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发达国家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实施的主要国际贸易政策之一,而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关键和难点在于战略性产业和目标的选择。本文在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国际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产业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发展中国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战略性贸易政策为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进行贸易干预提供了新的依据,要在发展中国家实施这一政策必须满足市场结构、规模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三方面的条件。从这三个条件出发,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发展中国家的可行性问题进行探讨。可以得出,发展中国家目前还不具备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建立的,该理论改变了在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自由贸易政策的最优性,论证了政府对外贸干预的合理性,为各国政府发展本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提供了指导。文章在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选择重合产业作为目标产业进行扶持和保护,并进一步探讨了该理论对我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战略贸易政策作为一种主张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政府可以对贸易和产业活动进行适度干预的理论,从其产生伊始就受到世人关注。虽然战略贸易政策理论兴起于发达国家实践,但从理论研究的逻辑延伸和现实需要出发,仍有许多学者致力于将其引入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实践中。战略贸易政策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战略贸易政策在发展中国家实施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一些基本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产业识别、时间选择、政府质量和外部约束。发展中国家在推行战略贸易政策过程中应该谨慎处理好这些问题,以更快地推动贸易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贸易政策苛刻的实施条件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者对其望而却步,但从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只要充分注意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条件并将其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将战略性贸易政策用于维护和推动经济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家电产业的主要表现为鼓励企业之间的研究开发联盟、价格联盟,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支持、政府牵头的技术攻关等手段,为日本家电产业的迅速扩张和国际竞争力的获取提供了基础。我国家电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应该学习日本贸易产业政策的灵活性,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促进家电产业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贸易政策苛刻的实施条件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者对其望而却步,但从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只要充分注意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条件并将其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将战略性贸易政策用于维护和推动经济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刚 《北方经贸》2007,(12):55-56
战略性贸易政策起源于发达国家,基于规模经济的广泛存在和市场的不完全性,提出政府干预理论主张。20世纪该理论在美国和日本的成功实施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市场体系配置资源的效率、政府行为和行政效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企业和产业的竞争战略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应注意单纯的贸易保护和投资保护的综合;充分利用WTO允许的贸易保护政策;建立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在选择战略性产业时,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拉动产业间相互需求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贸易政策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政策主张,不仅在理论上严重依赖假设条件,而且在实践中也面临战略性产业难以识别、信息不充分以及政治力量、利益集团的影响等等困境。但这些理论为政府实施贸易干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干预虽然使其产业竞争力迅速提高到可以与美国竞争的水平,也导致其产业发展高度依赖政府主导的联合研发项目,缺乏应对环境变化的灵活性,而且消费者在这过程中也遭受巨额损失。  相似文献   

10.
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国际产业分工方案比较研究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设计方案分析入手,对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持的重点应放在传统的规模经济产业上;对成熟的规模经济产业,主要运用国内市场,改善贸易条件;对发展中的规模经济产业,则应尽量不干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当今几个最主要发达国家在它们各自发展阶段所采用的贸易保护方式的历史,来质疑当今发达国家鼓吹贸易自由化能有效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观点,得出结论:发达国家的成功并不是建立在学术理论和经济政策上所倡导的贸易自由化,而是基于幼稚产业保护的技术性竞赛;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贸易自由化不应该在缺乏实证检验下被高度概括为适应所有经济体成功的条件;发达国家不应该限制发展中国家自由使用它们在发展阶段曾经使用过的贸易政策,而应该尊重它们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建立纺织服装业损害预警系统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建立和完善产业损害预警系统是运用国际通行规则,维护国内产业安全的基础性、前瞻性和预防性工作。建立纺织服装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对我国服装企业的健康发展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正确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建立纺织服装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应在坚持实用性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时效性原则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产业损害预警指标体系,建立产业损害预警综合评价系统,从而为我国服装企业应对预案的制定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现状表明其在一些高新技术出口产业上处于劣势:而从长期的动态的角度上看,鼓励这些产业的发展又是发展中国家优化本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必由之路,通过模型分析我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政府对本国企业承诺补贴使其净利润非负的市场进入扶持政策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补贴却无需兑现。当然此扶持政策有其自身固有的弊端.应慎重合作,同时应将最终眼光投向根本上提高本国高新技术出口产业的竞争力上。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on‐going trade dispute between Canada and Brazil on export subsidies in the aircraft industry and the reasons for its escalation. This is a peculiar case of strategic trade policy insofar as the good, i.e. regional jets, is heavily dependent on sub‐systems that are imported in the two countries.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dispute solely derives from the search for rents and externalities is therefore incomplete. Without downplaying the role of interest politics, we argue that in both countries ideas about the goals of trade policy have an important place in explaining why this dispute drags on. For Canada, the belief in a rules‐based trading regime has led it to strongly oppose violations, while insecurity about its competitiveness has led to a variety of government schemes to support firms in advanced sectors like aerospace. For Brazil, its place as a leader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acted as a rallying point for government and firms alike. The research also argues that the WTO process has actually made a resolution of the dispute more difficult by making it too costly for firms and countries to comply with the costs of losing.  相似文献   

