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TO“蓝箱”政策改革对欧盟农业支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WTO新一轮农业谈判中“蓝箱”政策改革,估算了欧盟“蓝箱”政策支持水平和强度以及欧盟农业国内支持水平,评估了WTO“蓝箱”政策改革和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对欧盟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WTO“蓝箱”政策改革对欧盟农业政策会产生约束作用,但不会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产生根本性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国外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做法、原因及借鉴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做法,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和保护环境等。按照世贸组织规定许可的直接补贴,直接补贴是国内支持措施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免于削减承诺,也不纳入削减承诺的计算,分别划归为“绿箱”政策和“蓝箱”政策。直接补贴措施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中获得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对我国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WTO蓝箱政策改革对美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分析了WTO新一轮农业谈判中蓝箱政策改革变化,估算了美国蓝箱政策支持水平和强度以及美国农业支持水平。研究发现,WTO蓝箱政策改革不仅对美国农业政策不会产生明显约束反而为美国调整农业政策的支持结构和支持水平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4.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规定了不需进行削减的"绿箱"政策,认为"绿箱"政策不会对农业生产和贸易产生影响,但并不是"绿箱"政策中所有的支持措施都没有贸易扭曲作用,其中具有较大贸易扭曲作用的是不挂钩收入支持措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的不挂钩收入支持的贸易扭曲作用也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关注,尽管美国认为不挂钩收入支持措施符合"绿箱"政策标准,但实际上这项收入支持措施能够对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多哈回合谈判再次要求削减黄箱政策背景下,通过量化比较分析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多哈回合谈判前后农业支持政策结构变化趋势,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支持政策改革提供方向借鉴。[方法]使用OECD农业政策评价指标对比分析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4个国家和地区农业支持力度、支持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创新农业支持手段以替代市场价格支持,加快农业支持政策的市场化转变,强调支持政策与资源环境保护的交互作用,注重对农业知识和创新体系的资金投入。[结论]我国应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减少市场价格支持比重,创新支持工具并强化政策间的协调性,优化一般服务支持结构,加大对农业知识和创新体系的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出口破"壁"政府大有"作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文秀 《农业经济》2006,(11):78-80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外实施的“绿色壁垒”成为困扰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首要障碍。据商务部调查,我国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绿色壁垒影响,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出口受阻的产品从蔬菜、水果、茶叶到蜂蜜,进而扩展到畜产品和水产品,其中欧盟国家对我出口冻虾、水产品、茶叶、禽肉、果汁等产品设限,美国对禽肉、水产品、蜂蜜等产品设限,日本对我出口蔬菜、蜂蜜、贝类、禽肉等产品设限。以近两年日本实施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为例,2004年5月,日本农林水产省以从我国进口的鸭肉中检出禽流感病毒为由。全面停止了自我国进口鲜冷冻禽肉产品,仅接受我国国内3S家企业的禽肉熟制品,已经到达港口但尚未通关的产品也只能全部被运回。造成当年我国家禽产品出口仅6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3.6%,全国上千家肉鸡企业因此蒙受巨额损失。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农业政策沿革的再梳理,利用WTO国内支持通报数据,对日本农业国内支持水平与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显示,日本按照《农业协定》要求大幅削减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因此国内支持总水平较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幅下降,但仍处于高位水平;"黄箱"支持呈现"U"型变化,"蓝箱"支持大幅增长,日本所有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水平持续增长,1998年以来并没有实质性下降,高支持、高保护的农业政策也没有本质性变化;2001年以来实际综合支持量最高仅相当于其约束上限水平的18.5%,其"黄箱"政策空间巨大,不可能突破现行农业国内支持规则;农业政策支持突出重点、有保有放,"黄箱"支持集中于猪肉、牛肉、牛奶、食糖,"蓝箱"支持集中于大米,"绿箱"支持以一般服务、环境计划下的支付、生产者退休计划下的结构调整援助为主。  相似文献   

