,在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结构中,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比重不断降低,同时,高等学校融资比重不断上升,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49449亿元,比上年增收11813亿元,增长31.4%。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比2003年翻了一番多,增收额接近2000年全年收入总额,增幅为1994年以来最高水平,月收入规模都在3000亿元以上。2007年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达20%多,较2006年提高2.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1996年,浦东新区加快功能开发和形象开发,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GDP510.2亿元,比1995年增长20.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4%。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增长38.6%;全年新区商品零售总额140.2亿元,增长27.3%;职工月平均工资比上年增长14%。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已有5年了,所取得的成效已得到公认。随着国家财政负担的逐步加重和国债总规模的逐步扩大,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步淡出,似乎是自然的事,但是,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风险更大,时机尚不成熟。一、关于财政风险的问题1.财政风险的现实情况在通常情况下,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的财政风险,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另一个则是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债务负担率)。先看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1998年之前,我国财政虽有赤字,但为数不大,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基…  相似文献   

12.
王娜 《中国审计》2002,(5):10-12
政府采购在许多国家已经施行多年。我国的政府采购1996年开始试行,1998年全面铺开。根据国际公认的政府采购规模,政府采购支出一般应占财政支出的30%或占GDP的10%左右。据统计,我国的政府采购规模1999年为130亿元,2000年为328亿元,2001年达600亿元,今后还应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但在政府采购制度推进过程中,我们不能不看到一些问题,如政府采购  相似文献   

13.
《辽宁经济统计》2007,(10):39-39
据北京市统计局对2006年GDP初步核算数据进行修订,初步核实结果显示:2006年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7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12.4%;上缴营业税46.4亿元,占全部地方营业税的10.1%。金融业已成为首都支柱产业,金融业规模和比重均居全国大城市第一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辽宁经济统计》2009,(2):41-41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达到3710.2亿元,比上年增加707.1亿元,增长23.5%,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49%,再创历史新高。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2113.5亿元,比上年增加425亿元,增长25.2%,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25%,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袁剑 《上海房地》2003,(5):28-31
上海房地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发展规模,开发投资不断增长,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2001年,上海市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308.5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6.2%。房地产业已经显示出了对国民经济的强大拉动力,成为第三产业中继金融、保险业之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上升最快的行业。  相似文献   

16.
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政府国债发行规模逐年增加。1998年发行规模为3708亿元、1999年为4015亿元、2000年为4657亿元,2001年为4880亿元。但长期以来,我国发行的国债是以3-5年的中期国债为主,很少有10年期以上的长期国债和1年以内的短期国债。从1981年国家恢复国债发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推动,娄底市房地产业快速发展,2002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38%,占国家投资比重的42.3%,占GDP的比重为3.48%,2003年上半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78亿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上海房地产业增加值781.64亿元,比上年增长8.7%,占全市GDP的6.5%,比重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从2005年的8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96亿元,年均增长36%。五年累计完成采购额1156亿元,节约资金153亿元。2010年,全省政府采购额比上年增长29.6%,约占当年全省GDP的1.96%,占当年财政支出的14.3%,节约资金53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1.8%。”河北省财政厅副巡视员牛金禄在接受专访时用一串串生动的数字概括了五年来河北省政府采购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及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若愚 《企业活力》2004,(10):51-53
<正>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据中国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IT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2%。据测算,198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九位,1996年排名世界第五位,1999年位居世界第三,近两年规模接近第二位的日本。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17800亿元,分别占全年GDP的比重为17.38%:工业增加值为2980亿元;占GDP比重仅为2.91%,而美国、日本、韩国分别为5.34%、5.15%、12.58%,我国与之相差甚远。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