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清辉 《董事会》2014,(9):23-23
正税负高企问题无疑是影响当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重要原因,这种制度性的安排看似合理却不合情,严重影响着股权激励的效果股权激励,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上市公司留住人才、提升公司整体业绩和竞争力的最有效公司治理方式,没有之一。往往推出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业绩和股价与没有推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相比也会有明显的表现。然而,现存的"行  相似文献   

2.
《冶金财会》2014,(9):43-43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在“2014中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高峰论坛”上表示,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创新思路,有效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首先,员工持股计划是上市公司的自主行为,除了非公开发行方式,上市公司在《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框架内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不需要报中国证监会审批,中国证监会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不设行政许可,员工自愿选择是否参加员工持股计划。  相似文献   

3.
周珩 《中国石化》2022,(2):54-55
2020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工作指引》,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扩大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覆盖面,构建科学、规范的中长期激励机制,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作为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股权激励成为越来越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激励机制市场化路径上的重要探索之一.2020年和2021年共有109家A...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在"2014中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高峰论坛"上表示,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创新思路,有效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首先,员工持股计划是上市公司的自主行为,除了非公开发行方式,上市公司在《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框架内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不需要报中国证监会审批,中国证监会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不设行政许可,员工自愿选择是否参加员工持股计划。其次,上市公司应结合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5.
严学锋 《董事会》2014,(12):90-91
正上市公司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具有中国特色,获得的条件是高了,而不是低了。未来股权激励更加成熟和多元化时,可能就不会认为是管理层白拿了,更多会被认为是保留高管的常规做法和高管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限制性股票激励案例很热,如2014年10月以来隆基股份、烽火通信、南方食品、光迅科技等多家公司纷纷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韬睿惠悦的调研显示:A股实施了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2011  相似文献   

6.
欧捷 《冶金财会》2008,(7):46-47
股权激励已经逐步成为上市公司激励的主流选择,作者主要研究股权分制改革以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几个新特点以及股权激励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股权激励与业绩评价--由股权激励限制性条件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和《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国发[2005]34号),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与持续发展,中国证监会于2005年12月31日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遵照该办法的要求实施股权激励,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很快,中捷股份(中捷缝纫机股份公司,深圳,002021)于2006年2月15日公告披露,公司拟推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总经理等激励对象510万份股票期权,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授权日起5年内的可行权日,以行权价格6.59元和行权条件购买一股中捷股份股票的权利,成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中的股权激励第一股。其限制性条件是包括公司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拉开序幕。然而,单一财务指标作为股权激励的限制性条件,能否真正发挥股权激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肖楚琴  李娜  赵磊 《董事会》2007,(4):51-56
在国内实施股权激励方兴未艾之时,国外又掀起了反对股权激励、反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水平过高的浪潮了  相似文献   

9.
何志聪 《董事会》2008,(9):78-80
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情形来看,我国应继续在股权激励税收征收高管股份禁售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以真正提升股权激励的激励和约束效能。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上市公司有效的激励方式,股权激励能够缓解公司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利益冲突,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弱化委托代理问题,促进公司长期发展。本文选取万科股权激励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相关理论,分析了万科股权激励的主要内容、存在的问题与启示,从而为我们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海燕 《冶金财会》2006,25(8):16-17
目前,世界各国企业管理制度中激励约束机制大致有三种:薪酬制、股权制和期权制。薪酬制,即以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等劳动分配制度激励经营者和职工的经济形式。股权制,即实行职工持股计划或职工持股,让职工既可以获得劳动收入,又可以获得资本收入。期权制,即实行股票期权制度,是指公司授予其经营者或有贡献的职工在一定期限内,按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三项比较,薪酬制是一种常规的激励办法,比较容易实施,它主要以奖励过去为主;股权制和期权制都是一种相对长期的激励和约束方法,其根本目的是把企业发展和经营者、员工的劳动收益联结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实行股票期权制激励措施条件还不成熟。2006年,中国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在上市公司中有选择的推行股权激励计划,这意味着股权激励方式将开始在我国逐步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12.
冯立果 《董事会》2014,(8):30-31
2014年6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力图以员工股权激励推动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从《指导意见》看,其针对"公司员工,包括管理层人员",强调的主体应该是上市公司员工而非仅仅管理层,要求员工持股计划的总规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然而,从目前所谓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来看,事实上几乎等同于高管持股。而国资背景企业中普惠式的员工持股,又容易变成全员福利,难以起到预期中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3.
曹中铭 《董事会》2013,(11):24-24
实施分类表决后,如果上市公司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明显不合理或存在利益输送等方面的问题,中小股东完全有理由也有能力将其否决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两权分离,在经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委托代理问题,股权激励作为一种中长期激励模式主要通过将激励者的目标函数尽量地与所有者达成一致从而避免此类问题。医药行业作为高新技术行业,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是刚性的,对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的激励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股权激励在医药上市公司中的应用现状.对医药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叶晓华 《董事会》2015,(1):20-21
去年年底以来股市很热,一些公司的股价可能已经把未来几年的业绩提前消化了,在这种情况下去做员工持股,潜在的风险比较大《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颁布至今,很多上市公司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既包括大型企业如中国平安、民生银行等,也有迪安诊断、海南海药、雪迪龙等多家小市值公司,一些公司甚至放弃了股权激励计划改为做员工持股。  相似文献   

16.
混合所有制为转变企业制度形式和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了契机,而股权多元化则是推动煤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推手。基于理论回顾与案例分析,探讨煤炭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的有效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向发展潜力大和成长性好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登陆资本市场并引进机构投资者。  相似文献   

17.
方晔 《董事会》2015,(Z1):20-21
去年年底以来股市很热,一些公司的股价可能已经把未来几年的业绩提前消化了,在这种情况下去做员工持股,潜在的风险比较大《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颁布至今,很多上市公司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既包括大型企业如中国平安、民生银行等,也有迪安诊断、海南海药、雪迪龙等多家小市值公司,一些公司甚至放弃了股权激励计划改为做员工持股。  相似文献   

18.
股权激励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设计适合中国上市公司特征的股权激励方案并规避其所带来的风险是使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以2006—2008年公布与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票期权激励契约的合理性特征及其内生约束性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激励期限与绩效条件是体现股票期权契约合理性的关键要素,除外部法律与监管约束之外,大股东、债务融资与独立董事等内生性因素对两者具有显著的约束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互补效应假说,为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契约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般来说,高技术企业具有高成长、高风险的特征,较之传统行业应实施更积极的高级管理层激励.但通过2004-2006年我国192家高技术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无显著相关性,与公司规模显著正相关,非公有制控制的公司高管薪酬高于公有制控制的公司,而股权激励比例偏低,说明高技术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机制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建议提高高管薪酬水平,完善薪酬结构,积极加大股权激励力度,逐步降低国有持股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6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力图以员工股权激励推动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从《指导意见》看,其针对"公司员工,包括管理层人员",强调的主体应该是上市公司员工而非仅仅管理层,要求员工持股计划的总规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然而,从目前所谓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来看,事实上几乎等同于高管持股。而国资背景企业中普惠式的员工持股,又容易变成全员福利,难以起到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