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研究阐述了当前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法律制度改革的成因和意义;从行政权力干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行权能力受制约,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确权工作滞后及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侵占农民合法利益等角度揭示当前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法律制度体系的问题;给出规整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中的行政权力,增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行权能力,强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的确权工作及丰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内容以保障农民利益等重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法律制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由于法律制度的缺陷和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农民流转收益低、主体地位不受尊重、流转后就业与社会保障面临风险.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需要从法律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推进地权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规制政府行政权力;完善农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土地流转的价格机制、中介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3.
明晰的产权是农民实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必要前提,也是农民依法进行土地流转行为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总结了目前承包地界限不清、所有权主体模糊、物权登记不完善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和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集体和个人权责、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权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的土地流转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发形成的土地流转有诸多不同,更多地是在国家实施城乡统筹大背景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根本诉求驱动下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农业适度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使然。目前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发展受到理论争论和实践困境的牵制。理论争论集中在土地确权、流转的模式两个方面,而实践中各主体矛盾集中体现在农户与政府、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博弈。推进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发展亟待土地流转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5.
我们长期在农村的调查发现,基层政府官员较为普遍地对土地林地确权表现为不太积极,对此,笔者建议,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林地确权的重大意义。通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以‘还权赋能’、‘农民自主’为核心,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可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权属纠纷,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强化农民特别是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不但有助于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而且在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同时,可以大大减少基层政府及其官员的工作量,减少减轻其工作压力。二是从只确立集体所有权过渡到确立农户使用权、流转权。国土资源部2011年5月16日发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本文梳理了土地确权之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建立并分析了农户与基层组织的博弈模型、农户与农地转入主体协议流转机制下的博弈模型,以及农地公开拍卖流转机制下农地转入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基层组织对土地流转过程的干预程度会对农户的期望收益产生负影响,一般情况下农地的拍卖流转价格会高于农地的协议流转价格,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信息的完全程度会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价格。因此,要尊重农民土地流转的自主性,保护农民利益,减少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的行政干预;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建立信息公开、充分竞争的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机制;构建区域范围内的土地流转信息发布与产权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地流转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对其政策效果的评价。本文利用山东省农户数据对一些学者提出的土地确权会强化农户土地的禀赋效应进而抑制土地流转的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显示,土地确权强化了农户的土地产权强度,从短期看它对农户土地流出意愿的影响尚不明确,但长期影响应该是正向的。土地确权抑制农户土地流转的观点不仅在理论逻辑上存在悖论,而且统计推断显示禀赋效应在总体上并不存在。流转市场发育度和土地确权带来的安全效应显著影响着当地农户出现禀赋效应的概率,市场越深化农户越不容易出现禀赋效应,确权后土地产权强度提高越显著的农户流出土地的意愿越强。同时,安全效应还提高了土地流入农户进一步扩大规模的意愿,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以下简称农地确权),是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这项改革社会关注度高、牵扯面广,不仅是实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制度保障,还是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基础前提。从实践层面看,农地确权不仅有利于解决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实现土地经营权抵押等财产功能,还能够促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这些重大意义的实现不仅依赖于农地确权工作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与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排他性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盘活土地资产,提高土地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本文基于我国土地利用中的矛盾出发,揭示我国现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弊端,诸如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产权界定不清、土地流转机制和权能结构不健全。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思路在于,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建立规范的产权结构和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0.
实施"三权分置"为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提供了新途径。落实集体所有权,应通过保障农民集体成员权,重建农户承包土地的集体所有权行使规则;保障农户土地承包权,应立足于实现农民集体成员以家庭为单位初始取得集体所有的承包土地的权利;土地经营权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而成为一项独立的财产权。土地经营权因其取得方式的不同有租赁权和用益物权之分,而且两者的法律效果不相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农业经营主体法律保护机制以及地权登记与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融资担保机制有待完善。为坚持和维护家庭承包经营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的基础性地位,需完善以农民集体成员权为基础的农户承包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建设应立足于建立以土地经营权租赁为主、兼顾其他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机制和承包土地的经营机制,建立以小农生产经营现代化为目标的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 ,我国农村兴起的土地使用权流转 ,是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 ,以农户为主体 ,以自愿为前提 ,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为条件 ,在相互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其实质是在明确土地所有权归集体 ,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 ,农户将土地的使用权以出租、转包等形式进行转让 ,从而使一定规模的土地集中利用 ,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简言之 ,土地流转是农户所拥有的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交易 ,它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又一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 ,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 ;有利于优化农…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所说的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近年来,土地流转逐渐被广大农民所认识、所接受,并渐成趋势,总体是平衡健康的,基本上遵循了坚持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维护农民的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坚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同其他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实施"三权分置"为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提供了新途径。落实集体所有权,应通过保障农民集体成员权,重建农户承包土地的集体所有权行使规则;保障农户土地承包权,应立足于实现农民集体成员以家庭为单位初始取得集体所有的承包土地的权利;土地经营权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而成为一项独立的财产权。土地经营权因其取得方式的不同有租赁权和用益物权之分,而且两者的法律效果不相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农业经营主体法律保护机制以及地权登记与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融资担保机制有待完善。为坚持和维护家庭承包经营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的基础性地位,需完善以农民集体成员权为基础的农户承包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建设应立足于建立以土地经营权租赁为主、兼顾其他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机制和承包土地的经营机制,建立以小农生产经营现代化为目标的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的流入与流出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成农业的规模经营。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数据,采用分层模型深入分析了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率不高,农户是否进行土地流转受其本身(户主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家庭经济来源)及社区(土地确权政策、土地流转市场规模、交通状况)两个层面因果影响。因此,要加大对农民人力资本的培养,落实土地确权政策,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法,基于强化农地流转过程中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地位,完善农地流转权能设计,优化农地流转运行机制。研究表明,应明确村集体在农地流转中的法律地位和重要作用;集体土地所有权享有农地流转的管理与服务权能,农户土地承包权拥有农地流转的决策与收益权能,土地经营权体现为劳动生产和经营收益权能;促进农地流转由农户自发流转向村集体委托-代理流转方式的转化。现阶段应强化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农地流转管理与服务权能,在农地流转过程中村集体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错位。  相似文献   

