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本文首先应用模型刻划了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变化特征,并以非预期流动性度量流动性风险:其次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两个方面,应用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与流动性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M2的变化对流动性风险影响最大,准M2、M1的变化次之,M0、准M1的变化最小;流动性风险对准Ml变化影响最大,对M1、M2变化次之,对准M2和M0变化几乎没有影响.利率与流动性风险相互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我国股票市场历经20多年发展取得卓越成就,在发展历程中长期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尤其是货币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我国股票市场2003年1月~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构建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货币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M0、M1、M2对股票市场非流动性具有负向冲击,利率R对股票市场非流动性具有正向冲击;货币供应量M2的冲击力度最大,M0最小;货币供应量M1的影响周期最长,M0最短.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建立VECM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的分析,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余额M1和M2同股票市场变量问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短期内两者问的相互影响不明显,我国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名义收入和利率.  相似文献   

4.
股票市场波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的实证检验表明:股票市场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有影响,但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对M2的影响最大,对M1的影响次之,而对M0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我国股票市场历经20多年发展取得卓越成就,在发展历程中长期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尤其是货币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我国股票市场2003年1月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构建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货币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M0、M1、M2对股票市场非流动性具有负向冲击,利率R对股票市场非流动性具有正向冲击;货币供应量M2的冲击力度最大,M0最小;货币供应量M1的影响周期最长,M0最短。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是否影响股票市场: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货币政策是否影响股票市场,对该问题的回答涉及到中央银行是否有能力以及如何干预股票市场。本文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计量方法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货币供应量M1、M2与股市流通市值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名义利率Nr、实际利率Rr是股市流通市值Nc的Granger原因;2.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两种方式影响股票市场,其中利率更有效。这些结论对于货币当局调控股票市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海山 《时代金融》2013,(30):132-133
通过分析我国M0、M1、M2各统计年度的变化与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屋平均价格的变化,运用趋势分析,结合货币数量论和货币传导机制探讨我国货币供应量与资产价格的关系,得出货币供应与资产价格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增加股票市场容量和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不对称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在对2007年以来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月度同比增速与股票市场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不对称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以货币供应量同比变动衡量的货币政策同股票市场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至少存在一个方程可以反映各变量间的这种稳定关系.其中,M0和M1的同比增速是上证综指的格兰杰原因.反周期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货币政策在紧缩期对股市的负面作用大于其在扩张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股票市场不断发展和壮大,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最新的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股票市场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股票市场的发展倾向于减少M1和M2,且对M2的影响比M1小.进而提出中央银行应以股票价格为参考指标,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2003年1月至2010年7B的相关月度数据,对货币供应量极其构成要素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股票指数与M1、M2及准货币不存在协整关系.股票收益率对M1的变化率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并且M1的变化率对股票收益率在10%统计水平上显著;M2的变化率与股票收益率存在双向影响关系,并且都在10%水平上显著;准货币的变化率9股票收益率的关系在统计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最小二乘法将货币供给分成预期和非预期两部分,估计货币供给和股票价格变动率的两变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VAR模型架构下以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预测误差变异数分解讨论货币供给和股票价格变动率的因果关系和相对外生性.股票市场波动是货币供给M0、M1的Granger原因.只有预期外的货币供给M0的变动是我...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法定准备金制度是各国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和银行信贷实施间接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实现四种职能:通过建立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助于在流动资产状况发生变动时稳定隔夜利率--缓冲职能;为中央银行提供了准备金需求的一个来源,从而可以补偿通过自发性因素产生的流动性资产供给--流动资产管理职能;可以被作为一种控制货币总量的手段--货币控制职能;可以被认为是中央银行收入的一个来源--收入或税收职能.  相似文献   

13.
股票市场不断发展和壮大,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最新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研究股票市场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股票市场的发展倾向于减少M1和M2,且对M2的影响比M1小。中央银行应以股票价格为参考指标,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一、货币界定以及层次划分的演化和意义 一般而言,货币是指在经济中能够直接起到交换媒介作用的资产.但是在发达的货币经济当中,总是有许多不能直接起到交换作用但只需要较小的成本就可以转换为直接交换媒介的资产,并且这些资产具有价值储藏的职能.因此,货币并不存在单一的定义,而是分为M0、M1、M2等多个层次.  相似文献   

15.
《银行家》2014,(12)
正存款和存款量化在我国当前的银行制度、结算制度下,货币供给可分为四个层次:M0、M1、M2、M3。其中,M0为流通中现金;M1=M0+单位活期存款;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的储蓄存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M3一M2+具有高流动性的证券和其他资产。各层次的划分是根据流动性来划分的,M1和M2分别被称为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存款定义商业银行关心的存款主要是与M2紧密相关的存款,二者是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股票市场不断发展和壮大,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最新的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股票市场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股票市场的发展倾向于减少M1和M2,且对M2的影响比M1小。作者进而提出:中央银行应以股票价格为参考指标,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7.
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冲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建文 《海南金融》2008,(10):41-45
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其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最新的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股票市场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股票市场的发展倾向于减少M1和M2,且对M2的影响比M1小。进而提出中央银行应以股票价格为参考指标,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股票价格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并进一步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其验证。结果显示,在月度数据的层面上,货币供应量M1与代表我国股票价格指数的上证指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货币供给量M1可以引起上证指数变化;同时,也反映出我国股票市场缺乏机构投资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运用协整、弱外生性和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股市不影响M2的总量但影响其结构;M1对股市不产生直接影响,而M2对股市的直接影响处于有与无的临界状态;M1、M2均通过GDP对股市产生间接影响,但没有形成利率传导机制,我国股市是关于协整向量的弱外生变量.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价格、重量、长度这些概念相同之处是什么?答案很简单:本质上,它们都是种测度.说测度,当然要有用来作度量的工具,而且这个工具一定要稳定.度量长度,尺子就是工具.假如尺子不稳定,忽长忽短,那么就无法掌握确切的长度.度量重量,天平的砝码就是工具.假如砝码不稳定,忽轻忽重,那么就无法掌握确切的重量.价格是测度价值的标准.度量价值,货币是工具.假如货币不稳定,价值忽大忽小,那么我们当然也就无法确知价格为何物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