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考虑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的海外并购模型,发现了关税壁垒"筛选效应"这一影响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的新机制。具体而言,关税壁垒带来的"筛选效应"提高了企业成功开展海外并购所需的最低生产率水平,从而降低了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在此基础上,通过匹配BVD-Zephyr全球并购交易数据库与Wind数据库来构造2008—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微观样本,并利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修正样本选择性偏误,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关税壁垒的提高会引致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的下降,且该结论在敏感性分析中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关税壁垒的提高会显著提升海外并购成功企业的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筛选效应"。因此,中国企业应通过提升自身生产率水平来应对关税壁垒对海外并购成功率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中国服务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以及全球最大的服务业跨国公司的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对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检验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在服务业领域的适用性。结果显示: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适用于对服务企业的研究,同时不同于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并不存在"生产率悖论";服务业跨国公司存在与制造业跨国公司相同的特征,企业规模越大,跨国经验越丰富,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也越大。并进一步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对中国服务企业OFDI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荃  张天华 《财贸经济》2015,(12):103-117
许多研究发现,中国存在生产率低的企业更倾向于出口的“生产率悖论”现象.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企业国际化的另一种重要选择,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本文使用中国2006-2012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样本对这一问题从对外直接投资类型、企业性质、企业资本密集度、对外直接投资数量、目的地5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生产率对投资、资源类对外直接投资及国有和有政治关联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无显著性影响;而对贸易型、制造型、研发型对外直接投资及劳动密集型企业、投向低收入东道国的企业而言,生产率均显著正向影响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此外,本文也发现,生产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和范围也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以上经验证据都表明,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  相似文献   

4.
外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中占大多数.通过将异质性外资企业的转型决策引入标准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本文从贸易成本角度阐释了异质性外商投资企业技术选择的理论机制,模型表明:过度的可变贸易成本补贴会减小低效率企业转型激励,而适度的研发补贴却能鼓励外资企业转型升级.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层面数据,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企业资本劳动比的情形下,外资出口企业中出口密集度较大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企业以及投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企业技术水平较低.通过支付更多的固定成本,外资企业能够通过使用高端技术进行出口转型.该检验结果与模型预测保持一致.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应该控制对外资出口企业的可变成本优惠,补贴外资出口企业的固定研发成本,培育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以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辅助外资出口企业转型.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中国上市企业2000~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分析企业自身特征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盈利水平、企业规模、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水平对企业采取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影响,国有份额与企业境外投资行为呈负相关,劳动密集度对其行为选择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结果有助于我们从微观视角认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而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战略三角”的分析框架,利用117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数据,通过建立计数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R&D投入、企业规模、产业竞争程度、产业技术密集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积极显著的影响,企业资源尤其是技术能力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受产业特征的影响,竞争激烈的产业和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进程快于其他产业,民营企业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特征、问题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行了对外直接投资,其中跨国并购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7年以来随着全球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的兴起,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也日趋频繁,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更是加快了海外并购的步伐,其中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也在逐渐成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1999-201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为研究样本,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资源基础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制度理论,从不同视角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资本劳动比、员工受教育程度、企业运营成本、行业内竞争程度、市场占有率对其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企业规模、国家所有权水平对其生产率有负向影响。同时本文还揭示了现实中出现的与传统理论不符的现象,如投资到发达国家反而会使母国企业生产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越高其生产率也越高等现象,本文结合实际针对这些现象给出了合理解释,并对如何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生产率分别向企业和政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采用1997~2014年间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税收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因素对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发达的资本市场以及与中国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另外,较高的税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东道国(地区)的被选概率。  相似文献   

