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郝斌  任浩 《财经论丛》2008,54(3):97-102
设计竞争是指设计主体在进行事物改造过程中,为了实现其主导设计地位而展开的对设计资源与设计市场的争夺。设计主体能否取得设计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取决于设计范式在传承维、关联维、创新维、顾客维、成本维等维度上的绩效表现,本文基于此构建了设计竞争分析的"5C模型"。设计竞争是模块化设计演化的催动力,它一方面推动模块化设计生物进化式的自然演化,表现为渐进式演化模式;另一方面,激发设计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驱动模块化设计以突变方式演化,表现为跳跃式演化模式。汽车产业是模块化设计竞争与设计演进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
组织模块化及其挑战:组织形态演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基于现有研究,分析了组织形态从家庭作坊到工厂组织,再到公司制组织,并最终进化为模块化组织的演进历程,认为资本增值性、技术进步、市场因素(需求、贸易、竞争)、交易费用和新经济元素(信息技术、互联网络、知识资本)等因素影响并推进着组织形态变迁,并最终催生了模块化组织。其中,技术进步是组织形态向模块化组织演进的关键动因。技术模块化引起的价值链解构、竞合机制的形成、顾客直接参与价值分配是模块化组织价值释放效应的表现,这将使以交易费用为理论基石的传统企业组织理论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柔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竞争已从价格、质量和服务的竞争转向如何快速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竞争转变。进行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实现设计的柔性化。模块化是大规模定制设计的基础,敏捷制造和并行工程理念为柔性设计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浙商要在新经济形势下维持竞争优势,需要开展反映企业整体性和系统性变革的商业模式创新,而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设计驱动型创新成为商业模式创新与演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为此,文章在梳理相关理论基础上,选取国内一家具有近40年成长历史的浙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剖析两者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设计驱动型创新沿着流程设计-产品设计-功能设计-文化设计等创新形式演进;(2)商业模式从传统模式到价值链延伸型模式到混合创新型模式再到价值网络创新型模式演化;(3)商业模式随着设计驱动型创新的形式变化而演化。  相似文献   

5.
设计创新在现代企业的竞争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工业设计的目的是创造产品的真正品质,工业设计已从设计产品发展到设计企业,引导市场的发展潮流,只有出色的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工业设计的作用,打造设计团队,为企业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6.
周湘峰  郭艳 《中国市场》2009,(15):74-76
企业战略模式的演进主要表现为红海战略——蓝海战略——绿海战略,21世纪企业竞争模式进一步变化,更多表现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上各企业应以创造更多客户价值为目标,竞争战略更强调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协同发展。该战略模式下企业竞争力可从以下三个层面构建,即选择或创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构建和维护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提高企业技术及业务优势。具体策略有确定企业竞争优势、选择竞争合作伙伴、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管理、物流创新管理、联合研发、协调供应各节点企业利益。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8,(1)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讲求易用、功能和美学价值,模块化思想是广泛应用于标准化领域的设计理念,将模块化思想应用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不仅是工业产品结构、功能的完美表现,更是造型美的呈现,同时对于工业产品的整体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模块化思想之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优势出发,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模块化思想的应用途径。旨在将模块化思想这一"旧"思想与当下"新"的设计理念、技术结合,对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设计前景。  相似文献   

8.
创新视角下产业模块化演进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块化技术是一种关于产品的特殊知识,这种知识使得产品得以有效分解、重组与升级.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本文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以计算机产业为例,对其从大型机时代向个人电脑时代的演进历程进行了考察.文章指出,企业间竞争而激发的创新战略是产业模块化的主要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设计竞争如此激励的今天,摆在企业前最迫切任务是如何整合企业资源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设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已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本文先分析企业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探讨企业应如何来驾驭设计管理来更好为企业效力。  相似文献   

10.
设计竞争如此激励的今天,摆在企业前最迫切任务是如何整合企业资源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设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已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本文先分析企业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探讨企业应如何来驾驭设计管理来更好为企业效力。  相似文献   

11.
对无线通信装备工厂级、设备级、系统级模块化设计进行了分析,根据软件通信体系结构,提出了模块化通信装备的设计思想,对其相应的标准体系和验证模型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2.
Ecer  Sencer 《NETNOMICS》2003,5(1):33-42
I consider a model of duopoly where firms make sequential product design changes prior to price competition. I show that a socially desirable outcome is possible in this model. In equilibrium, the leader's product is less specific, implying a customer attraction strategy, and the follower's product is more specific, implying a customer retention strategy. This outcome is in contrast with the equilibrium outcome of a similar model, where simultaneous design competition takes place prior to price competition. In this latter model, the product designs are more specific and the prices are higher in equilibrium, leading to a reduction in welfare. I compare the design incentives under price competition with those in models where price collusion or merger is expected and with multi-product monopoly. In models with no price competition, less specific designs may serve to attract more customers, to improve current or future pie of monopoly profits, or to improve the outside option in bargaining game, depending on the model.  相似文献   