16.
创建制度规范流转--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多年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应该流转、可以流转渐成社会共识。如何创建一个新制度,使得国有土地流转与集体土地流转能有效衔接,国家、集体、农民、用地者各得其所,用地、管地秩序不乱,现有制度得以平稳过渡,已是当前的首要问题。我们认为,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要着重明确以下六个问题。 在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基础上流转   首先是土地的所有权主体要明确。主体是村委会、村民小组,还是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或法人团体?主体模糊,土地权益归属就难以定位。  其次是产权主体的组织形式必须明确。是采用股份制,还…  相似文献   

17.
“三权分置”中土地经营权的权利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顺应农民保留承包权、流转经营权的意愿,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是我国农地制度的一大创新。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界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之间的权利关系,这就需要首先界定三权各自权利性质及权能,而土地经营权作为新创立的一种独立权利形态,更需要及时界定。一、土地经营权是流转情况下才独立于承包权的一项权利一般说来,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承包农户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以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六合区靠近都市,土地流转的市场内在需求较大。近年来,在坚持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进一步搞活土地经营权,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目前全区土地流转面积为18.2万亩,占全区土地计税面积的28.8%;土地流转涉及农户7.3万户,占总农户51.6%;共吸纳三资2.6亿元,解决农民就业9176人。  相似文献   

19.
土地剩余控制权的错配扭曲了农户的土地关系专用性投资和土地流转投资,降低了非农就业稳定性,成为农户收入稳定持续增长的重要藩篱。为了探讨土地确权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机制,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和2015年农户调查数据,评估土地确权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土地确权将土地剩余控制权配置给农户,保障了农户土地关系专用性投资权益,从而增加了农户的经营性收入;保障了农户的土地流转投资权益,增加了转出户的租金收入和转入户的经营性收入;显著提升了农户非农就业稳定性,增加了农户的工资性收入。文章的政策含义在于将土地剩余控制权配置给投资决策相对重要的一方农户是更有效率的,要充分释放土地确权的制度红利,建立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明确"三权分置"下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现行法下的中国农村土地权利结构,以"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基本结构,还包括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权+租赁权"两种类型。(2)"三权分置"的背景下,首先应当将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置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在土地经营权物权性流转时农户保留土地承包权;债权性流转时则为"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取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形式,在物权性流转时为土地经营权,在债权性流转时是土地经营权的租赁权,在两种性质流转并存时是"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租赁权"。研究结论:"三权分置"下农村土地权利结构的构建,应当以现行法下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为基础,既要保护农户的合法权益,又要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