10.
易靖韬  蒙双 《财贸经济》2016,(12):85-99
本文探讨了异质性企业出口、技术创新与生产率的动态关系.在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框架下,我们构建了企业出口、创新与生产率的动态结构模型,并通过参数化函数形式建立了计量模型.基于2005-2007年中国电子通信行业的企业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biprobit、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等模型对企业出口、技术创新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和创新的决策及其联动作用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和出口市场冲击是影响企业自选择行为的异质性因素;投资决策的回报随着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因此生产率高的企业会自选择做出该投资决策以获得更大利润.我们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证的视角在一个整体性的框架中验证了自选择效应、出口学习效应和生产率动态效应,同时对中国出口、创新和生产率的现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逆向并购与绿地投资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探索了哪一种模式能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走出去"。结果表明:当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技术差距较小时,国内企业倾向于进行绿地投资;当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技术差距较大时,国内企业倾向于进行逆向并购;国内外市场规模越大,逆向并购占优于绿地投资的趋势会越强,国内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进行逆向并购;国内外市场规模越小,绿地投资占优于逆向并购的趋势会越强,国内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进行绿地投资。  相似文献   

12.
周文鹏 《现代商业》2014,(8):129-129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正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发展阶段。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海外并购失败的案例也逐渐增多。本文将围绕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并试图寻找合适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从吉利收购沃尔沃看中国的海外并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每年都在快速增长。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规模和金额也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逐渐走出国门,进行海外并购,开拓国际市场。最近,中国民营轿车企业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成为中国企业今年的最大收购。本文将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分析开始,谈谈现阶段众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动因、所面临的问题及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生产率、技术水平、资本与技术生产密集度、规模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企业是否"走出去"以及如何"走出去"。本文基于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即从企业的营业收入或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利润等角度出发,对中国"走出去"战略的路径进行分  相似文献   

15.
"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指的是成立短期内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这类企业与其他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本文以成立3年为标准对其进行界定并展开实证研究。在匹配《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构建微观数据库的基础上,本文使用二值选择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在内部因素中,就业和资产规模较小、管理效率更高的企业有更大的倾向成为"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区位因素中,对劳动成本较低及风险较低东道国进行投资的企业有更大的倾向成为"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此外,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差异性进行的分组回归也表明"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具有类似的影响因素,验证了本文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横截面数据,文章使用probit和ivprobit模型对进出口贸易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计量结果表明,第一,企业进出口贸易明显"挤出"了R&D投资,出口和原料进口密集度越高的企业参与R&D投资意愿越低;第二,出口对R&D投资的"挤出效应"在原料进口密集度越高的企业表现越明显,"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不利于研发行为的发生。第三,在不完全资本市场,出口通过恶化企业融资约束进一步抑制企业的R&D参与,而进口的效应不明显。另外,规模越大、年龄越小、利润率越高、资本密集度越高的企业越倾向进行R&D投资。但产能利用率、市场信息获取程度等不是影响企业R&D决策的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影响企业生产率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从微观层面测算了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并实证检验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参与全球价值链有益于提高企业生产率,说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显著存在。另外,通过对企业所有制、资本密集度、贸易方式以及产品多样性等异质性特征的考察发现,国有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过程中的生产率效应最高,外资企业次之,民营企业最低;高资本密集度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率效应要高于低资本密集度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以及多元化的产品策略更有利于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中国快递业发展迅速,业务量居全球第一.2016年,为中国快递业"上市元年"和"资本元年",这标志进入资本时代,必将由业务量驱动向资本驱动转变.当前,我国快递企业纷纷加快"走出去"步伐.主要面临短板挑战,包括海外市场尚无关键性突破,国际竞争力差距较大,传统产业发展方式不足以支撑,投资并购生态对接风险,国家部门和地方政策存在瓶颈等.本文还提出了中国快递企业应制定相关海外拓展策略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将资本使用成本异质性引入HIR模型,分析了出口、生产率异质性、劳动筛选与资本使用成本异质性对中国企业工资差异的影响,并用1998-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然后对拓展模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异质性对企业工资影响显著,会引起工资差异;控制了企业的生产率异质性和劳动筛选与资本使用成本异质性后,中国企业存在2.8%的出口工资溢价,但出口企业间的工资差异程度要小于非出口企业;出口工资溢价程度与出口固定成本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将贸易摩擦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企业在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选择,发现山东省的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悖论1"是生产率越高的企业选择出口的概率越大,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越小;"悖论2"是贸易摩擦强度越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平均生产率越高。贸易摩擦使企业选择出口的概率下降,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上升,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悖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