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利用外资对这一区域的经济增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通过效率指数和潜力指数分析区域内各市利用外资的效率与未来利用外资的潜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旅游业被定位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突破口,全民旅游计划也应运而生。而崛起中的安徽旅游业,更应抓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这一历史性的机遇,优化我省旅游产业布局,使我省旅游业迈上一个新台阶。文章利用安徽省皖江城市带2005~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面板数据,对皖江城市带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皖江城市带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参与长三角分工合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一个重点;既能加快安徽的发展,又可以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文章对皖江城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经验、皖江示范区新时期新阶段的承接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皖江四市区位独特,具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只要有效地消除阻碍协调发展的体制、市场等因素,树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理念,以统一规划为前提,采取推进产业互补发展、组建产业集群,加快市场化改革以及促进区域合作等措施,定能担负起安徽东向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立足国内外城市跨江发展成功经验、模式及其研究现状,从缩小城市南北差距、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加速城市化进程方面剖析了皖江城市跨江发展的必要性,从政策驱动、示范区推动、经济实力带动和交通格局触动阐述了皖江城市跨江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制定跨江发展总体规划,理清跨江发展思路;统筹规划,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快构建皖江城市交通设施,做好大桥经济等六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由非均衡发展逐步到过渡到均衡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条件下的协调发展是皖江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思路是以非均衡发展为主要手段。最终促成和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目标。本文主要以2011年的各类经济数据分析了皖江城市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皖江城市非均衡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安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安徽地区经济环境促成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得益于安徽文化创意产业独特的发展范式。加强安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进一步强化"钻石模型"中影响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群协调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类型,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机制,结合安徽现有的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与沿淮城市群三足鼎立的局面,当前安徽省要从文化、交通、产业等方面优先发展合肥经济圈,由合肥经济圈的崛起联动皖江城市带与沿淮城市群,实现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铜陵市作为安徽省经济较发达地区,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各方面的人才。因此,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来铜就业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文章旨在分析我市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瓶颈问题,提高铜陵市人才引进水平,从而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流动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处沿江地区的黄石市,其农业功能应由生产为主的城郊型农业转变为集生产、生态和景观于一体的多功能城市型农业,将城市型农业与黄石市的沿江地区特色相结合,形成一种具有沿江城市型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农业,这也是黄石市农业发展的创新之路和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和组织变革的背景下,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打造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集聚中心,促进产业集群良性竞争和协同创新,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文章在研究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总结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河北沿海经济崛起带优势整合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而沿海经济崛起带经济发展作为河北建设经济强省的重要筹码,区域经济整合势在必行。为此,需分析沿海经济崛起带各经济主体(以秦皇岛、唐山和沧州)的优势及其可整合的发展资源,进而明确其优势整合的战略方向:转变观念,打破行政区划的有形界线;加强各主体之间的沟通;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内耗;完善产业分工;加强技术资源共享;整合物流渠道;构建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3.
经济新常态给全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改变内需不足、外需受限的被动局面,党中央适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蓄力打造新兴的经济增长极。河南作为新兴工业大省面临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变革。通过对接"一带一路"拓宽自身发展渠道,确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心思路,以产业带动经济,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综合运用科技、财政、金融、贸易等政策,以积极的宏观政策引导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加快实现新常态下以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为驱动的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以“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为核心的辽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进程中,区域金融合作是关键环节之一。借鉴长三角、泛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地区区域金融合作的先进经验,要加强辽宁区域金融合作与协调发展,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区域金融合作信息平台和区域金融合作协调机制,并积极支持和推动落后的辽西地区金融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展江西省信息产业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产业是21世纪我省应大力发展的一个产业,在充分认识到我省信息产业与发达省、市存在的差距以及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更应重视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做好政府的服务工程;以人为本,发挥江西人才优势;利用区位优势特点,实行外引内联以扩大企业规模;整合发展资源,在学习中进行创新;扶持信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软件业。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一体化与江苏产业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角洲正在建设世界新型制造业基地,但是由于分属二省一市,地区间协调难度大,导致地区合作进展缓慢。打破地区本位、实现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长三角一体化为江苏产业整合提供了良好环境,江苏应在充分利用上海辐射作用的基础上,凭借自身的竞争优势对现有产业进行整合,提升集聚和辐射能力;在省内产业整合方面,应区别情况分类指导,以发挥苏南、苏中、苏北的各自优势。  相似文献   

17.
“十五”期间,海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全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围绕着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发挥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点,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促进我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汪杰 《企业家天地》2011,(4):135-137
浙江省长兴县地处长三角地区沿湾发展带、宁湖杭沿线发展带和沿湖发展带,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明显。2009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46位。蓄电池产业是长兴工业经济九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九大支柱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近几年,长兴蓄电池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只有把握趋势、应对得当,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和经济方式转变,才有可能抢占先机、赢得优势,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长兴蓄电池产业和县域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地区工业化、经济现代化和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一些大城市迅速崛起,城市空间急剧扩张,城乡日益交融,显现出连绵成片、跨界发展的都市圈。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一级流域经济带,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刺激了大都市圈不断发展而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有力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大都市圈协调发展还需要注意提升首位城市能级,增强都市圈城市集聚力;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区域统筹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东部经济发展迅速,西部经济奋起直追和东北经济面临新机遇的背景下,中部经济面临"塌陷"之虞.在这种背景下,中部地区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加快工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整合、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区域合作、逐步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科技投入、增强凝聚力才能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