8.
对构建我国农业支持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汪文 《农村经济》2003,(2):46-47
一、何谓“绿箱政策”WTO的《农业协议》将成员国对农业的财政政策分为“黄箱政策”、“蓝箱政策”和“绿箱政策” ,对其采取的态度分别是 :限制、有限限制和允许。“绿箱政策”即农业支持 ,是对贸易不发生或最低程度发生扭曲的政策 ,包括财政公共支持和绿色补贴 ,如在农业基础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对农村科研、技术推广和农民职业培训等财政投入 ,对农业自然灾害的救济支付、公共产品的财政投资、地区援助计划等。我国政府承诺从 2 0 0 2年起 ,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参与世界农业的竞争 ,现在要尽快建立起以“绿箱政策”为主体的农业财政支…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用于“三农”的财政支出被统称为“财政支农”。“财政支农”政策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在实践上很难把WTO农业协议界定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与其它“三农”政策严格区分开来。不能把“三农’’支持政策等同于农业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0.
农业改革是欧盟的“老、大、难”问题。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欧盟实行共同农业政策,形成了特有的高度保护体系,除对农业生产给予高额财政支持外,对重要农产品还实行高关税保护,并对出口农产品给予大量补贴。在长期的支持保护政策中,欧盟耗费了近一半的财政预算。如此巨大的补贴不仅筑起了内部保护的高墙,扭曲了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公平秩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其他成员批评的主要对象,也抑制了欧盟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更使欧盟财政不堪重负。因此,调整农业政策,减少农业补贴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主粮政策性农业保险:规则约束与政策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世界各国为“对标”WTO相关规则约束最常采用的国内支持政策工具之一,中国也正以其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国内农业政策制定的转型升级,在2018年6省24个产粮大县开展的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基础上,2021年6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本文从WTO国内支持规则约束视角分析了中国主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设计空间,研判了中国2018年探索的保险试点方案被沿用到此次大规模实践时在适应WTO规则上可能存在的挑战,并为后续扩大农业保险实施范围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研究发现,主粮国内既有支持政策在推进上处于不同阶段,两类保险补贴被归为“绿箱”的可操作性也存在差异,实施稻谷、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和玉米收入保险在现阶段更为可取;按中国前期各地的探索方案,两类保险补贴实际上更有可能被归为“黄箱”措施;在贯彻主粮政策性农业保险“分品种施策”推进方式的同时,完全成本保险补贴需优化为“绿箱”措施,着力探索“全覆盖、非特定”主粮收入保险,并加强中央对地方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工作的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12.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及其对WTO新一轮农业谈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 0 0 3年 6月 ,欧盟对其实行了 40多年的共同农业政策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 ,其核心内容是改变了欧盟对农业的补贴方式。这次改革是由欧盟财政不堪重负、迫于欧盟东扩的压力、欧盟内部多种因素以及为在WTO新一轮农业谈判中争取主动等引发的。但是 ,由于这次改革所涉及的农产品种类不多 ,并未实质性地削减农业补贴 ,以及只包括国内支持政策的调整等原因 ,它对推动WTO新一轮农业谈判的作用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美国、欧盟和日本粮食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国内以收入支持为主的支持方式、建立健全粮食和农业支持法律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四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协定》将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划分为“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鼓励各国减少对农业的价格干预和贸易扭曲的黄箱措施,尽量采取与农业生产“不挂钩”的收入支持和其他绿箱措施。我国目前使用的绿箱措施只有6项,分别是政府一般服务、粮食安全公共储备、国内粮食援助、自然灾害救济、环境保护计划和支持地区发展,旨在通过转移支付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的补贴措施是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措施中最缺乏的。  相似文献   

15.
《齐鲁粮食》2002,(1):53-53
这三个词都是世贸组织有关农业协定中描述国内支持政策的专用术语。乌拉圭回合农产品贸易谈判经过艰苦讨论,最终将不同的国内支持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引起贸易扭曲的政策,称“绿箱”政策,可免予减让承诺。这些政策对贸易只产生极小的影响。包括的政策如:科研、技术推广、食品安全储备、自然灾害救济、环境保护和结构调整计划。另一类是容易产生贸易扭曲的政策,叫“黄箱”政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演变过程,并与中国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的历史进行了比较,指出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过程以及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现在遇到的困境是和国际粮食价格长期波动相关的。中国现在遇到的问题只是重现了共同农业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的困境。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应借鉴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经验和教训,除了保持适量的粮食库存以保障粮食安全外,必须按照国际粮价长期波动的节奏,逐步导入市场机制,减少扭曲生产的价格支持,同时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相似文献   

17.
王灿 《农业经济》2012,(9):15-17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即在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重点对当前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水平和结构的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模型的计算,得出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黄箱"政策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在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产品国内价格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运用OECD组织开发的政策矩阵评估模型对美国不同的农业支持政策效应进行定量刻化 ,以确定不同农业支持政策对于生产、消费、贸易、农民收入和经济福利等产生不同的政策效应。对美国小麦不同的政策措施的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的农业支持政策产生明显不同的政策效应。市场价格支持对产量的增加有比较显著的促进作用 ,而地区支付对农场主的收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经济影响看 ,市场价格支持对生产、价格、贸易影响比较大 ,产生了较大的价格扭曲 ,引起社会福利损失。而地区支付则相反。比较而言 ,地区支付有更多的收入效应和更小的贸易扭曲效应 ,而市场价格支持有更明显的增产效应和更大的贸易扭曲效应。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中国农业将会有什么变化?农民的生产是否受到实质性影响?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马晓野博士在<北京青年报>撰文说,90年代中期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前,由于发达国家一方面长期限制进口,通过筑起贸易壁垒提高了国内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对受高价格刺激和财政补贴支持而生产出来的过剩农产品的出口进行补贴,压低了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世界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是被扭曲的.各国的农产品政策对本国的财政造成了过大的负担,促使各国协调步骤通过乌拉圭回合的农产品贸易谈判进行农业政策改革.乌拉圭回合的农产品协议要求各成员方削减农产品关税和取消非关税措施,同时对补贴制定了严格的纪律.中国加入WTO后也要执行这些义务.  相似文献   

20.
英、法等国农业保险制度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如何规避农业风险,竭力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者造成的损失,这是各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共同难题。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及美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套先进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符合WTO《农业协定》规定免于减让的国内支持“绿箱”政策,对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有效支持农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