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使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同期印度关税为工具变量,处理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且受到行业技术分布和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行业垄断性越高,技术分布越小,最终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就越小;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则通过成本效应、市场扩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研发互补效应和研发替代效应五种路径机制总体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本品进口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从高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创新有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2.
现有研究认为货物贸易进口会抑制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品进口对技术创新能力是否存在差异?针对该问题,本文测算了55个国家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和高科技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1)与货物贸易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不同,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会促进高科技行业创新能力;(2)在分位数回归中发现,随着点位的逐步提高,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对高科技行业的促进作用得到强化;(3)从分行业贸易来看,金融服务品、计算机及信息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增加对高科技行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较为强劲,通讯服务品进口则产生抑制效应;(4)由于可供模仿学习空间较大,生产性服务品进口复杂度增加对非OECD国家高科技产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OECD国家.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贸易是调整一国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各国综合实力的竞争也从传统货物贸易逐渐向新的服务贸易转变。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比了中美两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现状,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纷纷选择技术创新作为新经济发展的引擎。但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整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部,产品普遍存在附加值低、关键技术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接着选取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复杂度作为衡量生产性服务贸易水平的指标,然后分析中美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差距,研究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最后为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进一步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进口技术复杂度。生产性服务作为中间品投入要素,为生产性服务贸易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促进中国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进口竞争与多产品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关系。研究发现:(1)进口竞争显著提高了多产品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且对集约边际的促进作用更强;(2)区分贸易类型的研究发现,相比于一般贸易,进口竞争对加工贸易的边际促进效应更加显著;(3)分行业回归的结果表明,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进口竞争对出口边际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使用系统GMM模型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发现进口竞争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5.
产品质量的提升可以促进一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选取2003年~2017年中国28个工业行业数据,用系统GMM模型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实证发现:贸易自由化能够促进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对FDI和R&D投入较大行业具有更明显的提升作用。基于此,国家应继续稳步推进贸易自由化,并且在政策制定中,根据行业特点因时制宜。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分析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并利用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以及EG指数公式测算了我国服务业细分行业空间集聚程度。随后,基于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服务业FDI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固定效应回归结果表明:服务业FDI能够显著促进本地服务业企业的集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FDI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但消费性服务业FDI对消费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随着分位数的提高,服务业FDI的回归系数由负转为正,并逐渐提高。即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流入更有利于高集聚程度的行业,而对中、低集聚程度的服务业集聚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4-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倍差匹配的估计方法 (PSM-DID),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互联网显著促进了我国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而且这种效应在企业使用互联网之初最为显著。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发现,互联网仅对中小型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大型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仅对中、高开放地区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低开放地区企业没有显著影响。本文丰富了互联网对贸易影响的研究,为互联网的进口技术复杂度促进效应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同时也为"互联网+贸易"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WTO关税在线分析数据库和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演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进口品增加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增长。另外,进行了分行业回归,并对回归结果给予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外部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影响,本文从双边贸易的视角构造"中国—贸易伙伴"双边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标,并将出口市场因素纳入考虑,分析中国在贸易伙伴的出口市场份额与贸易伙伴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57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出口技术复杂度顺贸易伙伴出口技术复杂度梯度增长;贸易伙伴市场份额的提升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总体作用为负,该结论存在出口市场与行业的异质性; OECD经济体和非OECD经济体出口市场份额的提升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产生了抑制作用;非OECD经济体出口市场份额的提升有利于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升级; OECD经济体出口市场份额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资源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被学界称为21世纪贸易自由化最高标准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其中,服务贸易是中国与CPTPP伙伴合作的重要领域,本文将依据UNCTAD数据库2013—2020年的数据,运用TC、RRCA和RTCI指数研究中国与CPTPP伙伴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及互补性。数据分析表明,从服务贸易整体上看,CPTPP国家总体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中国位于中游水平,但总体发展趋势向好,在2017—2019年呈现增长趋势;分行业来看,CPTPP国家之间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在金融、电信计算机、建筑以及其他商业服务行业领域中,中国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以及贸易互补性较强,但在运输、保险行业、旅游和知识产权行业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较弱,但其行业贸易互补性较强。根据服务贸易总体和行业情况,本文为推动中国与CPTPP伙伴国的合作和提高国家服务贸易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