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始建于1973年的河北宁纺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灯芯绒生产出口基地、国家灯芯绒产品开发基地和中国休闲服装名城基地企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宁纺集团把"绿色"、"环保"放心头,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积极进行设备改造,注重绿色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无论是对宁纺集团还是整个纺织行业来说,这些做法都为节能减排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贡献。凭借着一颗绿色环保心,宁纺集团正在扮演印染行业护航者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是言 《中国纺织》2013,(11):160-160
日前,河北宁纺集团迎来建厂40周年庆典,宁纺功臣表彰会、纺织高峰论坛同期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暂,《中国纺织报》社总编辑徐波,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宁纺集团董事长苏瑞广、总经理徐建林,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领导及集团客户、各界人士等400余位来宾出席了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3.
潘钦栋 《中国纺织》2006,(3):122-124
富润集团是浙江一家大型工贸企业,也是全国纺织行业的佼佼者。在董事长赵林中的统率下,2005年富润集团的发展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目前富润集团拥有总资产20亿元,净资产75亿元.职工11000多人.拥有纺.织.染.印.制衣全套生产线。在纺织主业之外,集团经营的触角还延伸到了化肥厂.房地产.商业.道路交通、社会福利事业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4.
河南南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是1999年1月由南阳棉纺织厂整体改制而成的大型企业。该公司销售收入、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5年跨入全国同行业前列,其中,1998实现销售收入5277亿元,利税3761万元,利润531万元,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1999年第一季度又创利税987.9万元。在全国纺织行业亏损严重的情况下,南纺集团经受住了市场的严峻考验,取得了如此佳绩,用南纺人的话说就是全力打好了改革解困突破口攻坚战。企业活力———来自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南阳棉纺织厂原有14个生产车间,由于车间点多、线长、面…  相似文献   

5.
在深圳经济特区有一家纺织行业的中央企业—华联发展集团,华联发展集团在全国纺织行业可谓名气大,它是以纺织为基础,集工、科、商、贸、金融、房地产、信息咨询等多元化经营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之一。集团现有全资、控股企业30多家,其中“深中冠”、“华联控股”两家上市公司,集团总资产67.02亿元,净资产24.49亿元,截止2002年底,集团经营业绩在中央直管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中纺织行  相似文献   

6.
梁文 《中国纺织》2009,(4):111-111
金融危机对纺织行业带来的危机和影响,给不少企业带来种种压力。但江苏恒力集团却依靠自己独特的发展秘籍,2008年销售额达到139亿元,各项经营综合指标继续保持同行业领先水平。记者在采访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时,他说:当前,国家出台了振兴纺织行业的规划,还会相继出台一系列实施细则,这将是鼓舞纺织企业战胜危机,实现良性发展的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7.
数字虽枯燥,但能说明问题。自2000年到2005年的五年间,位于中国丝绸故里山东昌邑的同大集团工业总产值增长5.4倍,销售收入增长5.7倍,利润总额增长13倍,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纺织行业的一匹黑马。人们在审视他的发展和变迁的同时,不禁要问,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为什么同大集团会脱颖而出?话还得从头说起。九十年代初,同大集团的前身昌邑纺织机械厂,已是拥有近千人规模的中型企业,生产的棉纺细纱机年收入百万利润。到九十年代中期,由于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企业一度陷入困境,至1995年利税总额实现217万元,而利润却亏损236万元。就在这时,孙俊成放弃了…  相似文献   

8.
信息荟萃     
石万鹏:再次强调坚决 制止重复建设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万鹏在全国重点纺织企业座谈会上再次强调,纺织行业一定要珍惜“突破口”成果,为了行业的长远发展,坚决制止新的重复建设。石万鹏在会上通报了全国经济发展形势。他说,在纺织行业最困难的时候,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如核销呆坏帐政策、技改贴息政策等,对纺织行业的扭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除了国家的扶持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纺织行业下决心压缩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经过3年的努力,纺织行业共压缩906万落后纺锭,分流116万职工,成功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纺织》2009,(3):134-135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大生纱厂,由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先生于1895年创办,距今有着113年的历史,1996年以南通第一棉纺织厂为核心改制为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迄今为止,集团公司拥有45万纱锭,1000台无梭布机规模及印染、服装、家纺等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利税、人均利税四项经济效益指标连续九年列全国纺织行业100强,成为全国棉纺织行业“排头兵企业”。大生集团的技改历史可谓漫长。  相似文献   

10.
12月10日,第三届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奖在北京揭晓,盛虹集团等六家企业获得“第三届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山东海思堡等五家企业获得“第三届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优秀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执行副会长杨峻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