13.
全球生产网络是由生产性服务业网络与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嵌套而成的微观组织形式,是推动微观与宏观经济重组的重要组织力量。作为生产服务业中最有活力、发展最为迅速的国际物流业更是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文章对国际物流业产业结构特征和竞争新动态进行深入分析,并在阐释其实施模块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得出通过模块化分解与整合形成国际物流网络的可操作性路径,又进一步通过对模块化嵌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机制及影响的分析,试图将模块化生产框架扩展到生产性服务活动领域,从而为其他生产服务业的模块化发展与服务网络的形成并嵌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提供借鉴作用,也会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机载电台的发展要求,阐述了机载电子设备模块化设计的特点及所进行的相应的工艺研究,指出了模块化设计在工艺上有待解决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价值创造视角有利于动态考察商业模式演化机制。文章基于价值创造视角,建构并运用PCAA分析框架,选取浙商龙头企业浙江物产进行纵向案例研究,在时间序列层次上,分析了浙江物产发展不同阶段商业模式要素变化情况及商业模式演进。研究发现:(1)商业模式演化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序列,是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在要求共同作用的系统过程,企业发展不同阶段核心要素的变化与商业模式组成维度的演进具有价值创造的动态一致性,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持企业竞争优势。(2)基于价值创造视角,企业的价值主张由经济价值、能力价值向关系价值演化,价值创造由模块化组织、模块化簇群向无边界企业演化,价值分配与获取也由产业内的内部系统整合、产业内的外部系统整合向产业外的内部系统整合演化。研究深化了商业模式动态性的理解,丰富了浙商商业模式的研究,并为企业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A large body of empirical literature ascribes a high degree of responsibility by the service sector for the difficulties in lowering inflation in the Spanish economy in the 1980s and early 1990s. Despite the fact that most of the branches in this sector ar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wer ability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service wages have increased at a similar rate to those of other activities that, however, have been able to generate constant growth in productivity. On the other hand, tertiary activities have been able to transmit the growth in wage costs to prices without this having significant repercussions on the amount demanded as they are more protected from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this context, the reasons why service growth is accused of being one of the key causes of price growth are understandable. Nevertheless, throughout the1990s, importan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due to the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of modern economies that have created a doubt that services are still for the most partly protected from competition. This article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wages in industry and services, finding initial evidence that tertiary wages are presenting in their evolution the lowest productivity of most of tertiary activities pressurised by greater competition, which is lowering the incidence on inflation of the sector and of the economy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17.
迈克尔·波特"权衡"论的竞争演化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圻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92(10):23-26,57
本文认为对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理论中"两种战略优势同时兼得"和"必须在两种基本战略之中权衡和抉择"存在误解,从产业动态演化视角分析了波特所持观点及其演变,提出了产业演化的三阶段背景和二维战略空间中的产业模式演化曲线,以及"权衡点"概念,认为波特的两种论断是在不同情形下作出的,互不矛盾;波特实际上认为经过"权衡"选取一种基本战略是特定产业模式成熟而又缺乏重大创新的特定时期不得不采取的战略措施;在"权衡点"前后,企业可以按照波特第一、第三两个"经典条件"实现两种优势同时兼得;避免或打破"权衡"最重要的途径是首创一项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8.
商业集群并不是僵化的"中间性组织",而是生命有机体,商业集群的形成是商业企业之间不断竞争的结果,商业集群的发展与生物进化之间必然存在很多相似性。文章基于商业集群的特点,应用生物进化理论及种群生态学相关理论对商业集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作与竞争机制在商业集群保持生态均衡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集群内商业企业之间存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一方面,商业集群内的商业企业之间通过共享资源,实现集群内商业企业之间的互利共生与优势互补,进而提高整个商业集群系统循环的效率与质量,降低交易费用,相互合作的商业企业之间也可通过相互学习获得技术溢出效应,在共同利益与各自利益基础上,实现运营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商业集群内企业之间通过竞争,实现稀缺性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整个商业集群系统的效率,防止商业集群内商业企业之间发生因合作而导致的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串谋"现象。这种商业集群内各商业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使得商业集群就像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样,通过自然选择,最终实现优胜劣汰,效益好的商业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亏损的商业企业则面临破产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