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汶川地震灾区各县市发展地震遗迹旅游的条件和基础存在差异,如何筛选出适宜于发展地震遗迹旅游的县市,确定地震遗迹旅游发展的优先区是指导灾后恢复重建重要的课题。通过选取极重灾区10个县市作为评价对象,采用层次分层分析法(AHP),构建4个Ⅰ级指标、9个Ⅱ级指标及29个Ⅲ级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模型,建立指标判断矩阵,计算从优隶属度;采用归一化矩阵建立消除量纲和级差的体系,求出熵值,计算熵权及权重;采用关联度系数与权重之积得到计算关联度值,确定汶川地震遗迹旅游发展适宜度值。研究结论为地震灾区旅游恢复重建及避免地震遗迹旅游发展的盲目性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地震遗迹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家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然而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并构建耦合协调模型,通过分析得出耦合度等级由最初的最小耦合增至高水平耦合,耦合协调度等级由最初的失调改善至良好协调,两者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然而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近年来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文章结论可以为相关政策的改进、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绿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在外生因素诱导下的内生的动态创新。根据绿色旅游的内涵,汶川地震灾区绿色旅游系统主要包括绿色旅游供给、绿色旅游中介以及绿色旅游需求3个子系统。绿色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性利用以及绿色旅游市场的恢复和开拓,是当前地震灾区绿色旅游业发展的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路径就是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制度安排和旅游市场运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种重要模式,乡村旅游带来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却也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正反双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身体健康、安全的不可饶过的问题,本文试着对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分析,提出发展乡村旅游要以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旨在促使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耦合度模型,对山西省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进行了耦合过程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森林公园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次第攀升,森林公园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正耦合关系。因此,在发展森林公园旅游经济的同时,应注重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促进旅游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一系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在高效健康地发展城市绿色旅游经济的同时,兼顾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方法]以张家口为例,着力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并辅以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5—2016年张家口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定量测度。[结果]研究期内,张家口市旅游经济指数、旅游规模和旅游效益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指数、生态资源和环境治理指数波动较大;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数由2005年的0. 24发展到2016年的0. 61。[结论]张家口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关联度逐渐增强,两者正处于协调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耦合协调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未来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应兼顾自身优越的地理环境,稳步推进城乡环境治理进程,促进两者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所谓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充分考虑旅游与自然资源、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前提下,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努力谋求旅游业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黑龙江省鸡西市旅游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促进鸡西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快肃慎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步伐,本文针对鸡西市旅游产业现存的主要问题,对铁路交通环境改善、旅游宣传推介、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创建肃慎旅游文化特色品牌、旅游服务管理和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业区域结构状况,关系到地区旅游经济优势的发挥和总体协调发展;根据浙江省旅游产业区域结构具有旅游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区域旅游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旅游设施的空间分布不均等现状特点,提出了建设旅游中心地体系带动区域旅游发展、创新品牌建设提升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创新区域旅游合作增强区域合力和影响力等优化浙江省旅游产业区域结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相关产业协调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最后提出通过乡村旅游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要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拉动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加大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加强城乡旅游合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逐渐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分析农业生态旅游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及负面影响,协调两者间的关系,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和数据调查法,以武汉市黄陂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农业生态旅游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及负面影响。[结果]农业生态旅游对黄陂区域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有效地促进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就业及国民经济的增长,然而也存在农业生态旅游投资大、农民获利不均等因素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等负面影响。因此政府有必要提前科学规划农业生态旅游,提供支持引导,培养和提高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保障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结论]鉴于黄陂区农业生态旅游对区域经济的贡献高于负面影响,为进一步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综合协调各个方面,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以其为推动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乡村旅游发展背景,对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发展水平及变化趋势,以期对阿坝州生态环境保护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建议。[方法]基于阿坝州生态环境现状,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利用以及乡村旅游发展4个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2010—2016年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在2010—2016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从2010年的0133增长到2016年的0820,变化幅度明显,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水平。[结论](1)社会发展可持续水平在4个系统中的权重值最大,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对平衡生态环境承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协调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开发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关系,是实现阿坝州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阿坝州乡村旅游发展在整体生态环境可持续系统中的贡献值逐渐增大,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是阿坝州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分析旅游业面临的新形势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论述了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出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为推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4.
山东蒙山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东省蒙山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生态性和一定的独特性,气候适宜,环境容量大。蒙山旅游资源开发一定要强化保护意识,规范开发,突出重点,增加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振兴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研究,以期对重庆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环境质量、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和乡村旅游社会发展4个方面构成评价准则层,向下分20个具体指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系统分析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结果]在评价准则层中,四个部分的权重分布为乡村旅游环境质量(0.465 8)乡村旅游资源开发(0.277 1)乡村旅游社会发展(0.161 1)乡村旅游经济发展(0.096 0);指标层权重处于第一层次的有乡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0.377 0)、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0.370 8)、乡村旅游扶贫效应(0.350 2)和乡村绿化率(0.326 5)。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为83.50,为2级水平。[结论]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在环境质量、开发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上较为均衡,且有较大提升空间,应重点加强四个部分的协调发展,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环境和资源开发的优化;交通开发难度较大和整体经济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成为制约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乡村旅游的投资力度,吸引优秀人才,提高旅游就业率成为重庆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规划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全省范围内的乡村旅游规划布局,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结果]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可以将乡村旅游资源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村落古镇景观型、民族民俗文化型、自然生态环境型、农事农耕生产型和特色物产经济型。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具有典型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区域具有各自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具体可分为6个区:滇中湖泊盆地乡村旅游资源区、滇西和滇西南低上山河谷乡村旅游资源区、滇西北高原山地乡村旅游资源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乡村旅游资源区和滇东北红土高原乡村旅游资源区。云南省乡村旅游实行分区规划,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区域保持一致,也分为6个区域。[结论]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空间分布特点突出,全省乡村旅游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对提高区域经济收益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反生态"问题的显现,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从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对其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历程、资源概况及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亟需着眼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乡村经济,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该文依据新城镇化对国内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基本需求,并结合江苏省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需求,提出以环保技术为支撑、深化江苏省绿色乡村发展,以生态发展为核心、促进江苏省乡村旅游制度改革,以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导向、实现江苏农村生态转型及以特色城镇建设为导向、实现江苏农村生态转型等策略,以满足江苏省乡村旅游的生态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8.
张敏 《林业经济问题》2004,24(1):52-54,64
林芝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干部、群众重视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在经济开发中重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使经济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与此同时,面向市场,加大森林生态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结合林芝地区森林生态旅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拓展思路、明确目标,扎实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形成林芝地区森林生态的特色旅游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中的责任性逐步增强,责任旅游也即应运而生。本文从责任旅游的概念、内涵和意义入手,重点分析了责任旅游的时代特征和责任旅游的适应对策,目的是提高旅游行业中的责任心,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