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体系,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劳动法避免自己的打工权益遭到损害。为了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规范劳动制度,本文对大学生打工权益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劳动法视野下的大学生打工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包括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权益保护,劳动法的保护措施以及大学生打工权益保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打工似乎成了我国大学生维权领域的一个"死角"。大学生打工维权难的关键,在于大学生假期打工不受《劳动法》的保护,维权时无法可依。此外,大学生自身维权意识不强也导致劳务纠纷解决困难。  相似文献   

3.
一个多月以来,“洋快餐劳工门”的舆论风暴遮天敝日。从媒体报道来看,“洋快餐劳工门”的当事人基本都是在校大学生,所有的争议焦点都集中在“在校大学生”属不属于劳动法的管辖范围,以及他们的权益如何保护的问题上来。  相似文献   

4.
任树勋 《企业导报》2014,(21):77+79-77
倾斜保护原则作为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构建劳动法理论及制度的基础。本文以我国劳动法中的倾斜保护原则为研究依据,分析了倾斜保护原则的内涵及合理性,介绍了如何使用倾斜保护原则维护农民工权益。  相似文献   

5.
劳动者权益是否得到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乃至各个领域的发展,在促进我国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关于劳动者权益的问题应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保护劳动者的必要性和造成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的问题进行阐述,进行劳动法对保护劳动者的重要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沈通 《活力》2014,(18):41-42
劳动者权益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自从劳资关系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但是,在不同时代,劳动者权益保护却有着不同内涵。同样在不同时代,适应劳动者权益保护内涵的新变化,以及权衡资本权利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新要求,劳动者权益保护模式也有着新变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劳动力市场供给相对剩余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太健全等原因,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相继颁布后,劳动者的权益有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在司法实践中仍有诸多问题存在。  相似文献   

7.
楚瑜 《活力》2009,(22)
大学生在"打工"过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现在日益成为的社会热点问题,原因在于:其一,大学生假期期间的"打工"现象,会成为经济和社会的常态之一;其二,大学生假期期间的"打工"所遇到自身权益受侵害应该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购物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所以,对于网络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成为近几年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大学生这个群体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了基本理论综述,然后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权益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如何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群体迅速膨胀,而与之相伴的大学生就业权益受损问题也经常发生,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鉴于此,通过跟踪调查三年来的毕业生,就我国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张培 《企业导报》2012,(14):222
课余兼职等勤工俭学的方式现已成为高校学生赚取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被其视为参与社会实践、获得工作经验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高校兼职学生的发展现状和劳动权益被侵的法律原因进行分析,探究保障高校兼职学生劳动权益的有效措施,实现劳动法保护弱者的立法意图。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就业指导与学生就业工作实践,分析了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将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在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增强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正>保护好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已是全社会的共识,各用人单位也都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作为机械制造类企业,一般女职工人数约占职工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工种涉及面广。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为保护好女职工的权益做了大量工作,但有些工作还有待于完善、细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加强机械制造类企业对女职工权益的保护。一是保障女职工权益的法律制度保证。女职工作为普通劳动者,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同时,为了保护女职工  相似文献   

13.
《劳动法》是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为了实现劳动关系稳定和谐的目标,《劳动法》在更加倾向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在依法制约劳动者侵害用人单位权益的行为,以维持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竞业禁止制度就是《劳动法》中着重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一项制度。那么,《劳动法》中的竞业禁止  相似文献   

14.
<正>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造就了庞大的“体制外人员”群体,相对“单位人”而言,这一群体的劳动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例如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会保险、女工权益缺失、组织管理缺位以及拖欠工资等等,虽然用人单位侵权行为明显违反《劳动法》,但不到解聘之时,受聘人员不愿举报,不敢求助于执  相似文献   

15.
新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者权益一部重要的法律,其为劳动合同的完善、劳动关系和协调以及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重要的法律规范和参考标准。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的处理纳入到了规范的法律轨道,这也给工会依法维护企业员工的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因此,本为基于新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提出工会企业员工权益管理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到各类企业应聘、打工的女职工也不断增多.但是,据调查,许多女职工由于法律知识欠缺,对自己的劳动保护权益知之甚少,对于一些用人单位侵犯自己的权益不知用法律来保护.一般来说,保护女职工劳动权益的相关规定有以下一些: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发展也伴随着许多网络消费欺诈等问题.本文以此问题为写作方向,首先对当前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方法进行阐述,然后对现实生活中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论述了如何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姚瑶 《中外企业家》2013,(8S):267-268
大学生实习并非泛指的兼职打工,而是为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社会对实习的法律内涵认识存在偏差,所以对实习各方的法律关系和实习大学生的法律地位产生分歧。因此,笔者认为政府不但要关注实习中大学生个体的权益保障,还要更多的担起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职责。笔者主要就大学生实习的法律界定和保障机制做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劳动监察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劳动力市场主体(用人单位、职业中介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的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劳动监察的任务是保障劳动法的贯彻执行,即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而劳动者的权益理论上属于私益范畴,也就是说,劳动监察是保护私益为主的行政执法。一、保护私益为主是劳动监察突出特征。法理上人们将权益分为公益和私益,公益即公共利益,私益指除公益之外的利益,是特定人或特定组织的利益。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行为,大部分属  相似文献   

20.
侯志杰  赵青云  李勇 《活力》2023,(4):112-114
当今平台经济蓬勃发展,平台新型用工方式悄然兴起,其吸收了大量就业人员,对于实现充分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这种新型就业模式的灵活性和弱从属性等特点,以传统认定标准难以简单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相关劳动者权益保障难题愈加凸显。对于突破平台劳动者权益保护困境的路径选择,劳动法学界产生了热烈讨论。本文基于湖北某地平台用工的三个主要特点及其劳动权益保障面临的难题,结合当前学界主要观点,提出调整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加快建立行业工会和集体协商机制、调整社会保障机制和强化政府责任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