15.
战略性贸易政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质上是发达国家为自己的保护主义所寻求的借口和托词。它虽然在产业适用性和国家适用性方面设置了诸多限制,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是该政策得以在发展中国家成功实施的良好佐证。我国应该在市场培育、制度建设以及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等方面进行强化,以利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来培育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贵州与东盟双方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发展势头强劲。贵州-东盟的产业合作主要是在农业、工业及服务业领域。依据贵州及东盟各国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我国应在第一产业上形成贵州与东盟更明晰的产业分工,在第二产业上助推贵州与东盟的产业优化升级和集聚,在第三产业上建立强有力的中介服务体系,并挖掘企业在双边合作中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强化政府在双边合作中的导向作用,以进一步促进贵州-东盟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东亚地区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的不断增加,经济一体化成为了各国的最终诉求。然而农产品贸易问题却始终是谈判进程的主要阻力之一。本文侧重于对东亚区域内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就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分阶段进行恒定市场份额(CMS)的比较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东亚地区农产品市场总体需求潜力很大;产业和结构的合理和完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中国农产品出口份额相对较大但主要依靠低廉的价格,并且竞争力逐渐减弱;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和外部机会在未来农产品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18.
During the 1950s and 1960s, most developing nations, particularly the larger ones, strongly opted for a policy of import substitution industrialization (ISI). This was based on heavy protection and generally led to very inefficient industries. Since the early 1970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deregulated their economies and liberalized trade, and this stimulated efficiency and growth. Some developing nations also tried strategic trade policies and to endogenize growth (as postulated by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but with only limited success. It seems impossible and inconsistent under the new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s, however, for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duplicate the East Asia “miracle,” which was based on strong government support for domestic industry while stimulating competition and efficiency among domestic firms.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Uruguay Round is expected to greatly benefit developing countries through continued deregulation and increased access to developed-country markets.  相似文献   

19.
产业政策传统上被认为是一国内部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但是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产业政策已经受到世贸组织多边贸易政策体系的严格约束。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案的发生使我国对幼稚产业的促进政策不得不面临诸如世贸组织基本原则及例外、TRIMs协定等诸多方面的检验。以汽车产业为例,我国幼稚产业的发展政策必须考虑贸易政策的协调作用,必须研究和灵活运用世贸组织规则。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三个层次对长三角地区在2000 -2004年和2005 -2009年两个时期的产业升级状况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该地区三大产业的转型升级方向及速度进行量化测度.其次,构建了Shift—Share模型对这16个城市的劳动生产效率进行了分解,得出产业内效应是促进长三角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运用面板估计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估测.实证研究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基础要素、政府支出、贸易要素之间呈显著相关.在上述基础上,文章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